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風暴: 劍橋分析事件】: 把個人數據當武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個資風暴: 劍橋分析事件】講述劍橋分析公司盜用臉書個人數據,把個人數據資料當成一種武器,利用在政治宣傳和分化人群的策略,利用策略無形之間影響別人選擇,如:英國脫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把個人數據當成武器
電影內容主要講述劍橋分析公司的盜用臉書個人數據醜聞, 並應用於政治宣傳。在2016年川普和希拉蕊美國總統大選選戰,劍橋分析公司用既定的選戰策略,透過先進演算法去分析每位使用者的貼文、按讚,等社群活動數據,從五個面向開放性(Open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隨和性(Agreeableness)以及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建立每一位使用者的心理模型,了解每位使用者的偏好與厭惡,透過精準臉書廣告投放,讓不同的社群使用者看到不同的社群內容,藉此試圖可以影響的社群使用者。
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但若問到是否被他人操控? 多數人會回答否定的答案,許多人認為有自己擁有辨認資訊真假的能力,但實際上並不如自己想像,我們很容易陷入大數據的陷阱,以為出自於自由意志的選擇,反而被特定目的所控制。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Twitter 和Facebook充斥著希拉蕊和歐巴馬政府的負面消息,爆料性醜聞充斥社群媒體,在很難查證資訊真假的情形之下,藉此潛移默化影響選民,降低投民主黨的意願,但選舉結束之後,一切煙硝雲散,不禁讓人覺得這是一種選戰策略。
社群的本質是讓人分享生活,並透過網路與其他人進行連結,但從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告訴世界長久以來忽略的情形,社群個人數據保護的重要性, 本部片的觀點認為劍橋分析使用技術應該被視為是一種武器,新型態的戰爭已經在不知覺當中開始,若被當成是一起武器,外界該如何因應 ?
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假新聞成為在網路資訊戰中,不斷被討論的議題,假新聞的傳播訊息速度比一般新聞快速,面對新型態的資訊戰,各界開始利用新科技防範假新聞。Facebook 於2019年4月10日發表下一階段打擊錯誤資訊工作【The Next Phase in Fighting Misinformation】,將擴大與學術界、專家以及查核專家合作,擬定有效打擊錯誤資訊的解決方案;許多新創公司利用AI打擊錯誤資訊,例如:英國新創公司 Factmata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分辨網路資訊的真假,若辨別出假新聞會以予立即阻斷; Al Foundation 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開發Reality Defender 工具,利用AI 技術檢查網頁中是否存在假訊息(包含:影音、圖像、文字);New Knowledge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偵測網路上損害品牌的假訊息,該公司定位品牌名聲的守護者。這兩家公司都被創投暨產業研究機構CB insights 選為2019年全球百大具前景的AI 新創公司。

劍橋事件帶來的反思

電影提到的英國觀察報的記者Carole Cadwalladr 在2019年在TED發表名為(臉書在英國脫歐的角色,以及對於民主的威脅)【Facebook's role in Brexit --- and the threat to democracy】。民主選舉本來應該在公平之下做出抉擇,但Carole Cadwalladr認為臉書在英國脫歐所扮演的角色,並沒有積極防範假新聞流竄,假新聞在社群媒體透過特定的策略,發送給特定的人,已經嚴重破壞民主的機制,民主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堅固,臉書並沒告知世人全部的事實,身為全世界科技巨頭的臉書,應該負起更多責任,而全世界的社群使用者應該取得數據主導權,不應該讓科技巨頭擁有無限大的權利。
每個人看完此紀錄片,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想相同地方在於了解個資的重要性。人認知的世界取決於平常吸收的資訊,當認知被科技所顛覆,已經不是所見為憑,相信自己所相信,所謂的公平將會趨近於模糊,這是【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帶給世人最大的反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6內容數
    掃描全球新創公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中即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漢內克導演的祕密」揭露了兩屆金棕櫚大獎「白色緞帶」、「愛.慕」得主麥可漢內克導演電影創作理念,並且從合作過的演員(例如:伊莎貝‧雨蓓),來窺看麥可漢內克導演的樣子,如果你看過任何一部麥可漢內克導演的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漢內克導演的祕密」揭露了兩屆金棕櫚大獎「白色緞帶」、「愛.慕」得主麥可漢內克導演電影創作理念,並且從合作過的演員(例如:伊莎貝‧雨蓓),來窺看麥可漢內克導演的樣子,如果你看過任何一部麥可漢內克導演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利用至少300個虛假帳號,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抹黑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新冠疫苗,對科興疫苗和其他援助物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製造疑慮,並演變成一場“反疫苗運動”。此舉再次引發全球對於“美式”人權的爭議。 五角大樓策劃的“反疫苗運動” 路透社
    Thumbnail
    累計只有極少數0.3545%(6.7萬樣本比1879萬選民)樣本數的民調預測,甚至還有平均23.53%的人未表態,如何能將平均預測值[蔡43.84%比朱21.39%比宋11.23%]逕行化為百分比[蔡57.33%朱27.98%與宋14.69%]呢?表態要選的人只有76.47%,如何可以代表其他從未表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關鍵評論網」3月27日發表評論,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布「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網路訊息操作分析報告」,声称这次選舉大約有14,000多個協同帳號,全國超過300萬人都被其影響,甚至間接作用到了現實世界。而恰巧的是柯文哲也獲得了300多萬張選票,影射出ai實驗室所說的被影響的民眾正好是柯文哲的支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利用至少300個虛假帳號,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抹黑中國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新冠疫苗,對科興疫苗和其他援助物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製造疑慮,並演變成一場“反疫苗運動”。此舉再次引發全球對於“美式”人權的爭議。 五角大樓策劃的“反疫苗運動” 路透社
    Thumbnail
    累計只有極少數0.3545%(6.7萬樣本比1879萬選民)樣本數的民調預測,甚至還有平均23.53%的人未表態,如何能將平均預測值[蔡43.84%比朱21.39%比宋11.23%]逕行化為百分比[蔡57.33%朱27.98%與宋14.69%]呢?表態要選的人只有76.47%,如何可以代表其他從未表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關鍵評論網」3月27日發表評論,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布「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網路訊息操作分析報告」,声称这次選舉大約有14,000多個協同帳號,全國超過300萬人都被其影響,甚至間接作用到了現實世界。而恰巧的是柯文哲也獲得了300多萬張選票,影射出ai實驗室所說的被影響的民眾正好是柯文哲的支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