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該「定下來」

什麼時候該「定下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什麼時候結婚啊?現在做什麼工作啊?賺多少啊?

什麼時候結婚啊?現在做什麼工作啊?賺多少啊?

最近幾年我也堂堂邁入適婚年齡。 (第一句就自爆)
也因為身處這個年齡層,漸漸感受到身邊朋友對於婚姻或者是長久關係的焦慮。

你是不是像...

情境一
1. 我們交往了很久,相處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他真的是我要找的「那個人」嗎?
2. 如果他不是那個人,我是不是該趁我還年輕,尋找下一段關係?
3. 但我們明明就好好的啊…

又或者

情境二
A 年齡到了,所以結啊。
B 婚姻是要一輩子的欸,沒有找到百分之百滿意的人我才不要結。
在兩者之間來回拉扯。

人們為何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進入關係;
在關係中的人們,又是在什麼時刻決定「就是他了,我要和他走下去」呢?

在先前的關係花園連載中,我們透過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何要經營長期關係。

關係花園筆記(3)-為何要經營關係

好的關係應該是足夠安全,能展示自己的脆弱,有助於認識自己、克服物化傾向。 這樣的過程是可以幫助雙方成長的─經營關係,同時認識自己與自我實現。

關係的重要性,我們理智上都能理解。
但在情感上(或者說實務上),什麼時刻是我們該決定與另一半永遠走下去的(aka結婚)呢?

raw-image

這種極度操作性個別性的問題,書上當然不會有答案,所以我也一直沒有明確的想法。

直到...

欸這張真的是我拍的耶。

欸這張真的是我拍的耶。

燒肉!!

對就是你想的那個燒肉

我的朋友們聚餐都超愛吃燒肉,超級愛!
但好的燒肉店難尋,吃到難吃的店更是毀了整個聚會。因此大家花了很多時間吃遍市區的燒肉,都還是沒能定下來。
這間位於市中心的S燒肉店,整體來說就是沒什麼大缺點,大概85分吧。自從吃到這家之後,朋友們聚會都固定選在這。

而這個「定下來」讓我突然理解人們為何要在關係中停泊 (這什麼超展開)

這間燒肉店雖然稱不上完美還是夢幻,但85分-在我們不可能沒吃之前就知道好不好吃的前提下,吃別間店比S店雷的機率一定遠大於比他好的機率,所以我們決定「定下來」了。

這跟結婚有什麼關係啦

如果我們有無限的時間和精力,或許我們真的可以窮盡所有的資源尋找那個完美的另一半

但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另一半或許不是像小時候想的那樣夢幻─找到完美互補的「那個人」。

相較於「年紀到了所以結婚」或者「不是靈魂伴侶我不結」這兩種極端的策略,在有愛的條件下(這也最難啦)努力相處、磨合後,感知這個人的「缺點」已經遠遠小於找尋另一段關係的「風險」時,也許就是「定下來」的時刻。

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段關係的好與壞相信當事人一定最清楚,而什麼時候決定要永遠走下去,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雖然每個人覺得「可以」的標準不同,但這樣的決策模式我相信是兼顧理性與感性的務實指標。

所以下次當你有這種「啊~找另一個人好麻煩喔,現在這個人其實不錯了啦!」的念頭時,就嫁~給~他~吧~

raw-image

延伸閱讀

寫到這裡,我也想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撿石頭理論」...
(你說這個策略哪裡理性,根本鄉愿!?)

不,這是科學!
所以我說那個燒肉店的店名呢...

哼哼,這才不是葉佩雯呢。
大家快去尋找心目中理想的另(ㄕㄠ)(ㄖㄡˋ)(ㄉㄧㄢˋ)吧 ♥️

avatar-img
林士傑 諮商心理師 /《傑的不錯》Podcast
11會員
34內容數
理工腦的心理師,在不是心理師時想的事,聊聊諮商、時事、關係或是一本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是關係中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嗎? 你是否總是盡力滿足他人的需求,害怕拒絕別人的請求,深怕因為表達自身需求而被討厭。 明明知道事情沒有想像中嚴重卻還是無法拒絕。 到底要怎麼擁有被討厭勇氣?關於這個議題,可以從人際界線開始談起。
晤談記錄是各類專業法規規定一定要做的事,但對助人工作者來說,寫不完的個案記錄一直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心理師法 第十五條 心理師執行業務時,應製作紀錄,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個案當事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份證統一編號及地址。 二、執行臨床心理或諮商心理業務之情形及日期。 三、其他依
身為寫考試文起家的我(明明只寫過一篇),常被身邊有志於諮商、專輔工作的朋友問跟準備考試有關的問題,而最常被問的就屬... 如何個案概念化! 所以就趁最近又被問的機會... 說清楚,講明白。(最近考試的朋友加油欸~) 個案概念化很需要實務經驗,但大部分的諮商所/專輔的考生都不太有接案的機會,那
你是關係中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嗎? 你是否總是盡力滿足他人的需求,害怕拒絕別人的請求,深怕因為表達自身需求而被討厭。 明明知道事情沒有想像中嚴重卻還是無法拒絕。 到底要怎麼擁有被討厭勇氣?關於這個議題,可以從人際界線開始談起。
晤談記錄是各類專業法規規定一定要做的事,但對助人工作者來說,寫不完的個案記錄一直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心理師法 第十五條 心理師執行業務時,應製作紀錄,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個案當事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份證統一編號及地址。 二、執行臨床心理或諮商心理業務之情形及日期。 三、其他依
身為寫考試文起家的我(明明只寫過一篇),常被身邊有志於諮商、專輔工作的朋友問跟準備考試有關的問題,而最常被問的就屬... 如何個案概念化! 所以就趁最近又被問的機會... 說清楚,講明白。(最近考試的朋友加油欸~) 個案概念化很需要實務經驗,但大部分的諮商所/專輔的考生都不太有接案的機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