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巴塔【普契尼:托斯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Victor de Sabata, Conductor
Vittore Veneziani, Chorus Master
Coro e 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 Milano

Maria Callas, Floria Tosca
Giuseppe di Stefano, Mario Cavaradossi
Tito Gobbi, Il barone Scarpia

Franco Calabrese, Cesare Angelotti
Angelo Mercuriali, Spoletta
Melchiorre Luise, Sagrestano
Dario Caselli, Sciarrone / Un Carceriere
Alavaro Cordova, Un pastore

Giacomo Puccini
Opera”Tosca”
Libretto by Luigi Illica & Giuseppe Giacosa after Victorien Sardou

Recording Location: 10-14, 16, 18-21, Augest, 1953, Teatro alla Scala, Milano
Producer: Walter Legge
Balance Engineer: Robert Beckett
EMI 07243 5 62893 2 1

「⋯⋯這種豐厚的精神貫穿了他所有的指揮;只需要聽一聽他與卡拉絲合作的《托斯卡》就會明白。我仍然認為這是我所聽過最偉大的義大利歌劇的錄音。我只要聽一會兒——隨便聽十來個小節——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 1892~1967)的精神便與我同在。」西元1977年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在其寫作的文章《回憶薩巴塔大師》中,記述著他與義大利指揮大師薩巴塔相遇的始末,並且提到大師給予他實際的幫助。伯恩斯坦在史卡拉歌劇院指揮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的歌劇《夢遊女(La Sonnambula)》時,薩巴塔不時在旁邊耳提面命,怒吼著:「貝里尼是西西里人;西西里人是熱血沸騰的!快跟著沸騰起來呀!快呀!」因此在伯恩斯坦的心目中,薩巴塔給予他的印象中,僅使用「慷慨」二字即可表達出他所有的行為特徵。

無獨有偶,在閱讀理查‧奧斯伯恩(Richard Osborne)所著的《卡拉揚對話錄》(Conversations with Karajan)時,也看到奧國指揮家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提起薩巴塔,「⋯⋯對我而言,薩巴塔是真正的英雄。有一次我問他:『當你指揮,感覺到什麼?』他說:『我心裡有百萬個音符,每一個不完美的音符都令我瘋狂。』他在指揮中受苦,⋯⋯。薩巴塔可能是唯一不說同行壞話的指揮家,⋯⋯」根據英國名唱片製作人卡蕭(John Culshaw, 1924~1980)的說法,當卡拉揚在聽薩巴塔指揮的《托斯卡》時,他說:「不,他是對的,但我辦不到,那是她的祕密。」

一份「經典」的錄音其判斷的標準究竟為何?銷售量?演出者的名氣?亦或是有不同的尺規去測量。我想這些標準無論量化也好質化也罷,或多或少都有其死角存在。但是當大西洋東、西岸兩大指揮一同稱讚薩巴塔這份《托斯卡》錄音成就時,我想這其中必定存在著相當程度的道理。

「熱情」是我對這份錄音的第一印象,無窮無盡的推動讓《托斯卡》這部本身相當灑狗血的歌劇推往另外一個高峰。例如,劇中反叛角色史卡比亞(Il barone Scarpia)說了「托斯卡,你終究是我的了(Tosca, finalmente mia)」之後,托斯卡殺死史卡比亞時的管弦樂團。在此每個強音、每個重音就彷彿是一刀一刀的匕首刺進史卡比亞的胸口,亦刺到聽眾的心裡,是相當有魄力而直接的表現效果。因此,這套錄音長久以來掛在我心目中的標的人物從來不是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 1923~1977),而是維多‧德‧薩巴塔。

