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Dr. J一些投資與趨勢的雜想-6/16

我自己喜歡打一些雜想,然後記錄起來,等到雜想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整理成知識架構。打成文字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隨時將新的資訊補充進來,2019/6/16個人將亂七八糟的想法,分點方式論述如下:
  1. 政府不可靠:政府鼓勵當沖,只是需要衝量,但參考交易成本與獲利數據,可能只有少數人賺錢,大多數人應該都是賠錢。(明天我可以成為保時捷的主人嗎?) 此外,政府設計退休金制度、善用政府資源的能力,都讓我們質疑。所以,相信政府可以讓我們安養天年,這種想法會讓自己老來悲慘。
  2. 海納百川:每一個人的投資切入點不同,有人看技術分析、有人看籌碼、有人看價值,看得面向不同就容易有盲點。我並不屬於任何派別這些派別的技術只是可供我用的投資方法,會耍刀,為了要放棄劍,不同戰場環境需要不同兵器來實踐,透過多面向觀察,接受不同的觀察點,可以讓你的思維更完備。
  3. 抓住趨勢:大趨勢很好抓,譬如老人產業就是趨勢,順著趨勢操作比較容易成功。然而大家總是喜歡追逐短時間波動的趨勢,狗兒跑來跑去有很多原因,但最終總是會回到主人的身邊,這段話可以解是短期趨勢判斷的困難,長期趨勢簡單許多。
  4. 紀錄的重要性:個人在操作基金時,會將賣出點紀錄起來,過一陣子回頭檢視賣出點是否符合自己「甩高賣」的標準,當時自己在想什麼,因為恐懼而賣,還是因為紀律而賣,符合的比例愈高,可以讓自己報酬率提升。我自己的災難投資法,早期中東、日本的操作有點失敗,總是稍微漲高就賣,或者是被洗出去,原本15%的年化報酬率,變成不到10%,非常可惜;經過上證、俄羅斯的磨練之後,逐漸突破15%年化報酬率,目前正逐步成長中。(因為改為長期吸血包投資法,所以會讓年化報酬率下降,但是能更持久)
  5. 結構扭曲的力量:努力可以獲得成功,在這個資本扭曲的時代未必是必然的結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已經告訴我們不可逆的未來,工作賺的錢比不上別人資本收的利潤,沒啥資本的我們,唯有創新才能夠突破貧富不均扭曲的窠臼。
  6. 行銷媒介變化:實體店家變成電商,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個人透過雇主提供客戶服務,也變成個體戶直接接case,作者透過出版社銷售書籍,也變成透過寫作平台提供資訊服務,當一個提供服務流程改變,你是否還在舊的系統中呢?
  7. 不動產需求空間的變小:電影 一級玩家中的虛擬世界應該是未來的核心,宅宅是一種趨勢,一個螢幕、爆冰涼的冷氣、喝到爽的可樂就足夠宅宅生活所需,不動產需求空間不再是30坪以上,也許是15坪以下就夠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