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清領前期──通事

t◆是橋梁也是剝削──通事
  此圖源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番社采風圖》,也就是清初官府繪製的原住民風俗圖,雖然圖像大多是紀錄當時的平埔族人,但有少許篇幅是與當時的漢人有關,比如其中的一篇──「渡溪」,就是描寫「通事」與「土目」乘竹筏渡溪,平埔族人浮水推筏的情景。
番社采風圖〈渡溪〉
番社采風圖〈渡溪〉
  「通事」是一個清朝的職位,通常是漢人所任,職位並不高,但卻是作為官府與平埔族部落的溝通渠道,負責傳達政令。
  由於通事太過熟悉部落的情況,因此常會借用權利從中謀財使壞,像是寫《北投琉穴記》的郁永河,就曾經描述許多通事仗著平埔族不了解漢語,所以在法堂上信口胡說指控,顛倒是非,欺壓平埔族人以謀取自己的利益。
  除此之外,在原圖中通事旁邊坐的是「土目」,土目是平埔族人,通常由部落推選再經官方任命;也有直接由官方從社內選任。最初土目地位並沒有特別尊崇之處,但隨著漢人制度投射,通事制度也逐漸成為世襲,也造成了平埔族群中的貴族階層。
  原圖中這兩位「通事」與「土目」都穿著褲和靴,顯示這些既得利益者是漢化的先鋒。在這裡我們選擇了「通事」的服裝來重新繪製還原。
◆通事服裝
  「通事」在清代是很低階的官職,甚至未被放入九品之中,因此在圖中沒有大部分官職應有的裝飾,也沒有常朝視事的「補褂」(就是清宮劇中,官員穿的一塊繡著禽類獸類圖騰的衣服)。
  紅色的涼帽是清朝在夏天的官帽,由於「通事」是屬於未入九品的官職,因此沒有帽子上面的頂珠。
清代涼帽(應該要無頂珠)
  「椎髻」是在清初時期人民常有的髮型之一,一樣是將「剃髮留辮」的前額頭髮剃掉,後面的頭髮則在腦後紮成髻。
#短褂
外面深藍色的就是對襟短掛
  「褂」是在清代時出現的一種新型服裝,通常被做成圓領對襟(圖中將衣領解開,因此看起來像尖領),若衣長在腰際間被稱為「短褂」。除了長褂短褂的分別,褂也有分長袖與短袖,長袖多為窄袖,短袖多為寬袖通常只到肘間,也是圖中所穿。
  短褂多利於行動,因便於騎馬又稱為「馬褂」。圖中土官的腰間還繫了一條布帶,在腰間繫布帶在中國容像中較為少見,也許是土官需在野外地區移動方便所致。
長袍,袖口即為馬蹄袖
  長袍是進入清代以後興起一種服裝樣式,在下擺部分有分為四開衩(前後左右)或二開衩(左右)或無開衩等,一般多為左右兩邊開衩的長袍,皇親國戚等才能穿著四開衩服裝。(這邊我們雙腿間的開岔畫錯了,應該是沒開岔才對)
  另外,手部的袖口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他的袖口並非直接如現代衣服一樣平直,而是在本來比較狹窄的袖口的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因為形狀如馬蹄相似,又被稱為「馬蹄袖」。通常附帶「馬蹄袖」的是比較正式的禮服,多為官吏所穿,平民較少準備。
  因為長袍左右二側常有開衩的設計,所以要搭配穿在內裡的開襠褲,才不會因此走光,中國通常在內裡穿著「腿褲」,然而腿褲到了台灣,反而變成女性穿著裙子時的安全褲,而男性則多為搭配「開襠褲」,就是胯部會露一條縫通風(?)的那種褲子。(沒有圖片比較難形容......小編猜測可能因為台灣比較熱吧)
  而「方頭靴」的靴類在當時也是一個權力的象徵,因為平民與平埔族群幾乎不會穿著靴類,所有采風圖是唯一一張穿著靴子的人像。
◆清朝的部落印象
  《番社采風圖》原本的命名為《臺番圖說》,是乾隆年間來台的御史繪製的,這圖卷雖是以台灣為題,但卻兜兜轉轉了很多地方才到台灣,一開始甚至是由清末來到中國的義大利人羅斯擁有,民國二十四年時才贈給當時的政府收藏,而後才因國民政府來台,來到這塊土地上。
  這卷圖共十七幅,即便並非兩百多年前的足本,仍有許多當時的生活環境與習俗紀錄,是個頗有史料價值的圖卷資料。雖然我們選錄的是裡面壓迫者漢人的形象,但這卷圖像裡主要紀錄的仍是平埔族的資料,若是對平埔族群的文化與當年形象有興趣的人,不妨去找來看看。
委託繪師:伊藤笑
參考資料:中研院〈番社采風圖〉、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台灣記略〉(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王金華〈中國傳統服飾:清代服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