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 not stand by in the presence of evil”
(我不會在邪惡面前袖手旁觀)
我認為,也許就因為這句被翻譯過的台詞,造成日本原著漫畫與好萊塢電影對作品詮釋的分歧。所以卡麥隆看的其實是二創?
我看電影時對艾莉塔(我心目中的凱麗)講出這句台詞,感到格格不入。
印象中漫畫版的凱麗並非如此正義魔人。
原著裡的凱麗之所以戰鬥的原因,最初是為了保護依德(也有還給救命恩人一筆債的概念)、為了自己(尋找自我,叛逆期以及獨立),結果偶然發現自己很會打架而對格鬥競技產生快感(電影版則強化了/合理化了想藉由戰鬥喚回記憶),或是因為憤怒(例如:對手的攻擊傷及無辜、認識的人被殺害),到了漫畫中期,凱麗則是讓我感到心疼的悲劇性角色:是因為其他人(凡人)的懦弱,代替恐懼的眾人而獨自面對敵人的代罪羔羊※。所以原著中的凱麗,並非自願為了剷除惡人而前往戰鬥。 通常是被迫的、無奈的,或者單純只是好戰的本能驅使。(※第5冊【FIGHT_027 贖罪の山羊 SCAPEGOAT】)
其實代罪羔羊(眾人把艾莉塔推上戰場)這部分,電影版有些微帶到。酒吧裡那場戲,大塊頭反派來找艾莉塔算帳時,旁邊剛剛被艾莉塔洗臉的小反派報復心態說了聲:「她是你的囉~」,而旁邊其他的賞金獵人也只是默默說:「我才不要冒險幫妳,殺他又沒賞金!」。雖然原著裡凱麗確實是因為小嬰兒被綁架而只好去救,但「眾人因為恐懼而把艾莉塔推出去送死」的情節,因電影版的改編弱化很多,更別說原著裡完整的※凱麗這個角色,除了「代罪」以外,其實也有「贖罪」的成分在。但要完整詮釋到這些層面,2小時的電影篇幅絕對不夠。(※也有可能是漫畫初期角色定位尚未明確的問題。如果電影只是想呈現漫畫早期的凱麗,角色定位及深度確實還不太夠)
再看看原著第29話的篇名【FIGHT_029 強き者と弱き者のために LION AND THE LAMB】(譯:為了強者與弱者 獅子與羔羊),原著裡不是在講善惡的對立,其實打架誰輸誰贏,只是孰強孰弱而已。
而且原著中其實削弱了我們所認知的「惡」,是用「瘋狂」來詮釋。
我覺得「惡(Evil)」的相對不是「善(Angel)」,是英雄自以為是的「正義」。
所以我心目中的凱麗怎麼會講出「 I do not stand by in the presence of evil!(我無法容許邪惡的存在)」之類的台詞呢?
我沒有英文版漫畫可以找台詞,但有在網路上找到一個英文版漫畫截圖,再花了台幣40元到日本網站購入第18話截圖:
※ 為什麼圖片會左右相反?
因為日文版跟中文版的台詞都是直寫、由右至左閱讀,但英文是由左至右的橫寫,所以英文版是整本左右相反的印刷。
英文版壯聲字與頭盔上的名字GALLY改成ALITA都有重新繪製,算是有用心....
因為我沒找到英文版整句台詞的截圖,所以我只能貼日文版的截圖:
①「お前のような奴は」(像你這樣的傢伙...)→「I do not stand by...」(我無法容許...) ②「許さないッ!!」(決不饒了你!!)→「...in the presence of evil!」(...邪惡的存在!)
漫畫劇情是死亡球競賽中,凱麗的敵手(背號13號)傷及場外無辜觀眾,憤怒的凱麗就一掌把他給斃了。
這句台詞原本漫畫裡只是拿來對付小雜魚,結果英文翻譯加重了「Evil」的概念,電影還拿來當重點台詞,搞得艾莉塔多富有正義感,對抗邪惡勢力(其實是電影內前世的催眠遺毒?)。不只是在酒吧裡對大塊頭講,還有電影結尾死亡球出場時也講了一遍,對著天上的最終BOSS艾德華諾頓諾瓦。其實諾瓦這個角色,是原著派都相當喜歡的瘋狂角色,可惜電影裡只剩下艾德華諾頓的價值。
我手上沒有完整的日文版全套,當然也沒有收藏英文版,所以無法判斷其他部分的台詞翻得如何,但就因為這句台詞被好萊塢電影拿來當重點台詞,我突然了解為什麼看習慣日本漫畫的原著鐵粉很難接受美式改編...................
