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摘記】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 第二部投資心理學 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文內容資料摘引自今周刊出版的〖非理性效應:投資的失敗來自你的本能〗一書,作者是丹尼爾·克羅斯比。

投資風險的種類:
系統性風險:大盤的波動。
非系統性風險:業務風險,指個別證券因為產業因素而下跌的可能。
行為風險:投資人的不當行為。

行為風險的類型:
一、自我意識
二、保守傾向
三、關注方向
四、情感傾向

確認偏誤:替先入為主的信念找尋配合資訊的傾象,是我們維護自我的重要部份,而心理學研究就把這種狀況稱為「確認偏誤」。

一般而言,我們都會跟擁有共同文化、宗教、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人在一起。這些跟自己看法一致的人,會更加強化我們擁護自己的觀點。因為面對衝突容易造成情感波動,所以把自己浸泡在意識形態的同溫層,顯然就是比面對異質意見更加容易。要是我們只跟看法、行動和思考都跟我們一致的人待在一起,當然就能成功地躲開許多艱難的內部衝突。

選擇支持偏誤:我們對於自我意識的保護,不只是在各種錯誤的地方尋找真相,而且還會在心中引發激烈反應來加強既有信念,這在文獻研究中稱之為「選擇支持偏誤」。

逆火效應:面對否定證據揭示資訊含糊不清或意義不明時,這種固執己念的傾向也會更加明顯,這就叫「逆火效應」。

我們天生就是設計好來接受肯定自我的好消息,對於任何冒犯都深表懷疑。

深刻了解自我意識的負面影響,有些投資公司會專門指定一位「魔鬼辯護士」來挑戰基金經理人的想法。但對於批評之預防效用的研究顯示,這些人一旦面對證據揭示其觀點不符科學要求時,反而會錯得更離譜。

我們行為投資人當然是知道,光是批評和糾正是不可能改變錯誤想法的,必須設計出一套系統來對抗謊言和虛假,才是更好的作法。

想來也真是奇怪,很多最有效的投資策略,其實核心重點都是「我不知道」。所謂「我不知道」的投資,就是被動式的投資。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是好股票、哪些是爛股票,那就去買大盤指數吧!大概是這種謙虛的態度,不管是長中短期,被動式投資工具在任何時段的績效打敗主動式投資基金。

要成為行為投資人,就表示要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檢視這個世界,把自己當作是花花世界裡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沒有特別的天賦、知識或運氣。也就是說,我們只擁有一般平均的資質。

投資作家詹姆斯・歐紹納西在《百戰百勝華爾街》中説道:「成功投資的關鍵,就是要先認識到,我們跟每個人一樣,都受到行為偏見的嚴重影響。」

重要觀念:

「相信自己」,這對投資人而言是非常糟糕的建議。

你最想搜尋的資訊,就是證實自己早已相信的事情。

妳無時無刻都想拍背稱讚自己,做了明智決策。

對於既有信念受到挑戰時,我們的反應激烈,而且可能更會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因為大家都不敢說「我不知道」,所以坦承無知就有利可圖。

