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的心魔(下)風險趨避與偏好、參考值、預判失準與從眾效應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一篇文章當中,我提到投資人的心魔:沉沒成本、損失心態、損失確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來談到另外幾個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
風險趨避與風險偏好:情境影響我們對風險的態度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只要聽到「要承擔風險」,或者是「風險可能發生的機率很大」,就會開始過度積極的找尋管道去減少風險?
「風險趨避」(risk aversion)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相對於「風險偏好」是會在不同的情境當中出現的現象。
我們在這裡談論的不是拉斯維加斯裡不斷壓注的賭徒們(賭場中的博弈心理當然另當別論),而是你、我、或者身邊的每一個投資金融商品的人。
試著想下列的某一個情境:你今天在路上撿到一筆錢,你會希望它「入袋為安」,還是你會將它拿去投入一個不穩定性的賭局,爭取更大獲利的機會?以下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今天你遇到一個奇怪的百萬富翁,他說要將財產分給你,你非常高興的同意了,此時他給予你兩個選項,第一個是把財產的一半五百萬元直接給你;第二個是讓你擲一枚硬幣,擲出正面他就給你全部的財產一千萬元,反之,擲出反面的話你則是什麼也拿不到。
雖然以數學的期望值來看,兩個選項的期望值是一樣的,皆為五百萬元,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第一個選項,直接拿到五百萬元。
在上述的例子當中,是一個「絕對獲利」的情境,顯然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入袋為安」,在經濟學上我們稱之為「低風險的保守報酬情境」。
這時候的認知狀態會是「我不希望選擇一個可能損失『原先應該可以獲得的利益』的選項,因為這樣會對我的選擇後悔,而且我已經期待『我是會獲利的』了。」
如同上篇當中提到的,損失確立帶來的恐懼感,對風險的厭惡與迴避心態,也伴隨著不安與恐懼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與風險本身,往往都是過度、不客觀的,這也同時因著我們對於「損失」的有感程度而產生。
風險趨避在「獲利情境」中是比較常見的,在投資的市場當中,常常看到股票上漲到一個程度,就有許多投資人「賣了就跑」也間接導致了市場價格的波動下跌。
而相反的,在損失情境當中,大部分人寧願承擔較多的風險來達成「規避損失」的目的,我們一樣舉個例子來看。
今天有一個強盜要跟你搶劫,第一個是他要直接搶走你一半的家產,第二個是他給你兩支一黑一白的籤,抽中白算你贏,他就直接離開你家不搶你的錢,抽中黑的話則是要搶走你全部的家產。
這種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同樣的,兩個選項在數學上的期望值是相同的。在認知上的前提,大概率「一定會損失」,但是如果冒著可能損失更多的風險,能夠換取「零損失」,這種時候大部分人會傾向選擇第二個選擇。
這種情境即是與獲利情境相對的「損失情境」,產生的的認知是「能夠避免損失就盡量避免,反正都已經要賠了,至少還有機會賭一把」,因此會產生風險偏好的現象與心理。
參考值效應
我們習慣在許多的事物上都放有「期待」與「預判」,而我們的認知與感受通常都不是針對事物的客觀現象,而是由我們的期待與預判出發,用相對的角度來看待。
這個現象在稱為「參考值效應」,通常有兩種類型的參考值可能產生,第一種是「過往參考值」,第二種是「自身參考值」。
舉股票市場的交易為例,「過往參考值」就是技術分析中常見的一個工具,比如一開始計算支撐壓力的「歷史高點」與「歷史低點」許多人會以一支股票價格過往的變動或者市場的趨勢來判定現在這支股票可能出現的變動,雖然不是絕對,但是不可否認它是具有參照價值的,這些資訊往往都是由環境而來讓投資人判斷與選擇參考值。
例如一支股票在市場上的價位大約是在一百多塊左右,有天它下跌到五十塊左右,此時投資人的參考值是一百塊附近,投資人就認為這是一個不合理的下跌趨勢,進而可能決定買入。