大部分的好萊塢英雄故事,就是簡簡單單的正與邪、善與惡、好人與壞人。
但是日本漫畫看多的人就會知道,日本漫畫很喜歡刻畫反派的背景故事,常見的套路就是人一出生並沒有絕對的惡,是因為被遺棄、被背叛、被冤枉之類的,所以才產生報復心態,變成如今的「壞人」。艾莉塔的原著漫畫中,大塊頭反派要被凱麗殺掉之前,還刻意讓他自己解釋了一段悲慘的身世,合理化反派之所以成為反派的原因。這樣的安排,加強了反派角色的人性面,讓觀眾願意同情反派。沒有絕對的善惡,往往才是日本漫畫之所以好看的地方。
出色的反派,例如《幽☆遊☆白書》裡的「仙水」,不只是讓讀者產生同情心,還會產生認同、甚至崇拜,有魅力的反派,就是延伸我們一般人都會對世界所產生的不滿情緒,擴張到瘋狂以至於跳脫現實,甚至超越絕對的善惡。
但是美式作風顯然不太愛幫反派找藉口,銃夢漫畫在翻譯成美版時,書名從「銃(槍)+夢」改成了「戰鬥天使+主角名」,可見漫畫在美國出版時為了吸引目光,將書名換成了更容易吸引大眾的書名。我能理解這是行銷手段,就像——Cyberpunk喜好者總會聯想到的——雖然《銀翼殺手》電影很棒,但同樣也把難懂的標題「仿生人...電子羊...夢」改用主角的職業名稱《Blade Runner》,中文甚至刻意翻譯成「殺手」藉以吸引更多觀眾。
而且艾莉塔美版書名強調了「天使」這詞(出處:【FIGHT_006 戦う天使 BATTLE ANGEL】),也因為「天使」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代表的是「善」(其實原著第6話裡提到「天使」的台詞是類似「漂亮寶貝」的意思,是大塊頭反派對著心儀的凱麗說:「不虧是我的天使」......對,原著其實是描寫大塊頭反派愛上凱麗),所以似乎變成美版後,善良的天使勢必要對抗邪惡,這也許就是這句台詞翻成英文走樣的文化差異。
不能說漫畫初期完全迴避了「善、惡」這些字眼,第一冊裡的凱麗台詞裡確實有像是「你實在太邪惡了」、「邪惡的氣息」、「再也無法為惡了」,也有像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般的前往拯救被抓走的小嬰兒,「不准你欺負弱小、我來當你的對手」之類的劇情。前面有提到原著弱化了「惡」,是用「瘋狂」來詮釋,大塊頭反派在原著裡提到,為了生存吞食他人是正常的,認為像凱麗這樣是「偽善者」,而凱麗的回覆大致是:「我沒有之前的記憶,我就像剛出生一樣,我不懂什麼叫做醜陋、什麼叫做美好,什麼是罪、什麼值得誇耀......但我認為人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在大塊頭死後,凱麗甚至莫名的為他流下眼淚(出處:【FIGHT_007 天使の涙 TEARS SIGN】)。反觀電影裡艾莉塔流淚的原因:吃橘子、看著狂戰士體知道自己的過去、雨果重傷、失去雨果。電影的艾莉塔少了一份純粹為了他人流淚的悲憫之心。 原著的基調其實是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例如死亡球觀眾還會把手伸出去給選手砍斷(諷刺粉絲伸手給偶像握手的行為),在這樣超越正常、近乎瘋狂的調性裡,其實所有角色甚至主角,都有點病態。
原著裡依德對凱麗的感情、以及尤浩(雨果)對凱麗的感情,還有電影裡的幕後大魔王諾瓦(鐵世代諾),其實這些主要角色的相互關係,漫畫版與電影版都差異極大。
下一集,來談電影改編所造成的角色定位變化。(連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