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化
《訓番俚言》--開山撫番,清帝國與台灣原住民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2
《訓番俚言》--開山撫番,清帝國與台灣原住民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2
清光緒政府,來台接觸原住民,面對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一定發現與漢人很大的差異。清政府是以自己領土的角度來看原住民嗎?為何不會覺得他們不是漢人而去給他們類似「自治」的權限。很顯然清政府是有意在台灣建立大清帝國的統治權。或許文化的外貌,在當時很容易用進步或落後來評斷。因為大清已經從強盛帝國本位中心,經歷過歐洲國家的先進科技、航海等國力經驗。這時候的大清看原住民應該就是看著原始人的眼光,覺得他們「落後、未開化」。因此產生這樣的文件,要「教育」原住民。然相信其中一定也有好的影響。
這樣的教育,或許出於國家、國土、人民管理的需要,而他們的「管理」,便是要把原住民更多的看見漢文化,用政治強權一方來要求原住民弱勢一方來「接受」漢人的知識、漢人的觀點、漢人的要求。因為漢人相信漢人的東西是好的,是讓原住民族可以在知識、生活上都改良的。
政府的一方很用心用力的宣導、教育百姓的一方。但這時候會不會把民族地位絕對化了,引導原住民認識漢文化的同時,漢人有沒有去認識原住民文化呢?還是只是任務性的有意要抹除原住民原本文化?可能被定位為「陋習」?例如紋身、不著襪鞋等等。
可能在那時代背景,國力強弱、族群強弱,是一個很理所當然要強者帶領弱者的概念或期待。如果,強者一方教化的目的其實帶有善意,那要如何能夠同時也表示尊重對方文化呢? 當時一定還沒有所謂「文化保存」的意識吧?可能刻意的抹除還代表著迎向時代的進步。或許唯有當原有的被抹除的時候,那原有的,不再復返的文化資產,才顯出了他的珍貴價值或意義。
信仰也是一種宣導。那信仰宣導的時候一定也會有與國家、區域文化不同的地方。怎樣的信仰宣道,可以是尊重當地文化的呢? 例如想到明代利瑪竇來華,許多文章討論到傳天主的歷程中,有許多的「文化適應」,與這個議題可以算是同日而語嗎?也就是說他的意旨是在信仰的教化,但是他因為策略性的接納、或妥協於明朝本地的中國文化,所以天主教從外貌呈現到內涵,有的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明代的天主教並沒有完全將西方內外在「套用」或「凌駕」於所傳的百姓生活文化中。
-----------
註:《訓番俚言》:開山撫番政策,也是臺灣在光緒年間,產生許多「訓番俚言」、「化番俚言」或是「教番歌」的歷史背景。如開山撫番負責中路的總兵吳光亮,就於光緒5年(1879)撰寫〈化番俚言〉32條,用以教化後山原住民。
〈訓番俚言〉訓示原住民得要聽官府節制,官府為原住民們興學教育。要原住民不可殺人、搶擄,要著衣冠不可裸身,學漢語、受教育,才得為中華人。並且要知君王恩、孝順父母、男女有別,不要好爭鬥,田地勿荒蕪、多植棉麻,學紡紗織布,糞土要儲備起來,生病要吃藥,不可信符咒,男要薙髮、女要梳頭,不可紋身、要穿鞋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