當你已經滿頭包,就別再補自己一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認同而已。
「你已經很努力了,剩下就順其自然吧。」
「你已經做得夠多了,先休息一下吧。」
「你已經為他付出太多了,好好愛自己吧!」
我們一直希望有人可以跟我們說這些話,這個「人」,可能是那個一直挑剔你卻從來沒有達到過他們標準的爸媽,可能是一直嫌棄你的伴侶,可能是一直碎碎念你的老闆,但還有一種可能是 – —你內在那個永遠也沒有辦法觸及的「夠好」。
一直以來,你以為你渴望的是朋友、老闆、伴侶、或者是父母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那個說「夠好」的人,也可以是你自己。
真正難以跨越的不是別人心中的標準,而是你的「內在父母」。所以別人說再多的「已經可以了」你都還覺得不夠,朋友說他們可以幫忙,但你都跟自己說「不可以」,然後揮揮手跟他們說「沒關係,我還可以。」
因為你好怕有一天,當你不再那麼努力了,就不會再有人喜歡你了。你好怕你示弱了,他們就會譴責你了。但你所不知道的是,如果全世界都譴責你,你有沒有不譴責自己的勇氣?你願不願意在別人捅你一刀的時候,先停下來深呼吸,別再自己補一刀。
畢竟,很多時候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駱駝自己添的那根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提供各種又硬又軟的心理學知識,期待與你的討論與交流,讓我們在彼此生命裏靠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我老早就知道這個方法了,不論是關注每天三件好事,或者是每天感謝三個人,正向心理學的研究都顯示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
    我其實是受到金老師的啟蒙才踏入諮商這行,前年去參加本土諮商心理學年會的時候,金老師分享了一個故事(不過因為已經事隔兩年我就按照我記憶中的內容打成文字,可能與事實不完全相符)。當年有一個學生......
    常常有人問我說逃避依戀的人要怎麼靠近,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需要時間和空間」。身為一個逃避依戀的人,你越是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我就會越是覺得不自在,你越是想要親近我就越是覺得想要退縮,奇怪的是......
    Photo by Ales Krivec on Unsplash 最近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叫做「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在練習作的時候有點像是在觀落陰,我心想媽呀這也太不科學了吧~不過,對於不常做夢或者是做夢起來會忘記的人,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讓你的潛意識有機會可
    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海苔熊,如果你在網路上面搜尋我的名字,就會發現後面會出現兩個字叫做「分手」,搞得我好像一輩子都會一直分手一樣(笑)。 研究失戀與分手的心理學將近5年,我發現在分手之後,大家為了因應這個悲傷,都會做出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你可以想想下面這些事情當中,你會做哪些事? 2 想一想
    https://www.facebook.com/Haitaibear/posts/937606173068918 今天從 #單眼皮 那裡學來的一個小活動,大家可以留言聊聊自己的座右銘,或者是記得
    其實我老早就知道這個方法了,不論是關注每天三件好事,或者是每天感謝三個人,正向心理學的研究都顯示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
    我其實是受到金老師的啟蒙才踏入諮商這行,前年去參加本土諮商心理學年會的時候,金老師分享了一個故事(不過因為已經事隔兩年我就按照我記憶中的內容打成文字,可能與事實不完全相符)。當年有一個學生......
    常常有人問我說逃避依戀的人要怎麼靠近,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需要時間和空間」。身為一個逃避依戀的人,你越是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我就會越是覺得不自在,你越是想要親近我就越是覺得想要退縮,奇怪的是......
    Photo by Ales Krivec on Unsplash 最近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叫做「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在練習作的時候有點像是在觀落陰,我心想媽呀這也太不科學了吧~不過,對於不常做夢或者是做夢起來會忘記的人,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讓你的潛意識有機會可
    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海苔熊,如果你在網路上面搜尋我的名字,就會發現後面會出現兩個字叫做「分手」,搞得我好像一輩子都會一直分手一樣(笑)。 研究失戀與分手的心理學將近5年,我發現在分手之後,大家為了因應這個悲傷,都會做出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你可以想想下面這些事情當中,你會做哪些事? 2 想一想
    https://www.facebook.com/Haitaibear/posts/937606173068918 今天從 #單眼皮 那裡學來的一個小活動,大家可以留言聊聊自己的座右銘,或者是記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有沒有覺得總有一個人在鞭策著你,他總覺得你不夠好? 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可以做」、「想要做」跟「應該做」三個部分 「可以做」代表了我們的潛力和能力。這提醒我們檢視自己具備的資源和技能,進而去實現力所能及的目標 「想要做」反映了我們的渴望和夢想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中,每當我看到個案拿出「自我肯定、喜歡自己」這張牌時,我總是感到一股心疼。他們不斷地追求著更好的自己,用盡全力地要求自己不斷進步。然而,卻常常忽略了給予自己應有的溫暖與寬容。 這樣不斷地用鞭打自己,或許能夠推動前進,但是否真的能夠讓自己走得更遠呢?
    只有你自己明確的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所以要學習肯定自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滿足別人的期待,做好,甚至做到別人期待再高,我以為我的負責指數算高。 但斷掉工作、決定不被家人影響、投入挖掘自己的收入來源和未來時,我發現我根本沒有那個為自己負責的本事,我仍期望家人給予關心和支持,我仍期望重要他人看懂我的脆弱和難堪,給我我想要的,當別人比我好時,我沒有好好鑽研自己,反而是用苛刻的
    Thumbnail
    有沒有覺得總有一個人在鞭策著你,他總覺得你不夠好? 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可以做」、「想要做」跟「應該做」三個部分 「可以做」代表了我們的潛力和能力。這提醒我們檢視自己具備的資源和技能,進而去實現力所能及的目標 「想要做」反映了我們的渴望和夢想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中,每當我看到個案拿出「自我肯定、喜歡自己」這張牌時,我總是感到一股心疼。他們不斷地追求著更好的自己,用盡全力地要求自己不斷進步。然而,卻常常忽略了給予自己應有的溫暖與寬容。 這樣不斷地用鞭打自己,或許能夠推動前進,但是否真的能夠讓自己走得更遠呢?
    只有你自己明確的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所以要學習肯定自己。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