矛盾的是,狀況越模糊,我們就越肯定。

要是你對某個投資點子熱情充沛,大概就是想得還不夠透澈。

小樂感想:反思上述這些效應對投資人的影響,我們要想一想:
是否自己經常沉浸在同溫層的思維當中?
是否對於自己過度自信?
是否自己經常去尋求對個人觀點有力的證據?
是否能承認自己的無知?
我想,如果能經常性地反思這些問題,那麼在做投資決策上,應該能擁有更佳的決策品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樂財商洞察
1.8K會員
713內容數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小樂財商洞察的其他內容
2024/02/01
摘要四階段:整理主要內容>找出重點>寫摘要>確認
Thumbnail
2024/02/01
摘要四階段:整理主要內容>找出重點>寫摘要>確認
Thumbnail
2024/01/27
1.寬容過去的自己,嚴格對待現在的自己,靈活應對未來的自己。 2.財富是選擇的力量,金融財富是選擇如何花錢的力量,社交財富是選擇與誰交往的力量,時間財富是選擇如何度過一天的力量,精神財富是選擇如何分配注意力的力量。 3.如果你想更認真地處理某件事,就大方去做。發表文章會促使你清楚地思考;參加比賽
Thumbnail
2024/01/27
1.寬容過去的自己,嚴格對待現在的自己,靈活應對未來的自己。 2.財富是選擇的力量,金融財富是選擇如何花錢的力量,社交財富是選擇與誰交往的力量,時間財富是選擇如何度過一天的力量,精神財富是選擇如何分配注意力的力量。 3.如果你想更認真地處理某件事,就大方去做。發表文章會促使你清楚地思考;參加比賽
Thumbnail
2024/01/10
1-3章重點 第1章 開創事業的第一步 開始賺錢的方法就是實際展開行動。 本章重點: 光靠閱讀可無法讓你成功。 所有跟賺錢相關的絕妙點子在真的被付諸行動之前,其實一點價值都沒有。 真正有資格給你建議、告訴你能做什麼的人,就是你自己。 很多人創業時都會犯一個錯:他生產的是自己喜歡的商品,
Thumbnail
2024/01/10
1-3章重點 第1章 開創事業的第一步 開始賺錢的方法就是實際展開行動。 本章重點: 光靠閱讀可無法讓你成功。 所有跟賺錢相關的絕妙點子在真的被付諸行動之前,其實一點價值都沒有。 真正有資格給你建議、告訴你能做什麼的人,就是你自己。 很多人創業時都會犯一個錯:他生產的是自己喜歡的商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說:「如果遇到了股災,我就要勇敢進場抄底」,但是,每當「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的時候,讓我們摸摸自己的良心:有哪次不是怕得半死?先不用說抄底,如果可以把下單軟體關掉,忍住不賣,可能就要偷笑了。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說:「如果遇到了股災,我就要勇敢進場抄底」,但是,每當「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的時候,讓我們摸摸自己的良心:有哪次不是怕得半死?先不用說抄底,如果可以把下單軟體關掉,忍住不賣,可能就要偷笑了。
Thumbnail
本文繼續整理行為投資金律當中提到的5大行為風險的第三~第五個 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往往會因為自身變化無常的情緒狀態、和個人的消極或積極傾向而發生改變,這就是情緒風險得以介入的原因。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壓力、恐慌及害怕失去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繼續整理行為投資金律當中提到的5大行為風險的第三~第五個 我們對於風險的認知,往往會因為自身變化無常的情緒狀態、和個人的消極或積極傾向而發生改變,這就是情緒風險得以介入的原因。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壓力、恐慌及害怕失去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在成為嫻熟的主動型投資管理者之前,我該如何避免自己失敗? 自我風險,就藏在那些以滿足自我能力得以施展慾望的行為背後,且往往與理智決策背道而馳。 支持選擇偏誤 盡可能放大既定投資方式的有利因子,並詆毀那些自己沒有採用的方式。 過度自信 認為自己擁有的能力和知識,超過了實際所有。
Thumbnail
在成為嫻熟的主動型投資管理者之前,我該如何避免自己失敗? 自我風險,就藏在那些以滿足自我能力得以施展慾望的行為背後,且往往與理智決策背道而馳。 支持選擇偏誤 盡可能放大既定投資方式的有利因子,並詆毀那些自己沒有採用的方式。 過度自信 認為自己擁有的能力和知識,超過了實際所有。
Thumbnail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投資心理學深深影響著投資行為 主要的運用不是利用這點來賺錢 而是教你先不要當冤大頭 再來思考如何賺錢? 畢竟心理學這東西不容易量化 知道就好(不該作為不停損或亂進場的理由) 在強調一次 投資行為心理學,不建議當作進出場依據... 是誰害我們一直輸錢的!
Thumbnail
投資心理學深深影響著投資行為 主要的運用不是利用這點來賺錢 而是教你先不要當冤大頭 再來思考如何賺錢? 畢竟心理學這東西不容易量化 知道就好(不該作為不停損或亂進場的理由) 在強調一次 投資行為心理學,不建議當作進出場依據... 是誰害我們一直輸錢的!
Thumbnail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是投資者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總以為自己是對的。 對自己的技能、知識、邏輯和耐心保持適當的信心是需要的,但當市場並沒有肯定這一切的時候,你就應該去找到自己的侷限,特別是那些涉及專業領域的問題,更不可以掉以輕心。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經常會受到過往業績的影響。
Thumbnail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是投資者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們總以為自己是對的。 對自己的技能、知識、邏輯和耐心保持適當的信心是需要的,但當市場並沒有肯定這一切的時候,你就應該去找到自己的侷限,特別是那些涉及專業領域的問題,更不可以掉以輕心。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經常會受到過往業績的影響。
Thumbnail
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Thumbnail
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