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跟一個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聊了一個晚上,互相感恩在這段生命中
我們的體驗與看見,沒有抱怨,只有想要繼續前進的心情,物以類聚因為我們知道在抱怨是沒有意義的,需要更多的是前進的動力與勇氣。真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真的不容易,何其幸運能有這樣的機遇,謝謝你我的朋友,接下來也許還是分道揚鑣,但是珍惜目前的緣分。
有一件事你好在意,你一直努力想要解決,卻一直無能為力。表面上看起來,一切都是來自環境因素,或其他人所造成的影響。事實上,你很清楚自己為此苦惱的原因。。。 到頭來,還是自己過不了內心那一關。 你所在意的,形成生活的實象,你所抗拒的,不斷持續,你最不想面對的,幻化成各種不同的面貌,要你看見藏在事件之下,真正的意義。在此讓我引用一個佛陀的故事。(以下原文節錄自「狂喜之後」/ 傑克。康菲爾德 – 城邦出版) 在佛陀初開悟那夜,他誓言要喚醒眾生,這時候他受到幻象和邪惡的神祇瑪拉(Mara) 所派遣的軍隊攻擊,設下貪婪與歡愉等可怕陷阱的誘惑,佛陀懷抱慈悲心,克服了貝瑪拉所宣洩的憤怒和侵略等情緒,最後瑪拉被擊敗了,從此這位大覺悟者,起身周遊全印度,向眾生講經說法長達四十五年。 但我們從佛陀後半生的故事中得知,瑪拉的消失只是暫時的,後來瑪拉又好幾次向佛陀挑釁,不斷進行攻擊,破壞或施行誘惑的技倆。據說每當瑪拉幻化成各種樣貌出現時,佛陀都能一眼識破,因此不為其誘惑,並且也不懼不疑。 「又是你嗎,瑪拉?」佛陀會這樣問道。 在其他佛經中記載,最後佛陀和瑪拉竟成了朋友。有一次瑪拉又來破壞,佛陀當時正端坐於某個洞穴內。在洞穴外的學生們非常驚駭,打算要除掉瑪拉,直呼他是老師的敵人。「佛陀說過他有敵人嗎?」瑪拉反駁道。學生們眼見自己無法招架,只得請佛陀出面。佛陀饒富興味地立即予以回應。「哦,原來是老朋友來了。」 佛陀親切地歡迎瑪拉到來,還邀他一塊喝茶。他們坐下來後,佛陀寒暄道,「近來過得可好?」而瑪拉就抱怨怪獸難為。佛陀滿臉同情地聆聽瑪拉的傾訴,然後問道,「你以為當個佛陀就容易得多嗎? 你知道他們怎麼糟蹋我的教誨? 在某些寺院他們又如何藉著佛陀的名義大肆橫行? 不論身為佛陀或瑪拉都會遭遇困難。這點無一例外。」在某則經文故事裡,瑪拉後來也像佛陀一樣得到大證悟。
不論我們聽到的是哪種版本,瑪拉其實從未曾離開過。你所在意的從未真正離開,那又如何?有誰無苦惱? 有誰沒執念?
怪獸難為,佛陀也難為,難為才需要修為,念頭來來去去間,萬物流轉,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你要如何轉化自己呢?讓我們向佛陀頂禮,也向瑪拉致敬,各適其分,各得起所,謙遜面對生命之流,從中學習。
文字:Joyce Huang / 亞洲人類圖學院
圖片: 網路圖庫
今日氣象報告: 是誰害了你?
正面思考的意思,不是完全不看負面,而是盡可能收集所有資訊,不管負面或正面的消息,都仔細推敲,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若明白這道理,你不會認為是誰害了你,你很清楚每個人只是在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源於人性,也與個人的意志、信念還有操守有關。
人在太平盛世時,選擇良善是容易的,而一個人的本質,往往都要在患難考驗時,才有機會如實展現。
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每個人都希望明天會更好、社會純樸良善、與人為善、我們為人處世皆溫良恭儉讓。但是,在此同時,我和你都清楚,這畢竟是希望,而希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常常是鴻溝。你無法也不必介入別人的選擇,你只要記得...
通曉人性,做好自己。
文字:喬宜思 / 亞洲人類圖學院
圖片:Photo by Han Lahandoe on Unsplash
今日女神神諭:佩勒Pele神聖的熱情:「對自己誠實CD什麼是你心中真正的渴望。」
今日奧修禪卡靜心主題:17. 寧靜
整體的能量佔據了你,你被佔據了,你已經不復存在了,只有整體存在。這個片刻,當寧靜穿透你,你可以了解它的意義,因為它跟佛陀所經驗到的寧靜是一樣的,它也跟莊子、菩提達摩、或南泉禪師所經驗到的寧靜是一樣的……那個寧靜的味道是一樣的。時間在改變,世界繼續在改變,但是那個寧靜的經驗以及它的喜悅仍然保持一樣。是唯一你能夠仰賴的事,是唯一永垂不朽的事,那是唯一你可以稱之為你的本質的事。~~ Osho ~~註解:一個滿佈繁星的夜晚,而且還有一個滿月,那個寧靜的、像鏡子般的接受性被反映在下面那個霧茫茫的湖泊裡。天空中的那張臉處於很深的靜心之中,那是夜晚的女神,祂帶來深度、和平和了解。現在是個非常寶貴的時候。你可以很容易在內在休息,去測量自己內在寧靜的深度,並達到跟宇宙的寧靜會合的點。沒有什麼事需要去做,沒有什麼地方要去,每一件你所做的事都瀰漫著內在寧靜的品質。它或許會使某些人覺得不舒服,因為人們已經習慣於外在世界的所有嘈雜和活動。不要介意,找尋那些能夠跟你的寧靜共鳴的人,或者就享受你的單獨。現在該是回到你自己這個家的時候了。在這些片刻裡,了解和洞見稍後會在你生命的外在活動期間將會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