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間,石門乾華里一帶的海岸邊,擱淺著一艘不知漂泊了多久,殘破不堪的帆船。當時,村民好奇上前探究,卻發現船上竟承載十七具無名大體,以及一隻黑犬,氣息孱弱地守在一旁。村民見狀,推估帆船遭遇强風巨浪打擊,船上乘客因此流浪於汪洋之中,飢寒交迫,最終罹難。
村民們不忍大體日曬雨淋,決定就地安葬。但那時,黑犬卻發出極其淒厲的吠聲,就在即將覆土封墓的瞬間一躍而入,村民立即將它拉出,沒想到黑犬旋又跳入墓穴,如此重複數次後,村民被忠心不渝的黑犬感動,任其以身殉主,並將之與主人同葬,合稱十八王。
直至1974年(民國63年),大廟落成才正式更名為「十八王公」。
或許是爲了答謝仁厚的村民,十八王公神跡頻頻,凡是村民前來參拜祈求,必得靈應。而村民也感念十八王公在冥冥之中護佑大家討海平安,漁獲頗豐,便虔誠地供奉油飯與麻油鷄等,驅寒暖和的熱食。
同時期,剛退伍不久,正在石門洞擺攤販售肉粽的阿勝(劉國勝),敏銳地注意到十八王公廟香客日益增多,決定將攤子推到廟前叫賣,方便信衆即買即拜,又可讓遠道而來的信衆果腹。結果,肉粽意外替代了油飯,變成祭拜十八王公的首選祭品!
因爲秉持有錢大家賺的純樸心念,阿勝毫不介意鄉親們「共襄盛舉」,齊齊聚在廟前擺攤。巔峰時期,一度超過五十家肉粽攤緊緊相鄰數百米,從廟前綿延到的淡金公路旁,尤其一入夜,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一批批游覽車、香客、粽攤,三者合一把公路擠得水泄不通。
大家樂風行的那幾年,這一段公路不論白天黑夜始終燈火通明,金爐裊裊香煙與鍋爐滾滾蒸氣,漫散成北海岸獨有的氣味。阿勝的「粽子奇跡」在此發散,訂單應接不暇,索性在石門大街設店,讓「十八王公-劉家肉粽」的金字招牌躋身為石門最具代表性的土產美食之一。
好景不長,九十年代初,隨著大家樂退燒,加之高架橋竣工通車,十八王公廟人潮漸稀;眼見清冷寒冬降至,商機不再,許多攤販紛紛撤離,或者乾脆結束營業。阿勝不忍跟隨多年的老員工驟然失業,一直到2014年(民國103年)十八王公廟拆除重建之前的每個周末,阿勝仍堅持僱人到廟前擺攤,守住發家建業的根,為偶來參拜的老客人提供一顆顆熱騰騰,香噴噴粽子。
如今,開業近半世紀的劉家肉粽已傳承至第二代。2009年(民國98年),劉家肉粽開創業界先河,於富基村石門婚紗廣場正對面設立中央厨房,以最高規格控管,仔細把關肉粽的每一道製程。遊客到此還可以從大面玻璃窗,觀看同仁們從備料到包裹粽子的辛勞身影,從而瞭解十八王公肉粽背後的動人事蹟。
劉家肉粽第二代負責人曾在受訪時表示,希望劉家肉粽可以為在地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再次帶動起地方商機,讓鄉親們都有工作。微小實在又偉大的願望,充分體現在劉家肉粽之中,那些看來普通不過的餡料,其實個個大有來頭,如招牌肉裡的新社香菇、黑毛豬肉、意大利栗子、頂級櫻花蝦等,無不是經過層層嚴選,精心調配。
雖然,當代人再無法透過北海岸三三兩兩零落路旁的粽子店,一窺當年廟前「粽山林立」洶湧人潮穿梭其間的盛景。不過,至少在這寬敞明亮,集觀光、教育與休憩為一體的餐廳,能夠品嘗以情義入粽,殷實不變的石門味道。
一捆粽繩,綁起十八王公信仰的虔誠與一整代人的家計;
一提粽子,蒸出淡金公路上的老味道與唇齒留香的傳承。
劉家肉粽,是舌尖上的石門記憶,亦是載體,以味傳述在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