而「自身參考值」則是在這邊要談比較多的內容,這個參考值基本上是自己買進的價位,比起在意市場價格的波動或者其是否具有合理性,投資人更在意的是自己花費了多少金錢。
這時候的認知狀態會變成「從高點跌了這麼多,當然是進場的好時機,怎麼不買呢?」
也就是當價格開始往下波動的時候,投資人對於趨勢的觀感會以「買進價」或者是「賣出價」為判斷的基準,連帶的影響認知與情緒反應,價格偏離自身的參考值越多,引發的情緒反應就越大。
但是對於市場來說,任何人的參考值都不是市場的參考值,你在意你付出了多少成本,但是很顯然的,股票市場不在意。
預判自信
之前曾經有一個情境命題,一群賭徒要拿錢進去賭場賭骰子的大小,在還沒有擲骰子之前,問這些賭徒願意花費多少錢押注,與擲了骰子之後,同樣問願意押注的金額。
雖然基本上是同個命題,結果顯示,在還沒有擲之前願意花費的金額大小平均高於擲之後願意花費的金額大小,在沒有擲之前,人們傾向認為局面與變數是自己可以控制、改變的。
這是因為我們往往對於自己對於情勢的掌握程度有著過高的自信,並認為自己可以掌握,投資人進場選股的時候,也都是抱著股票會賺錢的心態進場投資的。
即使股市風氣一片看好,身邊的朋友、電視媒體上的分析師都在推薦某支個股時,賺到了一筆收入,投資人也往往都會因為這樣的景況對於自己的投資預判與策略更有自信。
這樣的自信往往都是過當的,就如同前面所談到對損失過當的恐懼,對自己的預判過度的具有自信往往也會有過度的期待,造成一些不當的「重壓」現象。
從眾效應
回想曾經有一些時段會有「全民皆股」的狀況,股票市場開始有許多人投入,身邊的朋友上班都在看盤,連一個路人都是股市專家的時候,許多人會認為這是股市大好的趨勢,就紛紛的投入股票操作。
往往在這樣的趨勢底下也會有一些「股神」、「股后」、「專家」的出現,一般不懂投資只是跟著情勢進場的投資人,一片前景看好的時候,通常就是要迎向空頭市場的時候,這種時候從眾的操作就會一片混亂,一片亂喊與亂跟出現也有可能會有電視媒體的誤導亂象,許多投資人就在這時候亂了陣腳與原先規劃的投資策略。
結語
有人說,在股市要賺錢就是要逆著人性來,但是能夠憑藉理性判斷而不被這些給影響,也是考驗投資人的判斷與策略能力。
投資其實就是一場牽扯因素很多的心理與金錢的遊戲,畢竟都是人的行為所構成的,在投資市場中,能夠穩定且洞悉人性的,就是贏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秋逸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投資的操作當中,我們常聽到要停損、停利,停利的狀況不少見,但是關於停損的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景況,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該項投資商品的獲利會一直下跌,甚至賠光本金,卻依然有許多的投資人會繼續堅持續抱該項投資商品?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距離網紅小玉退出YouTube已經過了幾年,公視也推出了一部紀錄片《為寂寞在唱歌》以網紅特真實生活為主題,紀錄網紅們不為人知,黑暗的一面。  「小玉這個人,從來都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只是一個角色,我知道沒有人這樣演,所以我這樣演給觀眾看。」  
    一般在談論股票的時候,我們會把它跟定存、證券、基金放在一起比較、討論,也就是在一般進行股市交易的時候,我們通常將它當作一個投資工具,但股票具體來說是什麼呢?它具體來說,是一家公司出售部分的所有權,變成有價證券的形式,所以也會有公司開放員工認股。
    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培養帶得走的批判性思維」當中,整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如何讓思維更趨近理性」,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會用一個經濟學上的概念「賽局理論」,更進一步的探討理性與思辨。  
    在個人品牌與社群經營相關的文章當中,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第四篇,在上一篇文章當中,談到的重點就是個人品牌的公式,這個公式當中蘊含了個人品牌的經營策略,而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同樣會以我自身為例,針對「價值內容」與「目標客群」來討論。
