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速記】反思空軍慘賠 60 萬畢業文,專業投資人必備素養:交易的策略和劇本很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市場速記:僅是針對當日市場焦點,快速紀錄想法,並非正規嚴謹的分析或買賣建議,文字以簡單速記為主。

最近幾天,PTT 一篇空軍慘賠 60 萬,直接輸掉一年薪水畢業的貼文爆紅,也順便給了我自己反思機會:到底專業投資人應該具備什麼素養?如何妥善管控風險?

raw-image

進入 Instagram 看圖文版: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2 年的我自己?

其實,若回顧早期自己的投資方式,當中也有非常多值得檢討之處。

以前當財經記者時,自認取得較多市場消息、以為理解基本面,因此投資常常偏重消息與個人直覺判斷,卻疏忽許多基本功,如看基期、中長線趨勢、總經、估值、堅守紀律等,2022 年也因此得到了深刻教訓。

所幸,雖然當時操作方式偏誤,但個人風險意識強,就算賠錢也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數目。這也逐漸讓我反思,專業投資人到底該有哪些素養?

專業投資人的素養?

進入金融業後,認識厲害同事,我發現,專業投資人和散戶差異,在於他們對每一筆交易,都能夠預先設想一套劇本和策略,也因此,他們不會因為慌亂失足,或者一時不理性做錯決策。

以我的一個同事為例,他時常會抓出未來半年、可能影響市場的關鍵大事,並且一一給予預估、設想市場反應,進而擬出未來半年大盤走勢,以及進場或出場策略。更厲害是,就連日內短線行情,他也能根據近兩日動向,擬出劇本。

你可能會問,預設劇本難道不會出錯嗎?當然可能會錯,但關鍵就在,他連劇本不如預期的應對策略都想好了,所以永遠不會讓自己陷入亂攤平、慘賠還持續賭博的窘境。

raw-image

守住風險報酬比!

當然,對一般投資人來說,要設想複雜劇本可能過於困難。但我認為,最基本可以做到的,是抓好自己的風險報酬比,並堅守紀律,這就是對於一般投資人最好的劇本。

要抓風險報酬比,只要謹守這個簡單公式:平均獲利 / 平均損失

投資人可以簡單粗估一下,自己每筆成功交易,大約可以賺進多少幅度的獲利,並以此當成平均獲利(預期獲利)。

接著,以此評估自己該抓多少平均損失(停損幅度)。關鍵是,停損幅度務必小於平均獲利,最好要是平均獲利的 1/2 以下,如此一來,才能確保交易賺錢。

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風險管控,最後還需依照你的交易風格與策略,搭配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訊號,甚至盤勢概況,最後打造出你的交易劇本。

重點是,有了劇本之後,無論你的心情、貪婪恐懼,最終如何變化,都要記得謹守紀律與策略,如此一來,也能即時停損,避免讓錯誤的投資愈演愈烈,甚至出現蓋牌、腳麻,最終無可挽回面臨畢業的窘境。

