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親愛的,你所投下的並不是以核養綠,而是以核為綠

    火力發電會有空汙,核能發電則有核安及核廢的問題,火力發電跟核能發電,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先說,其實呢,我是個不但反核反火,甚至也反綠的超級機車鬼。 ......好啦講認真的,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比起重啟核能、推廣天然氣或是開發再生能源,我覺得真正重要的,其實是降低台灣高的太太太過頭的工業用電。
    我不是真的那麼反對工業,但我個人覺得台灣工業用電的比重真的高的太不平衡了......
    台灣的電力結構中,民生用電只有不到兩成,扣掉電線本身的損耗,工業用電卻整整是民生用電的三倍。光是IT產業所消耗的電力就幾乎要超過全台灣所有人的民生用電了。 然而,我們卻整天拿著數據說台灣的碳排放與用電密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怪我們台灣人太浪費電、教民眾要學著節能減碳。
    可是現實就是,就算今天所有台灣人都變成省電達人,大家都乖乖地不開冷氣,換成省電燈泡,盡可能的節能減碳。假設台灣民眾真的瘋狂地減少了50%的用電量,聽起來非常厲害,但對整個台灣的電力結構來說,透過全體民眾拚死過著簡樸生活所能省下的電力其實也不過只佔全台灣電力的10%而已。不是說節能減碳不重要,我自己的確盡可能減少自身對電力的消耗,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單靠民眾節約用電根本解決不了台灣用電緊繃的問題。
    「全台民眾只占用兩成的電力,但是每到夏天電力吃緊時,新聞媒體卻只會叫民眾冷氣少開一點?」
    「台灣需要經濟發展」誰敢要求降低台灣工業用電量就是跟台灣的未來過不去。經濟發展大於一切的思維使的人們幾乎從來不考慮降低台灣工業用電量的可能性。(要不是降低民生用電,要不就是提高總供電量.....)
    不過,回頭想想,台灣這個無煤、無石油、無鈾礦的小國,為什麼可以豪氣地用大量電力來煉鋼、煉油、和生產石化產品來出口到世界各國,為什麼還可以在價格上打敗那些自己產油、產鐵的國家? 為什麼當年Google 會看上台灣,想來台灣設一個只會耗電、但其實沒有甚麼工作機會的資料中心? 主要都歸功於:原本就已經很低、而政府還會大力補貼的電力成本不是嗎?
    然後,我們把這些經濟發展的功勞歸給那些企業家? 為什麼不是歸功於所有乖乖繳稅補貼電價的民眾? 我實在不想接受台灣在國際市場上之所以能夠跟別人競爭的原因,竟然是全民補貼的低電價和便宜的勞工,這樣的成就真的很難令我感到驕傲阿...... 常常有人說台灣人用電量太多、不發展核能的話電力根本不夠,台灣人以後就沒電可用,台灣就會變得一片黑暗。
    但他們什麼時候說過,新增的電力是要給「人們」用的?
    說什麼不蓋發電廠台灣人會缺電,或是叫台灣人少開冷氣節能減碳都是假議題,現在的發電廠根本就不是為了人民而蓋的。(不管核能、火力、太陽能或是風力發電都一樣。)
    因此,我反核也反火,甚至也不支持用綠能來應付將來持續成長的電力。 「那電要怎麼來?用愛發電嗎?」這句話前陣子不知道看到了幾十遍。 是的,我是認真支持用愛發電的。 我不認同以核養綠,最最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以核養綠根本沒打算要養綠阿。 以核養綠公投過了不代表我們將會用核電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然後開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
    不會!
    以核養綠如果公投過了,我們就只是把電業法的一則條文廢掉,讓台灣可以重新使用核電,就這樣而已,沒了!他完完全全沒有要發展再生能源的意思。
    而當我們問他們要養什麼綠的時候,他們說,核能本身就是綠能阿!
    如果這樣,那就不應該叫做以核養綠公投,而應該叫做以核為綠公投。這樣比較不會讓人誤解吧。 對我來說,如果真的要培養綠能基礎,最實際的方式並不是依賴核能,而是恢復合理電價。 電價拉高,再生能源才會有誘因,而且在抱怨之前,台灣人必須先知道,台灣的民生和工業電價都是全世界非產油國中數一數二低的了。 當然,電價漲了,物價也會跟著漲,許多工廠也會負擔不起高昂的電力成本而必須外移或是關廠......但同時,所謂的缺電危機也就解除啦。 至於因為企業出走而造成的失業問題呢...... 其實阿,我認真覺得如果今天高耗能的產業萎縮造成失業潮,那應該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舒緩一點台灣各農村勞動力缺乏、長照壓力、以及傳統技藝流逝的問題了吧? 當人們離開工廠,離開高薪高壓又不健康的工作,開始去接觸土地跟其他人民,環境也會漸漸遠離汙染;當人們因為電費開始減少使用電腦、手機,離開客廳,花更多的時間跟大自然相處,當人們開始因為電力有限而去協助彼此作更有效的能源利用。 我猜人們也許會過得比現在開心一點,健康一點,窮一點,但也幸福一點吧 #請大家支持用愛發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盡可能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曾在克羅埃西亞跟嬉皮們佔領空屋,見識到社會的浪費後,開始試著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生活。在台灣環島兩年後,目前人在歐亞旅行,一邊拜訪各地的學校跟學生分享,一邊拜訪各地的組織跟人物,記錄他們的故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