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家庭的羈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鍾孟宏導演的作品並不是很熟悉,一路順風、失魂我都沒看過,陽光普照是我個人看他第一部片作品。
【陽光普照】的核心內容是家庭,家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在很多作品裡 ,不同導演有不一樣的詮釋,在是枝裕和導演作品【小偷家族】,家庭不一定要是血緣的關係,家庭的羈絆會存在。【陽光普照】利用陽光隱喻每一個人的性格、以及社會階級的差異,每個父母都希望教導小孩具備陽光的性格,而忘記人有另外陰影的一面,過於忽略的結果,可能會造成悲劇的產生。在【我想有個家】裡,告訴我們一般人即使有血緣的關係的父母,也可能礙於現實社會狀況,而無法付父母的責任。在社會上有陽光無法照到的地方,有多少人會注意到社會陰影之處,15 歲懷孕生子的家庭、對於更生人的不諒解...等。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父母有時候不一定能像太陽一樣公平,對待每一個小孩,但其實小孩都是心中的一塊肉,即使家人彼此之間受傷或是有心結的產生,羈絆是會存在心理的某一塊,終究會陽光普照的一天。
我喜歡【陽光普照】的攝影、以及劇本鋪陳。
陽光普照的確是今年最好看的國片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6內容數
    掃描全球新創公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中即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愛情走向婚姻,很多事情不再單純,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愛情是美好,但婚姻卻充滿現實層面,結婚意謂著因為要配合另外一半,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或是職業
    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以及Elon Musk都曾經對人工智慧提出警告,認為人類若繼續廣泛開發人工智慧技術,將可能會造成人類的威脅,到底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未來? 還是潘朵拉的盒子 ? 2015年是經典電影【回到未來】的三十周年,電影當時預測的科技(例如:指紋辨識技術、視訊通話),現今已經實現,科技的
    本文將從解析動畫作品心靈判官(Psycho-Pass)的出發,結合產業應用現況,提供給讀者深刻的思考。心靈判官(Psycho-Pass) 是一部充滿人文、科技以及社會思考的作品,主軸是探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犯罪。心靈判官(Psycho-Pass)播出兩季以及2019年10月預計要播第三季,提供科技與
    【個資風暴: 劍橋分析事件】講述劍橋分析公司沒有獲得臉書授權,盜用臉書個人數據,把個人數據資料當成一種武器,無形之間影響別人選擇,特別是用於政治宣傳和分化人群的策略,如:英國脫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當個人數據當成武器 電影講述2016年劍橋分析公司參與川普和希拉蕊美國選戰,用既定的選戰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漢內克導演的祕密」揭露了兩屆金棕櫚大獎「白色緞帶」、「愛.慕」得主麥可漢內克導演電影創作理念,並且從合作過的演員(例如:伊莎貝‧雨蓓),來窺看麥可漢內克導演的樣子,如果你看過任何一部麥可漢內克導演的
    當愛情走向婚姻,很多事情不再單純,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愛情是美好,但婚姻卻充滿現實層面,結婚意謂著因為要配合另外一半,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或是職業
    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以及Elon Musk都曾經對人工智慧提出警告,認為人類若繼續廣泛開發人工智慧技術,將可能會造成人類的威脅,到底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未來? 還是潘朵拉的盒子 ? 2015年是經典電影【回到未來】的三十周年,電影當時預測的科技(例如:指紋辨識技術、視訊通話),現今已經實現,科技的
    本文將從解析動畫作品心靈判官(Psycho-Pass)的出發,結合產業應用現況,提供給讀者深刻的思考。心靈判官(Psycho-Pass) 是一部充滿人文、科技以及社會思考的作品,主軸是探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犯罪。心靈判官(Psycho-Pass)播出兩季以及2019年10月預計要播第三季,提供科技與
    【個資風暴: 劍橋分析事件】講述劍橋分析公司沒有獲得臉書授權,盜用臉書個人數據,把個人數據資料當成一種武器,無形之間影響別人選擇,特別是用於政治宣傳和分化人群的策略,如:英國脫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當個人數據當成武器 電影講述2016年劍橋分析公司參與川普和希拉蕊美國選戰,用既定的選戰
    近年來,歐洲難民和移民衝突日趨嚴重,造成歐洲極右派的崛起,歐盟領頭羊法國和德國都差一點被極右派政黨掌權。[丹麥之子】電影的設定在一種恐怖攻擊之後,趁機讓高舉種族主義、提倡排外的政黨黨魁聲勢看漲,對於外來移民敵意越深。 中東世界因戰爭死了那麼多人,但許多國家卻不再乎,因戰火離開家鄉的人們,若可以生活在
    「漢內克導演的祕密」揭露了兩屆金棕櫚大獎「白色緞帶」、「愛.慕」得主麥可漢內克導演電影創作理念,並且從合作過的演員(例如:伊莎貝‧雨蓓),來窺看麥可漢內克導演的樣子,如果你看過任何一部麥可漢內克導演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是枝裕和的創作早期,如《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國》都處理了生命創傷和面對死亡時的未知感,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助與恐懼。後來,他與樹木希林的合作開啟了另一個階段。他似乎在樹木希林身上找到了某種母親的形象,於是逐漸將目光轉向家庭議題,拍出了《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這樣的家庭日常作品。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是描寫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和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家庭倫理劇。沒有發生特別事件。頂多只有快到中間才解開「為何那一天家人要團聚」的小小謎題,還有家人之間瑣碎又時而語出驚人的對話而已。   劇本初稿寫於二〇〇六年秋天,其實同一劇名的大綱早在五年前就有了。
    Thumbnail
    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是一部描述兩家單親家庭走向多包容與和諧的溫馨家庭電影。在非洲度假的過程中,父母與小孩們逐漸互相瞭解、磨合,並終於形成一個新的家庭。影片呈現了愛、犧牲、以及原始動物生態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觀眾反思家庭和社會的溫暖與缺失。亞當山德勒精湛的演技也讓這部片成為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Thumbnail
    《冬冬的假期》是侯孝賢導演的經典作品,通過小孩的視角,敏銳地觀察社會和人性。本文通過對電影內容、導演風格以及個人回憶的描述,帶領讀者回顧這部值得珍藏的臺灣經典電影。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是枝裕和的創作早期,如《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國》都處理了生命創傷和面對死亡時的未知感,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助與恐懼。後來,他與樹木希林的合作開啟了另一個階段。他似乎在樹木希林身上找到了某種母親的形象,於是逐漸將目光轉向家庭議題,拍出了《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這樣的家庭日常作品。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是描寫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和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家庭倫理劇。沒有發生特別事件。頂多只有快到中間才解開「為何那一天家人要團聚」的小小謎題,還有家人之間瑣碎又時而語出驚人的對話而已。   劇本初稿寫於二〇〇六年秋天,其實同一劇名的大綱早在五年前就有了。
    Thumbnail
    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是一部描述兩家單親家庭走向多包容與和諧的溫馨家庭電影。在非洲度假的過程中,父母與小孩們逐漸互相瞭解、磨合,並終於形成一個新的家庭。影片呈現了愛、犧牲、以及原始動物生態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觀眾反思家庭和社會的溫暖與缺失。亞當山德勒精湛的演技也讓這部片成為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Thumbnail
    《冬冬的假期》是侯孝賢導演的經典作品,通過小孩的視角,敏銳地觀察社會和人性。本文通過對電影內容、導演風格以及個人回憶的描述,帶領讀者回顧這部值得珍藏的臺灣經典電影。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