    在投資的操作當中,我們常聽到要停損、停利,停利的狀況不少見,但是關於停損的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景況,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該項投資商品的獲利會一直下跌,甚至賠光本金,卻依然有許多的投資人會繼續堅持續抱該項投資商品?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距離網紅小玉退出YouTube已經過了幾年,公視也推出了一部紀錄片《為寂寞在唱歌》以網紅特真實生活為主題,紀錄網紅們不為人知,黑暗的一面。  「小玉這個人,從來都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只是一個角色,我知道沒有人這樣演,所以我這樣演給觀眾看。」  
    一般在談論股票的時候,我們會把它跟定存、證券、基金放在一起比較、討論,也就是在一般進行股市交易的時候,我們通常將它當作一個投資工具,但股票具體來說是什麼呢?它具體來說,是一家公司出售部分的所有權,變成有價證券的形式,所以也會有公司開放員工認股。
    在上一篇文章「如何培養帶得走的批判性思維」當中,整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如何讓思維更趨近理性」,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會用一個經濟學上的概念「賽局理論」,更進一步的探討理性與思辨。  
    在個人品牌與社群經營相關的文章當中,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第四篇,在上一篇文章當中,談到的重點就是個人品牌的公式,這個公式當中蘊含了個人品牌的經營策略,而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同樣會以我自身為例,針對「價值內容」與「目標客群」來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作者 Only分享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知道心魔越小投資越好,透過消除心魔的投資老師,施昇輝老師,與闕又上老師,讓你知道誰在消除大家的心魔,心魔是恐懼與貪婪,如何克服,透過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建立判定標準,可以幫助你減少心魔!
    Thumbnail
    無論創業家與新創怎樣強大,商模再如何無懈可擊都無法擊敗「時機」這大變數。此時堅實的團隊就特別有價值,如頭狼型創業家總是扮演新創靈魂人物,但當在大環境發生變動時其它核心成員或就有較吃重角色。
    Thumbnail
    。清華投資圈有兩句名言:「早期投資就是投人。」同時,「投資是人脈的變現、認知的折現。」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蘊含著早期投資的原則原理。
    Thumbnail
    第三隻腳則不是一般認為的財務長(CFO),多數新創在死亡之谷前更需一位將內部有條不紊統管起來的營運長(COO)。第四隻腳才輪到財務長(CFO),財務長放後頭主要有兩原因:「首先新創需求是對外募資,但一般財會專才在台灣資本市場除非創投業,不然對A輪前助益有限;且就算是創投出身以台灣早期投資環境來說也不
    最近社群有朋友在發問,有考慮是不是要將市值型ETF轉換成高股息的ETF?覺得市值型ETF大漲大跌,很猶豫是不是要改變投資方式?但現在高股息ETF價格也不便宜,是好的進場點嗎?。 買VTI好像沒賺錢,該吃後悔藥嗎? 如果2022年初買的人,現在2023/08才差不多回本。2016/1/5買的人,遇
    Thumbnail
    很多朋友都想進行黃金投資,但聽說市場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因此總是有所顧慮,擔心會因為遇上市場風險而遭受損失。也有部分朋友想知道投資黃金風險怎麼規避,有什麼好方法嗎?今天我們來瞭解一下。
    Thumbnail
    下標題的技巧 Google 有很多答案,本文也會分享,但我側重於下標題的兩個注意事項:「標題要盡量 100% 覆蓋全文重點」以及「不要淪為標題黨,因為華而不實可能摧毀個人品牌」。本文只有三個重點 1️⃣ 下標題的技巧-優秀的人怎麼做 2️⃣ 實例說明 3️⃣ 下標題的兩大注意事項......
