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場(二):發大財
方格精選

中國戰場(二):發大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日前川普突然發推特,說要加關稅,此舉造成中國股市一開盤就爆跌。因中共封鎖相關新聞消息至收盤,許多小股民對這崩盤也就感到莫明其妙。

從這個狀況可以延伸到本系列的主題。我們旨在討論反制中國的方法,只要中國的動作超過了某條警戒線,我們就要立刻動作,但重點是該如何做?川普的推特,或許可以作為第一條推理線的起點。

川普發推,中共股市波動,只是一時的現象,股市最終還是會依照大勢來走;但這過程產生了些心理效應,有些股民因為對此無知而有所損失了,但也有人倖存:當然就是會「翻牆」的人。

有翻牆,就身心健康,沒翻牆,就任人魚肉。你今天自認是一個「中國好公民」,當然就不會翻牆,講好聽是配合政策,講難聽是怕被抓到。但如果你今天自許是成為一個「中國好有錢的公民」,那你就不會只看本土新聞,必定努力掌握外界消息,努力瀰平資訊不對稱,或是利用這種落差來尋租。

一旦中國人為了發大財而求生,就會努力打開某種資訊之門,而我們台灣人,又能做些什麼呢?

推力

資訊是當代社會最主流的力量。過往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現在儲存在人腦的知識沒有那麼關鍵了,那流動的、新生的知識(資訊),往往才是競爭取勝的要素;你如果常被假資訊所誤導,也會浪費不少成本。掌握資訊的「進出管道」、「過濾器」和「儲存載體」,變成一門複雜的學問,甚至沒有什麼專家或專業領域能通盤掌握。

傳統媒體是過去人們最主要的資訊管道,現在則是網路新媒體,但新媒體往往取材自傳統媒體的內容產物,又或是受到傳統媒體資本的影響,而被其部分掌握。在中國,這種集中趨勢更加明顯。國家機器幾乎控制了一切的資訊管道,如果某部分現在沒有控制,那也只是政府沒注意到,或是「你沒注意到中國政府已經實質控制」。

除了進出管道之外,中國和多數已開發或開發中社會最大的不同,還是差在「過濾器」的部分。最知名的就是全國一體的網路長城,此外還有許多小規模、區域式,和人力肉眼觀察的資訊過濾器。像直播網站,據說就是出動數百人,甚至是上千人來日夜監看、審查直播主的輸出內容。

而儲存載體的部分,人腦能記得的東西有限,現在資訊主要都儲存在雲端或個人載具之上,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取用方便,並不需要知道自己的資訊最終是放在哪邊,反正缺少什麼資訊,就上網搜尋即可,在自己電腦、手機中找資料的狀況也越來越少。

因為google的存在,你應該也很少開口問問題了吧?你與活人的互動比重也因此大幅減少了,這也等於是把自己的權力交出去。那是交給誰呢?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雲端資訊規定要儲存或備份在中國境內,因此就算是民營公司,也都受政府法規限制,或是開後門給政府監管,代表這一切實際上也都是由國家掌控的。就算是你自己的儲存硬體,只要能連網,國家也可能透過一些後門程式進去觀察、評估、「給分」。

中共政府(或高層)擁有這麼大的資訊權力,當然也就是等於是整個國家所有人民的實際「擁有者」與「原動力」。他們這股力量,一開始是施加在自己的人民身上,而在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成長之後,現在也開始施加在外國身上,像是台灣、歐美、一帶一路等國。

「力」的對決會產生許多複雜的效應,不只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麼簡單,有時你用力去擠壓一個群體,他們不見得會產生反作用力來對抗,而是再往外去擠壓別的群體;也可能像壓一球史萊姆軟膠,它凹下去後,會反過來包住你的手指。

你很難從經驗推論出必然的因果關係鏈,或許只能想辦法促成這個群體盡量往你能控制或影響的方向去變化。像是放在小盒子裡的史萊姆軟膠,你去壓它,它就只能往上方的開口處溢出。

現在中國高層對基層的推力,並未引來太大的反作用力。雖然有維族的反抗與衍生的集中營,還有各地為「維權」所產生的大小衝突,但原則上整個社會的運作仍算正常,燈會亮,水會流。因此中共高層壓下來的這股力,會被擠著往其他地方跑。

中國基層百姓不會往高層出氣,會找自己同層的人出氣,找更低層的人出氣,找外國人出氣,找幻想的敵人出氣。對台灣人來說,中國的死老百姓,就是老愛找台灣人出氣,碰到自家政府就是個龜孫子。

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把這些基層百姓引導去對中共高層出氣嗎?這是過去幾十年來反共陣營設想的操作方法,然而不管是美國人或台灣這邊的相關操作都不太成功。讓中國富起來,讓中產階級去推動民主改革呢?中國基層的財富在這四十年來是提升了,中國人民變有錢了,可是並沒有形成明顯向上挑戰的政治推力,他們沒有去爭取民主,碰到高層施壓時,是默默的被高層剝削,又或是找那些反對高層者的麻煩,彼此自相殘殺。為什麼會這樣呢?

