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 2022 年度鉅獻 - 貝里尼的經典歌劇 《諾瑪》
跟《
諾瑪》(Norma) 的緣分說來挺妙的;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在
林伯杰老師的
誠品講堂,當下被鐵肺的女高音震懾了,接著幾年前在兩廳院的
表演藝術圖書館借了幾張女高音
卡拉絲 (Maria Callas) 的專輯,我更相信只有傳奇女歌手才能挑戰諾瑪。
時間快轉到2022/1/7 的這一夜,當晚我被諾瑪的聲音折服了,借用杜甫的絕句 ,只能說此曲只應天上有!今天來談談衛武營 2022 年的重製版歌劇《諾瑪》。
故事:渣男、怨女,還加個被蒙在鼓裡的小三
《諾瑪》的故事簡單來說很像八點檔;在說一個外國將軍波利歐內 (Pollione) 到了異地,和當地領袖的女兒諾瑪 (Norma) 談戀愛後又始亂終棄,還讓一起生了兩個小孩的戀人和被蒙在鼓裡的小三雅達姬莎 (Adalgisa) 上演對峙戲碼,最後諾瑪拉著將軍一起從(ㄊㄡˊ)容(ㄏㄨㄛˇ)赴(ㄒㄩㄣˋ)義(ㄑㄧㄥˊ)的故事。
在此補充一下歐洲史地。諾瑪所在的地區高盧 (Gaul) 在歷史上是凱爾特人 (現代愛爾蘭人) 的故鄉,而凱爾特人裡面地位崇高的一群就是德魯伊 (Druid) 了。德魯伊身份特殊,不但是僧侶,有時也身兼先知、法官、教師等職位。
諾瑪的父親歐羅維梭 (Oroveso) 身為德魯伊教的首領,無法接受女兒和要併吞自己家園的羅馬人談戀愛,更何況還生了孩子 (這點其實很問號,為什麼諾瑪生了兩個小孩,自己父親跟旗下的女祭司都不知情?);同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德魯伊教徒對男主角充滿敵意,還有諾瑪的戀愛為什麼會被視為對族人的背叛。
歌劇《諾瑪》裡女主角諾瑪跟下屬兼情敵的雅達姬莎合唱對愛人的心聲,照片出自衛武營
音樂:此曲只應天上有
諾瑪的角色是複雜的,她既是教徒仰望的女祭司,又同時具備戀人、母親、朋友、導師等多重身份。在第一幕最著名的 <Casta Diva> (聖潔女神) 詠嘆調裡可以聽出諾瑪心境的轉折讓這首曲子的技巧要求之高。
她的聲音有如一盞明燈,超脫女祭司們的合唱;一方面她要安撫教徒對羅馬人的日漸不滿,表現一教之主的尊榮,並重申對德魯伊的虔誠,另一方面諾瑪又得承認自己對戀人的著迷讓她無法做好自己的角色,她用花腔女高音帶出了深受愛情折磨的苦澀。
演出諾瑪一角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現實生活一樣戲劇又悲情的女高音卡拉斯了,鮮少有歌手敢挑戰的諾瑪,她個人在 1948~1965 年間就完成了近 90 場的演出。下面是卡拉斯演唱 <Casta Diva> 的錄音,知道她和船王歐納西斯那段
無疾而終戀情的我,在聽這首曲子時特別覺得感傷。
諾瑪和雅達姬莎的二重唱也相當精彩,除了前面提到兩人分別歌頌情人的 <
Oh! Rimembranza!>,第二幕開場的抒情詠嘆調 <
Mira, o Norma> (看哪,喔諾瑪) 更是兩人互相體諒、達成協議,並重拾友誼的溫柔歌唱。
歌手:台灣女高音大放異彩
曾在《諾瑪》首演場地斯卡拉歌劇院受訓的聲樂家
左涵瀛詮釋的諾瑪震懾全場,花腔女高音炫技的歌唱全無破綻,下半場那一個小時曲折的角色心境跟唱腔,她也信手捻來。
次女高音
翁若珮表現同樣出色,不論是和諾瑪或和男主角波利歐內的二重唱都有著柔和又堅毅的聲音,她曾在 2021 年衛武營製作的《茶花女》演出主角的好友芙蘿拉 (Flora) 一角,當時對她印象平平,這次她真是突破自我了呀!