    Thumbnail
    偶有看到一些日本房產或是海外房產負面新聞,提供空屋率高出租難、被行銷手法誤導等。 針對海外房產,這幾年的經營與研究下,誠心有幾個建議: 1、 別以台灣思維去買海外房產,要以在地人認知來討論。最近我常拿一位新來的學弟來舉例,我們在日本的服務同事,都是日本當地招募,基本條件需要中日雙語,不需要有房產經
    Thumbnail
    投資的風險現象不難理解,多數投資人也知道甚麼樣是相對較高風險的現象,但比較常見的是投資人忽略了風險,或是即使看到了,卻因為股價尚未轉跌而認為機會仍大過於風險,寧可繼續冒險
    Thumbnail
    企業營運必然有所起伏,股價也隨之波動,在中長期角度而言,景氣大好,股價大漲之後迎來的常不是更光明的前景,反而更可能是一段黯淡的時光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作者 Only分享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知道心魔越小投資越好,透過消除心魔的投資老師,施昇輝老師,與闕又上老師,讓你知道誰在消除大家的心魔,心魔是恐懼與貪婪,如何克服,透過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建立判定標準,可以幫助你減少心魔!
    Thumbnail
    無論創業家與新創怎樣強大,商模再如何無懈可擊都無法擊敗「時機」這大變數。此時堅實的團隊就特別有價值,如頭狼型創業家總是扮演新創靈魂人物,但當在大環境發生變動時其它核心成員或就有較吃重角色。
    Thumbnail
    。清華投資圈有兩句名言:「早期投資就是投人。」同時,「投資是人脈的變現、認知的折現。」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蘊含著早期投資的原則原理。
    Thumbnail
    第三隻腳則不是一般認為的財務長(CFO),多數新創在死亡之谷前更需一位將內部有條不紊統管起來的營運長(COO)。第四隻腳才輪到財務長(CFO),財務長放後頭主要有兩原因:「首先新創需求是對外募資,但一般財會專才在台灣資本市場除非創投業,不然對A輪前助益有限;且就算是創投出身以台灣早期投資環境來說也不
    最近社群有朋友在發問,有考慮是不是要將市值型ETF轉換成高股息的ETF?覺得市值型ETF大漲大跌,很猶豫是不是要改變投資方式?但現在高股息ETF價格也不便宜,是好的進場點嗎?。 買VTI好像沒賺錢,該吃後悔藥嗎? 如果2022年初買的人,現在2023/08才差不多回本。2016/1/5買的人,遇
    Thumbnail
    很多朋友都想進行黃金投資,但聽說市場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因此總是有所顧慮,擔心會因為遇上市場風險而遭受損失。也有部分朋友想知道投資黃金風險怎麼規避,有什麼好方法嗎?今天我們來瞭解一下。
    Thumbnail
    下標題的技巧 Google 有很多答案,本文也會分享,但我側重於下標題的兩個注意事項:「標題要盡量 100% 覆蓋全文重點」以及「不要淪為標題黨,因為華而不實可能摧毀個人品牌」。本文只有三個重點 1️⃣ 下標題的技巧-優秀的人怎麼做 2️⃣ 實例說明 3️⃣ 下標題的兩大注意事項......
    Thumbnail
    偶有看到一些日本房產或是海外房產負面新聞,提供空屋率高出租難、被行銷手法誤導等。 針對海外房產,這幾年的經營與研究下,誠心有幾個建議: 1、 別以台灣思維去買海外房產,要以在地人認知來討論。最近我常拿一位新來的學弟來舉例,我們在日本的服務同事,都是日本當地招募,基本條件需要中日雙語,不需要有房產經
    Thumbnail
    投資的風險現象不難理解,多數投資人也知道甚麼樣是相對較高風險的現象,但比較常見的是投資人忽略了風險,或是即使看到了,卻因為股價尚未轉跌而認為機會仍大過於風險,寧可繼續冒險
    Thumbnail
    企業營運必然有所起伏,股價也隨之波動,在中長期角度而言,景氣大好,股價大漲之後迎來的常不是更光明的前景,反而更可能是一段黯淡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