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龍山小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小吃」省時便利又花費不高,而且最能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特色。通常歷史越悠久的社區,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那些具有古早味的小吃就越是可口;尤其做為民間信仰中心的廟宇附近,往往是小吃攤聚集之處,每每形成熱鬧的夜市。已經拆除了的臺北市龍山寺正對面的龍山市場,最是教人懷念。 

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古稱「艋舺」的萬華,擁有昔日的繁盛風華。台北城的發展,由艋舺奠基,萬華無疑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後來艋舺被大稻埕追上,到了日治時期,衡陽路一帶的榮町崛起;迨台灣光復,西門町一度引領風騷,後來商圈逐漸東移,隨著鐵路地下化,連「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棟相連的中華商場也拆除了,西門町榮景不再,萬華亦風華遠逝,愈顯落寞。 

回顧1970年代,正值就讀高中和大學,因為摯友住在康定路,去拜訪之後,傍晚時分,大夥兒最常到龍山市場解決民生問題。市場中一部分賣成衣、日用品之類,較大的部分則是小吃攤,包括虱目魚羹、花枝羹、碗粿、壽司、蚵仔煎、赤肉羹、蝦捲、魷魚羹、炒米粉、肉圓、油粿、四神湯、郭魚湯、貢丸湯、肉粥、肉粽、割包、八寶冰……等,不論是吃飽或吃巧,這兒應有盡有,各種口味都不少。 

其中龍山「蚵仔煎」乃是我的最愛,此攤兼賣壽司、蚵仔湯,蚵仔煎的食材不外乎生蚵、雞蛋、白菜和蕃薯粉水,不同的是,其蚵仔肥大鮮美,蕃薯粉勾芡之後,煎得Q而透明,口感極佳,而且特製的甜辣醬提升了整體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更值得一提的是,圓桌上備有一小罐花生粉,只此一家,別處未嘗見過。起先對這樣的吃法,十分疑惑,蚵仔煎加花生粉會搭嗎?因為摯友是老饕,在旁頻頻鼓吹,盛情難卻之下,勉強一試,未料竟然驚為天人,原來蚵仔煎加花生粉,天造地設,猶如絕配!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從此之後,吃其他地方的蚵仔煎,諸如士林夜市或臺南安平夜市、高雄六合夜市,都再也不能滿足我了。只要離開臺北一段期間,龍山蚵仔煎就成了我的鄉愁,常常進入夢中,齒頰留香。回到臺北,我一定趕快去萬華,向龍山蚵仔煎老闆報到解饞。這樣美味可口的互動,長達20年以上,成為生命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可是,臺北做為國際化大都市,老舊社區不斷地在都市更新計畫執行之下,逐一改頭換面。終於,龍山寺前的舊龍山市場拆除改建為十二號公園,原先市場內的飲食攤,皆已星散,有的在龍山寺附近租到店面,繼續營業,為老顧客服務,如廣州街上已經七、八十年歷史的「兩喜號魷魚羹」、和平西路的「龍都冰果室」,以及西園路一段的臺南「鄭家碗粿」等,有些則索性結束營業,或是杳無影跡,像龍山蚵仔煎就遍尋不著,教人悵然若失,彷彿人生拼圖少去了一塊,怎不益加感嘆、懷念。 

到了2005年底,結合萬華區公所新建大樓以及捷運站的龍山商場美食館重新開幕,許多老字號飲食攤都回來了,當時市府宣稱將走環保新潮流路線,建立更精緻的飲食文化,讓大家內心充滿了期待。豈料由於商場採取地下街形式,通風設計不良,動線規劃欠佳,整體與傳統小吃文化格格不入,結果在地居民、遊客似乎都不太捧場,攤商苦撐難熬,只好紛紛遷出,步上建成圓環美食館改建失敗的後塵,怎不感傷? 