raw-image
數據來源:財經M平方,使用以下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5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今天,工具機族群,包括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大廠上銀、國內最大 PCB 鑽孔機製造商東台、上銀旗下子公司大銀微系統皆亮燈漲停。工具機是真的有族群性復甦,還是短線題材與籌碼帶動漲停? 一、中國復甦了嗎?
最近 00939、00940 兩檔主打股利因子、更有月配息特色的 Smart Beta ETF,風光展開募集,短短兩週不到,就吸引散戶投資人投入超過千億資金。 然而,高股息因子的 ETF 真能如此安穩又獲利嗎?過去長年積效如何?高股息 ETF 背後究竟暗藏哪些潛在的機會成本與風險?本文一次說給你聽!
2024 年開盤,相信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都不好過,短短幾個交易日,費半指數重挫超過 -5%,S&P 500、NASDAQ 指數、台灣加權指也紛紛回檔。 明明 2023 年底一副挑戰歷史新高的氣勢,為何看似一夕澆熄?事實上,絕非是基本面這幾天有任何天翻地覆的變化,關鍵恐怕是「市場已經過熱了」。
推薦大家一個強大的總經投資工具,財經M平方,使用以下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相信很多人剛進市場,聽到的第一個投資入門招,可能就是「定期定額」(大盤)。然而,定期定額真的是一般人最佳投資策略嗎?或者說,有沒有和定期定額一樣輕鬆又無腦,但同時卻能創造更好報酬的方式呢?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今天,工具機族群,包括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大廠上銀、國內最大 PCB 鑽孔機製造商東台、上銀旗下子公司大銀微系統皆亮燈漲停。工具機是真的有族群性復甦,還是短線題材與籌碼帶動漲停? 一、中國復甦了嗎?
最近 00939、00940 兩檔主打股利因子、更有月配息特色的 Smart Beta ETF,風光展開募集,短短兩週不到,就吸引散戶投資人投入超過千億資金。 然而,高股息因子的 ETF 真能如此安穩又獲利嗎?過去長年積效如何?高股息 ETF 背後究竟暗藏哪些潛在的機會成本與風險?本文一次說給你聽!
2024 年開盤,相信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都不好過,短短幾個交易日,費半指數重挫超過 -5%,S&P 500、NASDAQ 指數、台灣加權指也紛紛回檔。 明明 2023 年底一副挑戰歷史新高的氣勢,為何看似一夕澆熄?事實上,絕非是基本面這幾天有任何天翻地覆的變化,關鍵恐怕是「市場已經過熱了」。
推薦大家一個強大的總經投資工具,財經M平方,使用以下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相信很多人剛進市場,聽到的第一個投資入門招,可能就是「定期定額」(大盤)。然而,定期定額真的是一般人最佳投資策略嗎?或者說,有沒有和定期定額一樣輕鬆又無腦,但同時卻能創造更好報酬的方式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我在退休後歐印身家到投資市場後第一次面對股災時的心情和當下的思考點,以及我從「致富心態」這本書中學到身為長期投資者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股市的波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為會經常犯錯,所以不要輕易的交出自己的錢,要盡可能的保有自己的本金,不要虧損。所以即使看到自己喜愛的標的,也不要輕易的出手: 以順勢角度來看,看到連漲三天,是不是吸引一堆散戶趕快進場投錢了? 以逆勢的角度來看,看到連跌三天,是不是要進場接刀子接到手都被割傷了?
Thumbnail
探討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思考與行為,提醒要檢視自身的知識儲備、自律與決策品質,以避免短暫風光後的虧損。 強調持續超越大盤者通常難以企及,並提醒投資人要重視對手的強大,以及隱藏在市場裡的真正意圖。
Thumbnail
最近外匯市場波動甩死很多人,來分享止損金額有兩個極其重要的觀點...
經典名句強調一般人對於賺錢及虧錢的心態,提醒投資者專注長期投資。心得則強調持續投入、公司穩定成長與配息,並以最近股市下跌為例,謹慎操作並增持股票。
Thumbnail
