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台灣觀察】泛綠營內戰的根本原因!

是說2020年的大選與2016年有很大的不同,在2016年時,民進黨、時代力量、柯文哲與深綠獨派是同一陣線,但是到了2020年,由黃國昌所控制的時代力量與柯文哲的民眾黨,已經與民進黨勢如火水,而某些支持喜樂島聯盟的深綠獨派,更以荒謬的學歷案狂打蔡英文。不止幾年前的同盟已不復見,雙方內戰的激烈程度,有時甚至比藍綠纏鬥還要兇猛。黃國昌所控制的時代力量與柯文哲的民眾黨,都將這種情況視為是選前爭奪政黨票的結果,黃國昌還自詡是因為監督執政黨,堅持推動更進步的法案而導致雙方的衝突,柯文哲則是因剛愎自用、睚眥必報的個性,與民進黨的惡言相向還摻雜了個人的私怨報復。
柯文哲的民眾黨與蔡英文的民進黨,現在已經勢同水火,幾無合作的可能。
柯文哲的民眾黨與蔡英文的民進黨,現在已經勢同水火,幾無合作的可能。
不過如果我們跳脫這幾年紛擾的政局,將時空的尺度放大,我們或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因為即使是民進黨本身,也經歷過很為多次的分裂,甚至今天檯面上的許多藍營要角,都是當年從民進黨出走的。這個黨一直有不斷分裂的傾向,隸屬於深綠獨派的喜樂島聯盟最後會與民進黨鬧翻,絕對不是特例,未來也肯定還會類似的事情發生。民進黨有會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這個政黨創立的最大原因,是反抗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因為討厭國民黨,而凝聚了當時所有不隸屬於國民黨的「黨外」勢力。但這些「黨外」勢力的背景與立場迴異,除了對抗國民黨外,其實並沒有什麼共識,這也是民進黨黨內派系林立的原因,因為是先有這些黨外派系,最後才有民進黨這個「聯盟」,因此很多派系遠比民進黨還要有凝聚力,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黨中之黨「新潮流」了。
同樣的2016年的泛綠營聯盟,在某種程度是也是馬英九在八年執政以後催生出來的結果。馬英九執政的後期引發了太陽花學運與一連串的社會事件,進而導致時代力量與柯文哲的興起。但是從後來的發展,我們其實可以清楚看出討厭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可能是時代力量、柯文哲、民進黨的唯一共識。一旦馬英九卸任,同時國民黨也在2016年大敗以後呈現頹勢,這個聯盟的不同路線就快速浮現。時代力量的路線激進偏左,立場極獨,而柯文哲卻保守偏右,對於中國的立場曖昧,認為對自己有利時不妨合作。相對的民進黨則因為有執政包袱而立場轉向中間,在推動一些進步法案之時,不免要考慮到社會各階層的反彈與不同意見,也因此時常引發時代力量的不滿與反彈,在黃國昌的推波助瀾下,這樣的矛盾更加快速擴大。
而民進黨執政後,蔡英文的中間路線也造成了部份深綠獨派的不滿,特別是對於中國的保守自制,更催生了喜樂島聯盟的出現。這個融合了基本教義派與激進急獨組織的同盟,除了本身的政治野心外,完全無法容忍蔡英文的溫和路線,因此積極推動公投建國的運動。但是這個不顧一切推動公投建國的運動,在國際情勢不允許、國內許多人有疑慮下,最後快速消退,殘存的喜樂島聯盟認為這是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刻意打壓,因此指控民進黨已經背離了當初承諾要推動獨立建國的初衷,對於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失望,轉為激烈的仇視,最後演變成學歷案中荒腔走板的演出。雖然目前這股力量已成強弩之末,但也確實影響了一部份深綠獨派對民進黨的支持。
泛綠營這樣的內鬥與分裂,造成了2018年選舉的大敗,若非國民黨與韓國瑜接下來的一連串私心自用,蔡英文幾乎不可能有連任的機會。但即使在選前蔡英文民調大幅領先,民進黨能不能保住國會的多數席次,也還在未定之天。只是這樣的危機並非民進黨所獨有,黃國昌控制的時代力量,也正瀕臨分裂與泡沫化的危機,這除了黃國昌個人的領導特質,導致這個新興政黨的創黨黨員紛紛脫黨外,時代力量在黃國昌主導下走的激進偏左路線,也引發許多綠營支持者的反彈,因為整個泛綠營也擁有很多不同的光譜,反對這種激進偏左路線的綠營支持者,就成了批評時代力量的主力。但時代力量在黃國昌的英雄主義作祟下,並沒有察覺到這樣的問題,反而單純地視為是他揭弊打貪、監督民進黨執政所引發的反撲。
柯文哲的問題其實也很類似,而且還要更嚴重。事實上柯文哲代表台灣一大部份人的態度,那就是不妨利用中國對台灣的統戰讓利來取得利益,並且相信兩岸進一步的交流來往,將有助於化解緊張情勢。但這樣的看法剛好與綠營相反,綠營長期主張中國共產黨政府不能信任,中國的讓利與示好只是滲透台灣和統戰的誘餌,絕對不能夠上當。柯文哲或許認為自己走的是務實路線,但卻沒有發現這一點歧異其實踩到了綠營支持者的敏感神經,當這個問題引發綠營支持者的激烈反彈後,又認為只是因為選舉恩怨而引發綠營的不滿,但卻不瞭解抗中保台對綠營而言,是橫跨不同光譜的共同堅持。柯文哲最後又選擇以「統獨是假議題」來試圖化解這樣的攻擊,卻讓自己變的更像中國統戰陣線的同路人。
面對泛綠營這樣的內戰,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尋找更大的共識,才有可能繼續團結這個脆弱的聯盟,並凝聚支持者。而目前看來民進黨的策略就是高舉「抗中保台」的大旗,聯合更小的政黨組成新的聯盟,與基進黨的合作,將社民黨的范雲列入不分區名單,都可以看成是這個策略下的考量。由於柯文哲對中國的立場較溫和,這樣的策略對他影響最大,讓他流失大量立場偏向獨立的泛綠支持者,因而讓柯文哲不斷批評蔡英文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是為了選戰。對於時代力量來說,民進黨此舉等於是回過頭來搶深綠獨派的選票,兩黨之前為了「中共代理人法案」的攻防也是肇因於此,雖然民進黨在一開始居於下風,但澳洲共諜投誠案讓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能藉力使力,要在今年最後一天通過「反滲透法」,等於是在選前最後一刻重擊時代力量,以號召支持者歸隊。
柯文哲與黃國昌兩人會不約而同地批評民進黨是在「販賣亡國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民進黨的新策略的確是對柯文哲的民眾黨與黃國昌所控制的時代力量造成嚴重的威脅。但持平來說,中國共產黨對於台灣的滲透進逼是鐵一般的事實,而國際情勢的快速改變,美中關係陷入緊張,恐怕也將會成為未來的長期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調整論述策略,從過去的「反國民黨」運動變成「抗中保台」的新主軸,也不令人意外民進黨這個新方向會成功,原因很可能是外在情勢的確就是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因此到底是真如柯文哲與黃國昌所批評的,民進黨是機關算盡,利用「亡國感」來當催票手段,還是國內外的情勢發展真的就是如此,民進黨只是剛好出門撿到槍,順勢搭上這個風潮,其實也已經很難說清楚了(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