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5/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忘記 (四),反思,生活

    「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
    《假如DSE作文不限時》短篇小說比賽作品集
    《假如DSE作文不限時》短篇小說比賽作品集
    不知為什麼《DSE》考試會出一道這樣的題目。到底有什麼說話,需要人記著一輩子。
    而本來我是想寫小說,但發現一直寫一直寫,只是在自白的文章,那干脆寫成文章好了!
    常言道,人生匆匆數十年,但數十年的時間,又有幾多學生真正感受到那份重量?我嘗試將「一輩子」這個時間轉化成日常生活的單位,假設人類平均壽命有一百歲,聽這句說話是年約十六,就是將來還有八十四年的日子,另外每四年一潤,加多二十一天,即有三萬零六百八十一日。還不覺得這個數字嚇人嗎?再將它化成小時……七十三萬六千三百四十四小時……如果話不覺得這是驚人的數字,就請你花一小時的時間什麼都不做,專心一致去看《叛神軍團》。目的……當然是為了賣廣告,但我更想你去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一下,什麼是時間?
    香港教育,或是急速發展的社會最大問題是,你只能用數據去分析這個世界,當中沒有真正體會到實際的感覺……
    俗語有云:「針唔拮到肉真係唔知痛」,正正是想表達一種狀態,你會明白被針刺中時,皮膚會傳遞痛楚的感覺到大腦,被分析後知道是歸類入痛的神經,去警告主體,你體外有危險。但是單從文字上的說明,數據表達,你永遠不明白那是什麼的痛。
    「被針刺了。」
    「啊?被針刺中啊!」
    「什麼事被針刺中?」
    是這樣吧?為什麼要說這些感覺沒有關聯而去擴字數的說話?因為我相信當下社會,很少人真真正正思考什麼是「一輩子」,當一個人失去了生活的層次時,「永遠」、「從來」等沈重的詞彙也可以隨隨便便說出口時,生活就會變得乏味、無色……簡單地舉例說,一張只有黑白的畫,有什麼吸引之處?就算想挑剔,勉強去讚非黑即白的含義,也可以對層次有了解或賞析,這就是藝術存在的重大意義之一,我不敢用文學作例,因為文學不歡迎我。
    說回主題,為什麼要一個中學生反思,那一句說話應該記上一輩子?大概是想一個中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人生中認為最重要的金句,可以一生受用!除非連出題目的人也沒有這種沈重的概念……
    一句需要記住長達「七十三萬六千三百四十四小時」的句子……大概是……
    「你為什麼而活?」
    我是一個喜歡反思的人,某程度上偏向哲學特性的人種,聽過一些是柏拉圖《對話錄》之中的《申辯篇》內容,大概我也喜歡了蘇格拉底對知識的堅持,也慢慢發現自己常常帶著這種求知的態度。(所以得罪人多)。
    在社會中為了生存,往往有很多問題是不應該問,就算問了也不會有答案,只能親身去探索,無奈當下的人生就是一種大數據所掩沒著,令人類迷失於沒有感覺的世界,當然有人會用力去反抗這狀態,要不然這個世界就不需要藝術,因為藝術創作就是一支刺針,作者就是用它去告示自己及身邊的人,大家都是活生生而有感覺的人類。但當我們一再追求自己內心的「完美」時,為了令自己生存,不得不將藝術去量化比較,換來一堆堆的惡意批評或虛偽的認同讚美,這個令人驚醒的刺針似乎在多年來的沖刷下,漸漸地從大眾化下磨得平滑。於是,我又必須再問一次自己,「你為什麼而活?」在人生中有沒有記住了細味層次的生活?忘記了反思的重要性?
    現在我唯一學懂的,大概是要完文,否則太長是不會被看到最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