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祈.新年

初一,如同往年,爸媽一早就去廟宇佛堂,祈福整年平安。
在高雄,拜拜對我從不陌生。特別是農曆新年與農曆七月,家家戶戶門口擺上一張紅色的折疊桌,一些零食乾糧,搭上香煙裊裊,是習以為常的某種節日常態。儘管過節簡單了,這些民間宗教信仰也變簡單了,但再怎麼簡化,總還是要有些儀式,儀式心裡的平安,儀式某種文化的傳承,儀式某種家庭傳承的習俗,儀式某種習俗背後的生命。
說是儀式,是因為我發現,其實絕大多數的信仰習俗,在這些儀式背後,香煙裊裊口裡的虔誠,我們懂的並不多。貼春聯的平仄上下左右,除夕還是初一貼,地基祖幾點拜才對,門口好兄弟哪些必須,桌子應該怎麼擺,都只剩下些模糊的儀式傳承,慢慢地用自己的習慣,積非成是成一種正確的新傳承。還有許多佛道與民間信仰的混合,慢慢沒了分野,融合成一種新的儀式,撫慰著節日在儀式背後將帶來平安。
也可說是一種,文化演進中新的生命。
對歷史一直有某種喜愛,特別喜愛文化史,對於宗教文化,我從小就有某種癡迷。儘管隨著年紀增長,慢慢撇下歷史這個興趣轉往其他領域執著,但基本的一些歷史文化與宗教故事,對我仍不算過於陌生遙遠。儘管在大學接受基督教信仰,還得偶爾幫爸媽教育一下他們信仰的習俗宗教;爸媽對鬼神敬畏,但其實對信仰背後卻盡是一知半解。基督徒講佛道教與民間信仰故事給爸媽聽,「教育」他們的信仰,說來也奇怪。是宗教包容力還是文化包容力,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基督教是「一神」信仰,代表其他宗教神祇並不存在;然而傳統信仰「多神」,「多一位上帝」不是太難接受的概念。媽媽偶爾還會讓我叫「我的耶穌」保護我,聽起來真有種說不上來的奇怪。
偶爾,也跟著媽媽去佛堂。我跟媽媽說,佛教,是禮敬智慧,佛,不是神;人人可成佛的意思就很明顯,這個意思不是人人可成為神,但悟道卻是可以持續的頓悟。禮敬智慧,般若,就是智慧。媽媽說以後再來讀就好沒關係,菩薩會保佑。點盞光明燈,農曆生辰幾月幾號幾時?我說,佛教,不用寫生辰,只要名字就好。媽媽點燈點的不太安心,好似沒有生辰八字就沒點好,畢竟往年都是去廟宇,這次換成佛堂,換個方式,少了生辰。
「而且同名同姓的那麼多。」媽媽說。
「如果妳相信這個信仰,妳真的覺得,要寫上生辰八字,祂才會知道妳是誰嗎?」我說。而我心裡想的是,如果信仰存在,真的要點盞燈,才會得到神佛的保護嗎?然而,點盞燈,或者更多的,是點盞心裡的燈。儘管燭光微弱,但總是小小暖暖的,在心裡燃著某種信仰背後的平安。
年前,第一次去了佛陀紀念館。國外旅者來體驗異國文化,而信徒則虔誠禮佛。不少家庭都是全家扶老攜幼,文化的傳承、信仰的傳承、生命的傳承。孩子,要學習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孩子,要成為小菩薩。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手舉得高高的牽著大人的手心,路還走得不太順,就已經學會雙手合十,請菩薩保佑健康長大。襁褓裡的幼兒,家人小心翼翼抱在胸前在佛前鞠躬,在奶瓶裡滴上幾滴剛求來的甘露水,觀音保佑稚子一生平安。
在普賢塔裡,一個背著恐龍小背包的小弟弟,手持小花搭著雙手合十,認真虔誠而恭敬的跟普賢菩薩說:「我是OOO,菩薩請你保佑我會乖乖聽爸爸媽媽的話。」
我在旁邊聽著童言童語不禁莞爾,很想告訴小弟弟,這件事情你自己幫忙會比菩薩幫忙還有用呦!但看著小小年紀的他,連幼兒園都還沒讀的年紀,已經可以不用媽媽的協助,自己告訴菩薩他住在哪裡,他是誰,請菩薩保佑。
文化、信仰、生命,某種傳承,傳承著生命、信仰與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生活、關於愛、關於疾病、關於那些最細微的點點滴滴,交織而成的,是初春嫩芽生命的滋味。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思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