至於男子組有飾演波利歐內的波蘭男高音阿諾·盧特考斯基 (
Arnold Rutkowski) 、男主角好友佛拉維歐 (Flavio) 的演出者
林健吉 (同樣參與了《茶花女》的歌劇),還有擔任諾瑪爸爸歐羅維梭角色的蔡文浩,三人表現亦是可圈可點,但還是略輸女子組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擔任諾瑪仕女克蘿悌德 (Clotilde) 一角的是從 2020 年《
武營歐普拉Let's Opera!》素人歌劇徵選脫穎而出的黃詩茜。我記得當初看到活動文宣時也心動了一下,但參賽者實力堅強,我自好打消參賽念頭。
總之,衛武營這版《諾瑪》歌手們的唱功真是了得,讓我完全可以忽略想搖醒女主角跟甩男主角一巴掌的衝動,在兩個多小時中沈醉在貝里尼美好的音樂裡。
舞台:超越時空,有如夢境
《諾瑪》是高雄衛武營的第十部歌劇,總監簡文彬找來 17 年前合作過的導演
黎煥雄,把當年獨具一格的時空交替場景帶回來,這裏有一段當年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4 年版《諾瑪》短片,今昔對照很有趣呢!
首先,兩個版本都採用了高低不一的圓形主舞台設計,讓觀眾目光容易聚焦到主角群。諾瑪在 <Casta Diva> 裡祈求的聖潔女神就是月亮女神,當聖潔的月光投射在圓形舞台上,陰影成為機關,像是給迷惘的人們一個追求的出口。
黎煥雄執導 2022 年衛武營版《諾瑪》,他沿用 17 年前的圓形主舞台設計跟機關,為劇場帶來亮點,照片出自衛武營
再來,如演前導聆所提,服裝設計沿用古典跟現代交錯的設定,還多了組「顏色密碼」,如諾瑪敢愛敢恨的「紅」 v.s. 雅達姬莎年輕真摯的「藍」;和 2004 版本相比,顏色密碼確實讓角色對比更鮮明了。
然而,時空跳躍的呈現有時可能會有反效果。劇中出現火箭升空跟外太空背景有些突兀,換場時背景大辣辣的中文短語也讓人疑惑,個人覺得和歷史洪流下的《諾瑪》有些許格格不入。這時想起黎導 2017 年那部讓我期待變痛苦的幾米音樂劇作品「地下鐵」...
黎導說故事功力到底還是一流的。賴聲川去年在《
江/雲・之 /間》用了雙主線演員,而黎導可是在 17 年前就有這種「
副文本」設計,讓主角的「鏡像」人物不時穿插,增加互動跟層次感。鏡像演員不搶鏡也無對話,默默地在某個角落發展另一個時空的故事,耐人尋味,也頗具巧思。
黎煥雄導演的《諾瑪》採用「副文本」,不時對劇情做出呼應跟衍生,照片出自衛武營
寫在最後
這次衛武營的《諾瑪》不論是音樂表現、歌手實力,和舞台設計都屬上乘之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上半場的樂隊表現,坐在二樓後排的我很驚訝完全沒有感受到開場序曲的氣勢,理應與磅礴畫面搭配的音樂卻沒有同樣震撼的表現,幸好下半場樂團有慢慢找回正確的聲音。
很高興衛武營的歌劇表演可以滿座 (對比前一個星期的
相聲瓦舍有點心傷),除了一些外國朋友,還看到一些觀眾打扮很隆重,好奇是不是很多外地人專程到高雄欣賞呢?
不管怎麼說,看到台灣有能力製作一流的歌劇是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改編後的歌劇別有一番風味,古典加了現代元素的編排是讓人驚喜的劇場魔法,夢幻的場景和表現力十足的歌唱更是令人魂牽夢縈,滿心期待下個作品快快登場!
今天的文章因為篇幅有部分刪減,完整版在我的
個人網頁。另外文章裡提到的曲子點連結都可以連到影片,好的表演歡迎大家一起欣賞。
若想收到最新文章可以追蹤這個帳號,或在
這裡閱讀我的其他觀劇心得。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透過以下綠界 QR Code 或讚賞公民 Liker 幫我拍手 5 下支持我後續的寫作計畫,讓我分享更多優秀的藝文作品,謝謝。
你也可以在以下這些地方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