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自學--背書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考試前拿著課本拼命的像拍照一樣塞進腦袋,我好像聽到了腦細胞'波'的一聲死掉的聲音⋯」這是我女兒在國中情勢最緊張時,對我說的話。
在當時,即使我們每一個大人都忍不住問:「你的馬尾是不是紮得太緊、扣子是不是扣到太高啦?」,對於處於圍城狀態的戰士,怎可能輕易卸下這ㄧ身的裝備?
回顧女兒小時候仍然好乖乖聽話一次次背書的影片,真是無限唏噓⋯她漸漸發現自己對背書這件事真的是深惡痛絕,即使是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應付過去,如果不是有意義的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她是一點點都不願意'應付'的。

不願意應付,只好拿生命去碰撞。

而我這個媽媽正好不是這樣的小孩,從小也不能理解,不就滿足大人的要求也就過關了,為什麼有些小孩(不是不能)就是不願意做好?
跟很多爸媽一樣,我認為有些東西對小孩是'基本的'要求,例如九九乘法表,可以慢慢來,但是不能不做⋯結果是她趁我炒菜時,抄在手心上偷看,也就呼嚨過去了⋯
但是我家爸爸可就沒有這麼好商量了⋯從我們紀錄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雖然他對小孩功課的唯一要求就是背孫子兵法,背書這件事卻是一板一眼,沒有辦法容錯的!
我這個媽媽在旁邊看,一個是熱情如火的中年男子,想要傳承人生智慧(孫子兵法是華人的智慧結晶,沒錯啊!),一個是生氣盎然的初生之虎,一點都不掩飾對枯燥事物的不耐煩(為什麼要背這種東西啊?)。我覺得他們的堅持都有道理,但是在父母的教養妥協關係中,我還是必須支持老公「深慮遠謀」的政策⋯所以後來我們也一起背負壓迫小孩的十字架,失去姊姊的信任(嘆)。
最經典的戰役,就是安排好了要去宜蘭玩的前夕,跟小孩做好要背完某一個章節才能去的約定。
其實就差一點點了,在我看來真的沒什麼困難,我知道老公這樣的約定只是想做為一種鼓勵。
問題是小孩會糾結在「我背不完就不能去」而不是「我背完了就可以去」⋯這是當時的我看到姊姊哭得死去活來,所不能理解的。而且家有個看到小孩爆哭就暴怒的爸爸,鼓勵到最後總是暴走變成了懲罰。
真是一場災難。
無論如何,小孩哭著上了車,一路睡到宜蘭。爸爸在車上還不忘貼心的播放孫子兵法的誦讀聲⋯我就說我家爸爸不是那麼輕易放棄的!!

到底背起來了沒?

這個小孩遺傳了和爸爸相同的固執基因,叫她背書,她倒要先看看發號施令的人有沒有資格⋯爸爸先背來聽聽!於是爸爸是第一個背起來的人,而且因為動機偉大光榮正確,至今背那幾篇仍是信手拈來,功力猶存。
爸爸不耐煩時動不動就摔書翻桌而去,老是要媽媽收拾爛攤子,所以媽媽也陪小孩背⋯只是背不久就又忘了。要姊姊背書,還是無解。
心事重重路更長,不覺間行車已來到宜蘭的田間小徑,一家人正緊張兮兮的盯著衛星導航,怕摔到田裡吃土呢,突然聽到後座傳來臭奶呆的稚嫩背書聲⋯這可不是四歲的小弟弟在背孫子兵法呢?
「⋯⋯⋯⋯⋯⋯⋯⋯⋯」
這個年紀的小鸚鵡,叫他說什麼就說什麼,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過了這個時期,就像他那時做的其他事情一樣,弟弟早把孫子兵法忘得一乾二淨。也許再背不難,但是他也真的覺得,動腦筋的學東西、想事情,比不動腦筋的背書要有意思多了。
總之,背書教育這件事情在我家,真是一敗塗地。(攤手)
仔細想想,小孩為了對抗大人,是需要多麼巨大的勇氣呢?!姊姊明明就可以因為自主的動機,一個人飄洋越海的跑到日本去,卻不願意輕易的跨過這條孫子兵法的小小溝渠?!也許小孩就是出於本能的保護著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能量,不能輕易妥協把自己的腦袋填滿沒有用的東西?如果人的記憶體是有限的,你會選擇將能量發揮到獨創(但不保證有產出結果)的思考方向,還是運用在可替代性高的背誦呢?你會尊重小孩將能量發揮到獨創(但不保證有產出結果)的思考方向,還是規定小孩運用在可替代性高的背誦呢?
爸媽雖然用心良苦,但這些吃苦用在不同的小孩身上不一定就是吃補。孩子們會下意識的抗拒,直觀地想試試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步調,卻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在大人看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自討苦吃。其實沒有一個小孩想當壞孩子的。
不想變成自學生的豬隊友,大人要先放下成見用心傾聽,才能幫對忙。這就是我們從自學的孩子身上學到的東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翠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爸媽以為讓孩子放在劣質的環境,可以訓練他們的耐受力,卻沒有想過,一個從未呼吸過新鮮空氣的孩子,只有永遠喪失健康的身心,而不能判別什麼是「正常」的環境品質,以及安心可信賴的人際互動。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我所認識的自學生多半不是天才資優生,也不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選擇了這條非常適性發展的道路,因而只好捨棄學校教育。若不是朝向這樣的信念前進,誰會想要這麼自找麻煩的花錢、花時間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呢?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爸媽以為讓孩子放在劣質的環境,可以訓練他們的耐受力,卻沒有想過,一個從未呼吸過新鮮空氣的孩子,只有永遠喪失健康的身心,而不能判別什麼是「正常」的環境品質,以及安心可信賴的人際互動。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我所認識的自學生多半不是天才資優生,也不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選擇了這條非常適性發展的道路,因而只好捨棄學校教育。若不是朝向這樣的信念前進,誰會想要這麼自找麻煩的花錢、花時間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呢?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