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Social dilemma:只有兩種產業會做消費者的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世界上只有兩種產業會稱消費者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片中所邀請的訪談對象都是矽谷巨頭公司的前骨幹成員以及相關成員,包括:Facebook、Google、Instergram等。以前我只單純的認為社群媒體對人們有害,會產生焦慮、憂鬱、麻痺等,卻從未想過若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若用心的觀察,或甚至不需要到用心的程度就能發現,它甚至會劃分化人群產生同溫層效應,激起人性的黑暗面:二元對立、激化、虛榮、忌妒、貪婪、暴力,到最後我們成了一個個思想被僵化的商品,被明碼標價著。也從未想過矽谷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新增的一個小小功能就可以操縱幾億人的思想乃至行為。


一開始影片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點:「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社群媒體將使用者的時間乃至個人資料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而平台為了更多商業利益,就會不擇手段地抓住使用者的注意力,導致我們對其上癮。而這些公司要如何讓使用者在他的平台上花更多時間?答案是:監控,其實也就是大家所認知的大數據演算法。要知道,大家在網上的所有行為都遭到監視、追蹤、測量以及預測,而你所停留的時間、按讚、留言都將使他們的預測模型越來越精確。最有趣的是,那些開發出這些軟體的人雖然知道這些背後的黑幕,仍是對它們自己所開發出的產品上癮,如影片中所說:「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知道它運作的方式,但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完全了解。」這充分顯示了,這已經不是由人類操縱科技的年代了,相反的,是我們被人工智慧所操縱,人類無法掌握自己要接收什麼資訊,因為這些資訊是由人工智慧所掌控。

raw-image

談到上癮,就必須要提到社群媒體對z時代年應人的影響,自從社群媒體出現在手機上後,青少年的自殺率比以往上升了70%。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更脆弱、焦慮、更加憂鬱,我們會從貼文的按讚人數、生日的限時動態數、留言數,判斷自己受歡迎的程度,但是試著反問自己,那些送給你「祝福」的人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祝福你的?你們之間的友誼會持續一輩子嗎?除此之外,當你看見你比你優秀很多的人不會自卑、焦慮嗎?單就外貌來講,中國牆內研發了一個詞「容貌焦慮」,這已經充分展示社群媒體已經對於人們的內心、自信以及現實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raw-image


除此之外,社群媒體更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自己被這些溫暖卻堅硬的外牆包圍住,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無法接受持相反立場的想法、意見,同溫層建立了一個幻覺世界,讓你更加確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使世界上根本無「正確」一說,而當你處在那種情況時,就容易被操弄。影片中舉了一個例子,政治客進入陰謀論社團,例如:相信地球是平的,假如裡面有100個人,再用推薦系統接觸1000個人,使用這種陰謀論接觸更多這種人,對於政治客、陰謀論者是相當有利的。而這種同溫層的效應,甚至會分化族群和族群,若是我們讓某一族群相信某一個謊言,那有可能會引發各種對立。從男女平等到價值觀,甚至是引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難道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設想一下,單這種私人的營利公司就可以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若是由獨裁者獲致激進份子拿到這種權力會怎麼樣?他們可以輕易地操控人麼的一言一行,也監視人們的言行舉止,只要一出現與自己政權敵對的相關評論,馬上就可以剷除異己,這就讓我聯想到了中國的微博,不正是如此?容不得批評共產黨的任何政策,就像上海的四月之聲,不過是描述上海所發生的慘況,活生生的人被送進焚化爐、無人管的寵物狗被打死、糧食不夠等窘境,而這些事實卻遭中央清除封鎖。


「如果你就在母體裡面,要怎麼從母體中醒來。」


這句話引用了駭客帝國裡的核心思想,或許我們沒辦法從這個幻境醒來,但希望我們可以對此抱有警覺之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捲末的沙龍
22會員
43內容數
這裡是屬於我的生活紀錄,有朋友、家人,有風景、路人,有體悟,有成長,看到什麼便想著寫下來,或許於你來說不過是一篇普通的散文,對我來說卻是讓我持續成長的動力,讓我重溫,使我靜下。
捲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8
「大家應該要見識我戰勝的方式,只要我先戰勝了自己,疾病就戰勝不了我」 她身著一襲亮黃色的衣服,躺在綠色的躺椅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用了黃色揮別了這個世界,而她的離去並沒有改變下雪這件事。 死亡不是結束,是一切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3/08
「大家應該要見識我戰勝的方式,只要我先戰勝了自己,疾病就戰勝不了我」 她身著一襲亮黃色的衣服,躺在綠色的躺椅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用了黃色揮別了這個世界,而她的離去並沒有改變下雪這件事。 死亡不是結束,是一切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1/27
美國矽谷富豪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投入無盡的資金與精力追求長壽的極端實驗,極力地延長自己壽命的可能性,而這部紀錄片由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執導,追蹤了布萊恩12個月,記錄了布萊恩的抗衰老計劃對自身及周圍人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01/27
美國矽谷富豪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投入無盡的資金與精力追求長壽的極端實驗,極力地延長自己壽命的可能性,而這部紀錄片由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執導,追蹤了布萊恩12個月,記錄了布萊恩的抗衰老計劃對自身及周圍人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4/02/24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的並存在同一顆心的。」
Thumbnail
2024/02/24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的並存在同一顆心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