中共高層會握有(集中)這麼大的權力,當然也是為了「自己」,是想保護自己的財富與地位。相對於中央的不斷集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也慢慢建構了基層百姓的私有財產制,雖然法律保障仍無法和西方或民主國家相比,但看來是能滿足中國基層百姓的需求。至少百姓不覺得中共政權或高層是其私有財產的立即威脅,而是助力。

許多台灣的知識份子(不論左派或右派)都認為中共政權本身仍無法真正促成、確保私有財產,但至少中國百姓相信政府的相關宣傳,而且甚至許多中國之外的百姓也相信。台灣就有不少人認為「靠中國」或「信中國」可以發大財,若細問他們理由,也沒人清楚,全都是聽來的,但他們就是相信。就結果面來看,中共的宣傳是成功的。

不過依學理來看,中共政權再怎麼努力,只要高度集權,就是會有不效率的問題,加上內部的貪腐與外部的貿易戰壓力,遲早會出現運作上的困難。在困難爆開之前,他們勢必會做出一些重大(施力)動作來轉移焦點,這可能是尋求內部或外部的敵人。

台灣就是最可能被找麻煩的對象,許多台灣人也認為這是最討厭的事,但我認為要在中國本土開戰場,這會是第一個切入點。

選擇

我在本系列前一篇說過,台灣人要設下一條底線,只要老共的動作超過這條線,就立刻在中國開戰場。我認為當中國受到外部或內部壓力,開始找台灣人當成「壓力出口」時,就是在中國開戰場的時機了。

川普現在的硬幹法,是不只對中國高層施壓(全世界抓你哦!搶你錢包喔!不給你高階技術哦!),也對中國基層施壓(關稅讓你失業喔!讓你變金融災民哦!)這種排除道德考量的暴力做法,是大國才能幹的,台灣相對弱小,很難這樣做。

我認為最好的切入點,就是還是那些能在中國流動的資訊。雖然中共會利用權力控制資訊的內容,但有一些內容,他們是「一定會」或「不得不」讓它在境內流通傳播的,像是台灣同婚通過的訊息,在中共境內新媒體的流通程度就不算低,雖然主流不報,但資訊就是有在走。

同婚這類訊息,可以讓中國基層百姓知道這些主題是「能成為選項的」或「存在的」,不管他們認不認同,這都是個選項,而且光是讓他們表達認同或不認同,就已經產生了具有破壞效果的作用力,因為原本中共並沒開放或想到有這個選項。中共高層遲早會發現這一點,而把這資訊圈內的門(選項)關上,就像他們過去幾年關掉的那一長串選項那樣,但這樣的動作會刺激中國民眾,讓他們瞭解「狀況有點不對勁」。這種懷疑就是對台灣最有利的事,變成陰謀論就更好了。

不論是選項的出現或消失,對旁觀者來說,都是獲得了某些新資訊。一旦人們開始主動認為「這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到的東西」,自然現象就會轉變成靈異現象,如果不是去尋求類似宗教力量的解釋(開始迷信某種「非中共」或「反中共」的陰謀論),就是察覺自己的權益受到影響:相對於中共高層,他自己是個沒那麼完整的人,是一個弱勢的人,是被剝削的人。

資訊之類的知識是權力,選擇也是一種權力。中共給予的資訊,讓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富裕的、是充滿希望的,是有選擇權力的,但不管他現在擁有多少,只要有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還能擁有更多,或是某些選項被剝奪,就算不是投票的權力,他們還是會因不滿而譟動。問題在於,什麼選項對中國人有吸引力?

欲望

台灣人或美國人認為民主和自由是賣點,但如前所述,中國人似乎不買帳,他們對於民主和自由另有一套定義方式。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差異之一,在於中國人對公共財與公共事務的觀念很弱。雖然是活在共產主義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下,但他們眼中似乎只有私人財產才是真正的存在。

台灣人多半能體會民主制度與集體價值的關係,低階的,像是如何透過民選議員去喬預算來讓自己爽,高階的,就是用公民運動逼政客通過同婚這類沒啥利益但和道德正當性有關的事。不論台灣人自己怎麼評價,對中國人來說,這些都是很陌生的想法。

對於「家前面的橋」,「什麼人可以結婚」這種公共事務是「如何發生」的,中國人普遍沒啥概念。政治決策系統和多數百姓沒有關係,就算你想去了解、介入或參與,也沒有管道。這些都是被共產黨獨佔的資訊,政治是一種特權,所以百姓怎麼想就不太重要。有政商關係的人當然可以找到一條路,但那並非正常或公開路線。

因此民主對中國人的吸引力不高,他們不知道那是種選項,也不在意這種選項。他們更在意的是私領域,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沒有公領域,焦點也只能集中在這。正是因為缺乏共和議會與有活力的公民社會,中國人就算從事類似的活動,實際上也只是在謀取私利;商業交流與社會交誼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後還是要秤一秤值幾個錢。做功德這種事,在唯物主義社會是很難想像的。

反正就是「發大財」。會引爆他們不滿的,就是阻止他們發大財了,而且不是阻止他們喊口號,而是實質影響他們發大財。他們可能拿其他的權力(選項)去和中共高層交易,只要能換到錢,那沒有同婚、沒有古裝劇、沒有穿越劇、沒有嘻哈或沒有一切的非金錢選項,都沒有關係。只要能換到錢就好。

但發大財這種事是有機運成份的,不是你想換就有。現在中國百姓以為的犧牲和交換,只是「自以為」:並不是「六四」換到了之後的經濟穩定成長,而是六四之後有穩定的經濟成長。六四和經濟有什麼邏輯關係?鬼才知道,因為六四在中國根本不能研究。

那對於發大財這一方面,台灣人又能做些什麼,來刺激中國百姓把箭頭轉回去呢?本篇字數已經過多,下期再繼續吧。


avatar-img
人渣文本的沙龍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