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位於高雄市左營區與楠梓區交界,就在高鐵高雄站與台鐵新左營站旁、蓮池潭之北,一出站就可以看到半屏山橫立於眼前。半屏山顧名思義,他的山形就像是只有半邊的山,也因為如此,台灣民間賦予了半屏山一個傳說故事,特別的是,這個故事似乎也隱喻了半屏山在近代面臨的命運,就讓我們來看看半屏山的故事吧!
半屏山很早就因為地理位置以及奇特的山形被人注意。1919年發行的《鳳山縣志》裡就提到:
邑治之山......其近而附於邑治者,如列嶂、如畫屏,曰半屏山(蓮池潭直通於山下)。
當時的鳳山縣知縣也為半屏山寫了一首詩,來讚美半屏山的優美風光:
陡然拔地起,半擘凌芳洲.翠色空霄漢,嵐光鎖綠疇.鳥道晴峯拱,雲帆碧海收.影入蓮潭水,千年勝蹟留。
到了1764年發行的《重修鳳山縣治》中,半屏山還成為所謂「鳳山八景」之一,名為「翠屏夕照」,許多文人也以此為題寫了很多詩詞,顯示半屏山的風光持續受到清代文人的注意。不只如此,大概完成於1894年的《重修鳳山縣志》裡用更多文字來描寫半屏山:
半屏山,在半屏里,縣西北十七里,平地起突,高二里許、長六里許,形如列幛、如畫屏,故名。為聖廟左翼,蓮花潭宜逼山下,又如展旂,故亦名旂山。山腰有竅,洞闊丈許,深不見底,相傳其下通海云。
從這些紀錄我們可以看到半屏山是單獨凸出於地面、山形特別,而且還有山洞,那麼台灣民間是怎麼解釋這個特殊外型的成因呢?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了為什麼半屏山長成這個樣子:
傳說過去半屏山還是完整的時候,有一位白鬚老人來到山腳下賣湯圓。招牌是這樣寫的:「一碗一文錢,兩碗不用錢」,當然路過的客人都說要兩碗,吃他個免錢湯圓。每個人都覺得奇怪,這老人是瘋子還是怎麼樣,但是大家還是照樣一直吃免錢的兩碗湯圓。某一天,一個小男生來,只付了一文錢說要吃一碗,老人家就問說:「你怎麼不多吃一碗,不用錢喔~」小男孩就說,我吃一碗就夠了,不用為了一文錢多吃一碗。老人笑了笑,並稱讚小男孩的知足與批評他人的貪婪,最後說道,其實這些湯圓都是從他身後的山上的泥土做成,大家定神一看,怎麼那座山缺了一大塊,自己碗裡的湯圓也都變成泥丸子,這才知道原來是遇到仙人,來測試人們的心術正不正。於是,這座山就被貪心的人吃掉了半邊,就成了半屏山。
我小時候在類似某某傳統民間故事集這樣的童書裡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印象很深刻,可能是我喜歡吃湯圓的緣故吧,湯圓變成泥巴實在是讓我留下深刻的陰影。當然長大了之後就知道,半屏山其實就是擁有單面山地形與珊瑚礁石灰岩沉積的特殊地理特質。單面山是因為地層傾斜排列,並因地質的差異導致風化速度不一導致山坡一邊陡一邊緩的地形。而數萬年前海水面較高,氣候較暖,因此有珊瑚生長於此地,久而久之這些珊瑚礁因為海水面下降而升到地面,成為現今看到的珊瑚礁遺跡。而這些珊瑚礁石灰岩就是造成半屏山之後所面臨的命運的主因。
由於石灰岩是水泥的原料,水泥是近代重要的工業材料,所以半屏山便因此不斷被水泥工廠進駐開採。戰後濫採石灰的情況更加嚴重,同時有三家水泥工廠進駐半屏山開採石灰岩,這不僅導致半屏山山形改變、高度降低,更造成土地破碎、不穩,進而引發多次
山崩事件。啊!這不就如同傳說故事裡貪心的人們一樣嗎!當人類過度所求於自然,自然必定會反撲於人類自身。過度開採水泥原料,就像人們都貪心,不花錢吃兩碗湯圓一樣,最後只吃到滿嘴泥巴。
除了作為水泥原料產地外,半屏山也作為軍事重地而受到注意。在半屏山北麓就是中油高雄煉油廠,現在已經停止運作。其前身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六燃料廠,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需要而建設。同時因為戰爭的關係,日本也在半屏山挖掘許多坑道、洞穴,隱藏重要的煉油設備及建設碉堡、砲台防衛燃料廠。戰後,燃料廠被國民黨政府接收,並繼續擴建,半屏山也持續作為軍事重地防衛煉油廠。因為這樣的歷史因素,所以半屏山上至今仍然可見過去的碉堡、砲台遺跡,這些也成為半屏山上的知名景點。
半屏山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的小山,他曾經擁有清代文人多所重視的美麗風光,也曾受到貪婪的人類濫採石灰,人類也因此受到山崩的慘痛教訓。今日半屏山早已不再開採石灰,也不再是軍事重地,而是大家都可以去的觀光景點。半屏山作為市區的高點,可以將左營市區一覽無遺,加上山腳的蓮池潭,景色非常優美。而且山上的珊瑚礁遺跡造成的特殊地景也是台灣其他地方十分罕見。不過不要看半屏山矮矮小小的,半屏山上有很多地圖沒有標記的小路,若是不注意而誤入小路,是很容易
迷路的!又由於半屏山的土質破碎鬆軟,走進小路後更要注意安全,一不小心跌倒就很容易滑落山坡,非常危險。我在爬山的時候便深深體會到半屏山的小路有多麼深不可測,繞了好久我才回到主要登山步道。總之提醒大家,雖然半屏山不高也不陡,但是千萬不要小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