今天台股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最高一度觸及 20487.83 點,終場收在 20417.70 點,上漲 80.1 點,漲幅 0.39%。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總體經濟、產業復甦基本面看好,然而台股短線到底有無回檔風險?今天只簡單聊技術指標與我自己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07:58,台灣發生芮氏規模 7.2 大地震,最高震度來到六級,規模僅略小於 921 大地震的 7.3,台股開盤也出現下殺。 趁此機會,也快速回顧 921 大地震時,對於台股大盤、各大產業類指數報酬可能有何影響?誰可能是潛在受惠股?誰又可能短線受害?
Thumbnail
相信不少朋友昨天有收到「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訊息,引發市場、投資人不小波動。湊巧的是,今天台積電股價還真的上漲 2.6%、台股加權指數也上漲 244.24 點、漲幅 1.21%,再創新高,彷彿與這則假訊息相互呼應。 但更要關注的是,到底台股短線上還能續漲嗎?短線有哪些風險指標?長線基本面如何觀察?
Thumbnail
熱議將近一個月的 00940 終於風光上市,然而上市一開盤就破發,終場跌至 9.76 元、跌幅 -1.61%,成交量也爆出 132 億元大量。 想趁機回顧一下,今年 Q1 表現最強勢的 ETF 是誰?又有哪些議題與特色?是否能作為我們下一季選擇商品的思考借鏡?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正式落幕!回顧台股加權指數,年初至今大漲 13.18%,最終更收在 20294.45 歷史新高。然而,許多人也會擔憂,現在台股是不是太貴了? 從台股本益比數據來看,最新值來到 22.96,即將挑戰 2021 年高點,現在台股確實不在便宜水位。 究竟現在還有什麼可以買?有哪些可布局?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我在退休後歐印身家到投資市場後第一次面對股災時的心情和當下的思考點,以及我從「致富心態」這本書中學到身為長期投資者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股市的波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為會經常犯錯,所以不要輕易的交出自己的錢,要盡可能的保有自己的本金,不要虧損。所以即使看到自己喜愛的標的,也不要輕易的出手: 以順勢角度來看,看到連漲三天,是不是吸引一堆散戶趕快進場投錢了? 以逆勢的角度來看,看到連跌三天,是不是要進場接刀子接到手都被割傷了?
Thumbnail
探討投資者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思考與行為,提醒要檢視自身的知識儲備、自律與決策品質,以避免短暫風光後的虧損。 強調持續超越大盤者通常難以企及,並提醒投資人要重視對手的強大,以及隱藏在市場裡的真正意圖。
Thumbnail
最近外匯市場波動甩死很多人,來分享止損金額有兩個極其重要的觀點...
經典名句強調一般人對於賺錢及虧錢的心態,提醒投資者專注長期投資。心得則強調持續投入、公司穩定成長與配息,並以最近股市下跌為例,謹慎操作並增持股票。
Thumbnail
今天台股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最高一度觸及 20487.83 點,終場收在 20417.70 點,上漲 80.1 點,漲幅 0.39%。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總體經濟、產業復甦基本面看好,然而台股短線到底有無回檔風險?今天只簡單聊技術指標與我自己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07:58,台灣發生芮氏規模 7.2 大地震,最高震度來到六級,規模僅略小於 921 大地震的 7.3,台股開盤也出現下殺。 趁此機會,也快速回顧 921 大地震時,對於台股大盤、各大產業類指數報酬可能有何影響?誰可能是潛在受惠股?誰又可能短線受害?
Thumbnail
相信不少朋友昨天有收到「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訊息,引發市場、投資人不小波動。湊巧的是,今天台積電股價還真的上漲 2.6%、台股加權指數也上漲 244.24 點、漲幅 1.21%,再創新高,彷彿與這則假訊息相互呼應。 但更要關注的是,到底台股短線上還能續漲嗎?短線有哪些風險指標?長線基本面如何觀察?
Thumbnail
熱議將近一個月的 00940 終於風光上市,然而上市一開盤就破發,終場跌至 9.76 元、跌幅 -1.61%,成交量也爆出 132 億元大量。 想趁機回顧一下,今年 Q1 表現最強勢的 ETF 是誰?又有哪些議題與特色?是否能作為我們下一季選擇商品的思考借鏡?
Thumbnail
今年第一季正式落幕!回顧台股加權指數,年初至今大漲 13.18%,最終更收在 20294.45 歷史新高。然而,許多人也會擔憂,現在台股是不是太貴了? 從台股本益比數據來看,最新值來到 22.96,即將挑戰 2021 年高點,現在台股確實不在便宜水位。 究竟現在還有什麼可以買?有哪些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