附帶一提,第三幕詠嘆調「今夜星光燦爛(E Lucevan Le Stelle)」在此被義大利男高音史帝法諾(Giuseppe di Stefano, 1921~2008)表現得既細膩又強壯,唱得十分熱情、激昂。彷彿全宇宙的火與熱都集中在他的喉嚨似的,讓我聽完後忍不住喊出「奔放吧!史帝法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s  Tacr-avatar-img
2023/04/29
早安!今夜星光燦爛--我也很喜歡
avatar-img
許若軒的沙龍
3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馬爾庫斯.尤利烏斯.布魯特斯,鼎鼎大名的凱薩暗殺者之一。大家一定記得,在莎劇中布魯特斯留下的名言: 「吾愛凱薩,更愛羅馬」(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以及 凱薩震驚發現布魯特斯要殺他時: 「還有你嗎!?布魯特斯!」(
Thumbnail
馬爾庫斯.尤利烏斯.布魯特斯,鼎鼎大名的凱薩暗殺者之一。大家一定記得,在莎劇中布魯特斯留下的名言: 「吾愛凱薩,更愛羅馬」(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以及 凱薩震驚發現布魯特斯要殺他時: 「還有你嗎!?布魯特斯!」(
Thumbnail
深信絕大部份文藝人都會一聽上癮,並且很有興趣追尋更多相關樂曲 Gounod Charles(1818-1893),19 世紀法國著名歌劇作曲家,亦是 一位虔誠的教徒,一直想當神父,但終生卻是一位音樂家,他所創作的 宗教音樂,充滿了對上帝激昂的熱情。 《Reine De Saba》是 Gounod C
Thumbnail
深信絕大部份文藝人都會一聽上癮,並且很有興趣追尋更多相關樂曲 Gounod Charles(1818-1893),19 世紀法國著名歌劇作曲家,亦是 一位虔誠的教徒,一直想當神父,但終生卻是一位音樂家,他所創作的 宗教音樂,充滿了對上帝激昂的熱情。 《Reine De Saba》是 Gounod C
Thumbnail
英女王離逝後,從書櫃找了本舊書《廷臣論》再看一回,英譯本《The Book of the Courtier》早於1561年發行,原著義大利版《Il Cortegiano》成書於1528年,中譯版又名《侍臣論》,作者是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奈( Baldassare Castiglione)。
Thumbnail
英女王離逝後,從書櫃找了本舊書《廷臣論》再看一回,英譯本《The Book of the Courtier》早於1561年發行,原著義大利版《Il Cortegiano》成書於1528年,中譯版又名《侍臣論》,作者是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奈( Baldassare Castiglione)。
Thumbnail
過世年分: 西元1610年 步驟一 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天命/旅程的起步) (關鍵時刻/最初的試煉) 出生年月日: 西元1571 年 9 月 29 日 出生地點: 義大利米蘭
Thumbnail
過世年分: 西元1610年 步驟一 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天命/旅程的起步) (關鍵時刻/最初的試煉) 出生年月日: 西元1571 年 9 月 29 日 出生地點: 義大利米蘭
Thumbnail
諾瑪的角色是複雜的,她既是教徒仰望的女祭司,又同時具備戀人、母親、朋友、導師等多重身份。在著名的 <Casta Diva> (聖潔女神) 詠嘆調裡可以聽出諾瑪心境的轉折讓這首曲子的技巧要求之高,她的聲音有如一盞明燈,超脫女祭司們的合唱...
Thumbnail
諾瑪的角色是複雜的,她既是教徒仰望的女祭司,又同時具備戀人、母親、朋友、導師等多重身份。在著名的 <Casta Diva> (聖潔女神) 詠嘆調裡可以聽出諾瑪心境的轉折讓這首曲子的技巧要求之高,她的聲音有如一盞明燈,超脫女祭司們的合唱...
Thumbnail
達文西的寫實求真,得到法國皇帝的賞識,故土沒有給他的榮耀,他在異鄉得到了。
Thumbnail
達文西的寫實求真,得到法國皇帝的賞識,故土沒有給他的榮耀,他在異鄉得到了。
Thumbnail
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裡,倫敦瑪麗王后學院的塔瑪拉·阿特金博士正進行著16世紀時書籍回收在利用的研究,然而一件轟動文壇的事卻在她翻閱古書時,悄悄發生了......
Thumbnail
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裡,倫敦瑪麗王后學院的塔瑪拉·阿特金博士正進行著16世紀時書籍回收在利用的研究,然而一件轟動文壇的事卻在她翻閱古書時,悄悄發生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