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廢文分享

    雖然之前說過暫時不寫免費文章,但我忘記在哪裡看到一個標題是:「開盤5分鐘就虧損740萬...」一個投資客的告白:我如何從月賺200萬,2年賠光1800萬以及一篇檢討失敗的文章:一篇價值1810萬的文章:兒子剛出生,每月要還債9萬...4個投資血淚教訓,散戶別走我的老路。個人看完的感想是,我看了什麼?在看這2篇文章之前,並不認識這個人,看完之後,我覺得也沒必要去看其他的文章,因為......恩.....,我想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從娛樂的角度來說,這兩篇文章不錯,但如果想從中學到什麼關於投資的東西,我想很難。但這兩篇文章卻獲得幾家財經媒體的刊登,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對內容有些許疑惑,以為是我漏看或誤解,所以為了找到解答,看了兩三次,但卻什麼都找不到XD
    全文請點上面連結觀看,我這邊只截圖我有註記的部分。因為我是第一篇文章看好幾次之後,才看到第二篇文章,所以原本很多疑惑的地方,在第二篇內容就獲得解答了。
    看完文章之後,他自己寫的3個能力,如果他過去在投資上獲得任何成功,我只會認同運氣這一塊,專業跟技術我相信是沒有的。而且投資客這個詞被誤用了,這位作者的行為更像是投機客。
    我不太確定他想表達的”不大賠節奏”是指原本兩千萬陪740萬(30%~35%)是不大賠,還是之後要避免不大賠。然後他寫調整停損點感覺好像是自己在操作,在第二篇檢討報告才說是委外操作。
    保證金這段顯示了他的問題,他絕對沒有期權交易的基本知識,所以才會有這種認知,沒有基本知識的新手才會覺得保證金還有很多怎麼會被追繳,有經驗的應該會知道持有的部位行情走到哪大概就會有危險。而且像他說倉內還有8百多萬,但虧損410萬就被追繳,很明顯就是槓桿開很大,可能保證金的2~3倍就交易一口。
    第二段虧損410萬雖然比前面740萬,比起來好像少很多,但不管用前面提到虧損後的1300萬去算比例也還是30幾%,或用最高資金時的2000萬去算也還是有20%,這跟他前面提到不大賠節奏好像有相違背,而且短短半年就可以大賠兩次?這真的有從上一次大賠學到什麼教訓或吸取到什麼經驗嗎?令人好奇,第二篇文章才說是第二次大賠是委外操盤手修改參數導致的,所以這次大賠他學到了是操盤手修改參數所倒致的XD。想當然第一次也沒學到什麼,只學到調整停損點然後等待第二次大賠的來臨,完全沒發現是槓桿做太大所導致的。
    稍微有點投資經驗的人都不可能被騙去投資吸金公司。再回去看一開始他提到的專業?跟財務規劃師,是不是很諷刺?我想這也是台灣人不喜歡找財務規劃師幫忙規劃財務的原因吧XD。這水平......
    假如我的財務規劃師把自己規劃到破產,我還敢給他規劃我的財務我也是勇氣十足!
    前輩說的躲過大賠應該是2008年這種系統性大跌,2017年台股上漲19.52%,其他國家的表現也不差,可是你卻賠錢了!?這已經不是躲過大賠的問題,是很基本的投資方向跟判斷就錯,被剃光頭是遲早的事,而且不是你沒躲過,是你委外的操盤手沒躲過。
    最後,我覺得急,改成貪或蠢更適合。
    以上是第一篇文章的心得感想(少部分是看完第二篇再回來補的),新手投資人哪有投資不失利,只要真的檢討哪裡做錯,吸取教訓,還是有站起來的一天。
    但是,搭配第二篇來看就知道,好像沒吸取到什麼教訓?不但結論下的不是很好,內容更是毫無實質幫助,不論是對自己或讀者來說都是如此。
    結論一:都是委外的錯,自己做的部分有賺錢!