最近幾年,龍山商場美食館經過整頓,用餐環境已見改善,顧客似乎逐漸回流了。只是舊龍山市場小吃依然讓人懷念不已,特別是我朝思暮想的、加上花生粉的龍山蚵仔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2
 臺灣傳統小吃中,排骨湯是作法簡單的品項,講究熬燉的基本功,每以湯頭一決勝負。 關於臺北地區的排骨湯,萬華祖師廟原汁排骨大王和大稻埕慈聖宮早市排骨湯都深得我心,列入我的美食地圖之中。不過,延平北路三段17巷口「灶頂」排骨湯也不遑多讓,足可與前述二者分庭抗禮。此攤中午開始營業,售完為止。 灶頂
Thumbnail
2024/07/22
 臺灣傳統小吃中,排骨湯是作法簡單的品項,講究熬燉的基本功,每以湯頭一決勝負。 關於臺北地區的排骨湯,萬華祖師廟原汁排骨大王和大稻埕慈聖宮早市排骨湯都深得我心,列入我的美食地圖之中。不過,延平北路三段17巷口「灶頂」排骨湯也不遑多讓,足可與前述二者分庭抗禮。此攤中午開始營業,售完為止。 灶頂
Thumbnail
2024/07/09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2024/07/09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2024/07/07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很多,我較常去的是城中區「添財」和中山區的「肥前屋」。「添財」的握壽司、蔬菜天婦羅和關東煮,自60年代的高中時期直到今天都百吃不厭。不過,「肥前屋」實在物美價廉,所以近年來,我們到「肥前屋」捧場的次數要多出許多。  第一次赴「肥前屋」,是在1996年7月,經由美食家李澤治先生《
Thumbnail
2024/07/07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很多,我較常去的是城中區「添財」和中山區的「肥前屋」。「添財」的握壽司、蔬菜天婦羅和關東煮,自60年代的高中時期直到今天都百吃不厭。不過,「肥前屋」實在物美價廉,所以近年來,我們到「肥前屋」捧場的次數要多出許多。  第一次赴「肥前屋」,是在1996年7月,經由美食家李澤治先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羅東夜市是我們宜蘭的美食天堂,擁有豐富的美味小吃和獨特的地方特色。無論你是當地居民還是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讓你垂涎欲滴的美食。以下是宜蘭孩子江國團!我本人為你們精心挑選的推薦小吃,去羅東,照著我的美食名單吃準沒錯,希望這篇文章裡有能讓你心儀的美味料理。
Thumbnail
羅東夜市是我們宜蘭的美食天堂,擁有豐富的美味小吃和獨特的地方特色。無論你是當地居民還是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讓你垂涎欲滴的美食。以下是宜蘭孩子江國團!我本人為你們精心挑選的推薦小吃,去羅東,照著我的美食名單吃準沒錯,希望這篇文章裡有能讓你心儀的美味料理。
Thumbnail
出國前到龍山寺拜拜祈福旅遊平安愉快,發現了一家超強的排骨湯! 誠記原汁排骨湯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47號 電話:02-2302-7959 時間:全年無休 店面有分室內及室外區,餐具及醬料自取! 誠記原汁排骨湯的菜單項目簡單清楚,主體是排骨湯及高麗菜飯,還有很多銅板價的美食小菜!
Thumbnail
出國前到龍山寺拜拜祈福旅遊平安愉快,發現了一家超強的排骨湯! 誠記原汁排骨湯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47號 電話:02-2302-7959 時間:全年無休 店面有分室內及室外區,餐具及醬料自取! 誠記原汁排骨湯的菜單項目簡單清楚,主體是排骨湯及高麗菜飯,還有很多銅板價的美食小菜!
Thumbnail
在新竹東門市場,有一家小吃攤以其豪華的龍蝦滷肉飯而聞名。儘管價格超過五百元,但飯上滿擺新鮮的海鮮,包括龍蝦肉、蚵仔和小卷,每口都帶來濃鬱的海鮮風味和滷肉的香氣。除了龍蝦滷肉飯外,攤位還供應九宮格和麵線,值得期待。這家小吃攤不僅價格浮誇,更因其豐富口味和新鮮食材而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在新竹東門市場,有一家小吃攤以其豪華的龍蝦滷肉飯而聞名。儘管價格超過五百元,但飯上滿擺新鮮的海鮮,包括龍蝦肉、蚵仔和小卷,每口都帶來濃鬱的海鮮風味和滷肉的香氣。除了龍蝦滷肉飯外,攤位還供應九宮格和麵線,值得期待。這家小吃攤不僅價格浮誇,更因其豐富口味和新鮮食材而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小吃」省時便利又花費不高,而且最能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特色。通常歷史越悠久的社區,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那些具有古早味的小吃就越是可口;尤其做為民間信仰中心的廟宇附近,往往是小吃攤聚集之處,每每形成熱鬧的夜市。已經拆除了的臺北市龍山寺正對面的龍山市場,最是教人懷念。  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古稱
Thumbnail
「小吃」省時便利又花費不高,而且最能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特色。通常歷史越悠久的社區,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那些具有古早味的小吃就越是可口;尤其做為民間信仰中心的廟宇附近,往往是小吃攤聚集之處,每每形成熱鬧的夜市。已經拆除了的臺北市龍山寺正對面的龍山市場,最是教人懷念。  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古稱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就是走懷舊風,今天不走時尚,不走奢華~ 有故事的~ 1:台中美食這家傳記正老牌香菇肉焿 是在地老店,從1944年創立到現在已經超過75年了 不少臺中在地人可是從小吃到大而且價格超親民 雖然我並不是在地人,但總覺得就是要來融入一下 雖然不常PO吃的,總是正經八百寫些人生543 今天不免
Thumbnail
就是走懷舊風,今天不走時尚,不走奢華~ 有故事的~ 1:台中美食這家傳記正老牌香菇肉焿 是在地老店,從1944年創立到現在已經超過75年了 不少臺中在地人可是從小吃到大而且價格超親民 雖然我並不是在地人,但總覺得就是要來融入一下 雖然不常PO吃的,總是正經八百寫些人生543 今天不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