    我的選擇權部位是外包給一個優秀的操盤手幫我操作,而且我平常也沒跟他討論用什麼參數或策略,只有在月底計算本月投資報酬率的時候會去看一下權益總值。因為第一次接觸操盤手的對談,你應該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值得勝任跟託付,分析他的邏輯、理念、想法、操作策略跟歷史績效,更可以幫助你確認這件事。尤其在期貨這件事上,在第一篇文章他講的好像是自己在操作,還調整了停損點,再檢討的時候才提出是委外。
    而且這個經驗還要花錢買?葛拉漢在數十年前就寫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如果每位新手投資人都跟玩新的遊戲一樣,先花點時間看書(遊戲須知)就可以避免犯下很多這種低級錯誤。或者知道怎麼挑選把資金委託改正確的人。(如果我能早點認識巴菲特或葛拉漢我也會很樂意把資金交給它們)
    對我而言,這種檢討項目跟內容是毫無幫助的。真的要檢討,應該要是我當初做了什麼判斷才把資金委託給這個操盤手,我錯估了什麼才導致這個操盤手的表現不符合我的預期。或者他們有討論操作策略,有討論到如果市場走勢與部位走勢背離時該如何處理?風險會有多高之類的。如果操盤手也沒有覺得會發生這種事,那這個操盤手絕對不合格,會委託他的人也脫不了責任,代表你跟操盤手的討論完全沒有幫助,所以予其簡單說是別人不把你的錢當一回事,不如大方承認是自己根本不懂期權,所以討論根本也沒有幫助。以後不管是自己操作還是委外都還是要對該商品有基本認知及了解,這種檢討內容才會對自己或讀者有所幫助。
    我就當作者承認他自己不是專業投資人,只是一位投資新手了。
    其實不是全職或專業投資人的問題,是自己要知道你在投資什麼,我認識不少非全職的投資人在期權上獲得很大的成功,我自己委任的操盤手也是還有一份正職工作,專業投資人的定義上就比較難以確認,畢竟寫下這篇文章的作者也認為自己有專業,結果哩~結果哩?
    最根本的問題在不槓桿都可以賺錢,那代表你的投資方式或策略應該都沒問題,適度的槓桿是可以的,過度的槓桿才危險。
    這個標題下的我覺得不夠精確!依作者特別想要強調的內文去推測,他想表達的應該是衍生性金融商品,而不是槓桿操作,槓桿一般都是借貸出來的,而這些衍生性商品你不用特別去做借貸,商品本身的設計就帶有槓桿。期貨跟選擇權是保證金交易,我舉期貨的例子就好,目前大台指的保證金為9萬1,加權指數目前已經突破1萬2千點了,我算1萬2千就好,一點200元,代表你用9萬1的保證金可以買進一口大台指期貨,相當於240萬的價值,槓桿相當於26倍多。
    所以這邊的檢討應該是要先弄懂衍生性金融商品?而且當原本的商品操作都不好的時候,從根本商品衍生出來的商品你反而可以操作順遂?先練練基本功再來吧。而且你也不適自己操作XD是委外的
    我不想深入探討保本約問題,因為問題出在當初有進行評估覺得很好,才敢開保本合約多吸資金來進行投資,這邊應該要告訴大家你當初做了什麼分析,讓你覺得很好,而事後卻偏離這麼遠?你幫人家做的財務規劃會不會也偏離著這個樣子!?
    可惜的是完全沒提到對每個投資項目做了什麼分析,是哪裡估計錯誤導致評估是大賺結果卻大賠!之後在分析時是否應該再注意些什麼之類的玩全都沒提,就用一句廢話帶過這麼重要的內容。
    我想這也是他沒跑掉的主因吧?因為賣保險很好賺XD,然後有簽借貸合約,又不能跟吸金公司一樣一走了之。
    以上是我看文章的心得,雖然很多人覺得沒錢可以投資的時候要學什麼投資,等有錢再來學。但是當你真的有錢投資才來學的時候,大部分就是跟這文章的作者下場差不多,慘賠收場居多,而且還沒有從大賠之中學習到什麼,從他分析自己大賠的經驗就知道了,完全沒有,等他有錢在投資時,歸零也還是遲早的事,除非這段時間他真的有提升自己的"專業",所以寧願在只有30萬的時候就嚐到歸零的痛苦,知道要小心,也不要跟這兩篇文章的作者一樣,終於有錢想要學投資了,卻直接賠光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打造一個穩定收息&資本成長的投資組合,非常適合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投資上,又想取得合理穩定的資本報酬以及股息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