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把我埋在牆腳下

把我埋在牆腳下Bury Me Under the Tiling 作者: 帕維爾.薩納耶夫 Pavel Sanaiev 譯者: 陳翠娥 出版社:櫻桃園文化 出版日期:2011/09/08
愛是美麗的樂章,可以撫慰人心 然而變調的旋律,卻是一場災難
從書名很難預知這是一本想要說什麼樣的故事的小說,為什麼會有人想要把自己埋起來,而且是埋在牆角下?是想逃避嗎?還是想眷戀什麼嗎? 其實這七個字想要表達的,是一個孩子的絕望與希望,對死亡的懵懂認知和對親情的渴望~~~~~
小沙夏已經小學二年級了,他從四歲起就和很愛很愛很愛他的阿嬤住在一起,可是阿嬤愛人的方式好特別,讓人覺得好混亂。在阿嬤眼裡,小沙夏體弱多病,阿嬤自認負有幫助小沙夏與死神拔河的神聖任務,這世上也唯有她可以勝任這個任務。阿嬤還有一種特殊專長,她蒐集了全世界最流利、最惡毒的詛咒,不管是誰都逃不過阿嬤的詛咒滿漢全席,包括小沙夏。
求生本能讓小沙夏創造了獨門的生存哲學,配合著阿嬤的節奏讓生活的點滴悲喜交疊。小沙夏知道他必須順從阿嬤才會有好日子過,所以學著應和阿嬤的詛咒,隱藏真實的意志讓阿嬤相信自己是愛阿嬤更甚於愛媽媽的。聰明的小沙夏總是有辦法讓自己在安然地度過風暴,雖然有些做法讓他覺得有罪惡感,不過,這是生存所必須,應該是可以被原諒的吧!
阿嬤給小沙夏的媽媽取了一個錯號叫"小黑死病"。阿嬤告訴小沙夏,媽媽用小侏儒交換了小沙夏,所以小沙夏必須和阿公、阿嬤住在一起,簡單的說,就是小沙夏被媽媽遺棄了。可是在小沙夏心裡,媽媽是愛他的,媽媽每個月都會帶著小禮物來看他幾次。雖然每次媽媽的到來都在阿嬤疲勞式轟炸的詛咒中慌亂結束,但是那短暫的相聚和擁抱讓小沙夏相信並期待,有一天能夠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母子天性,再多的耳語、毀謗都無法阻礙小沙夏對他的小黑死病的愛。
戰火中的流離、喪子之痛、錯身而過的夢想、育兒的辛苦、生活的壓力,是這一項項挑戰的加總型塑了阿嬤的巨大怨念,她的病態人格冷酷無情的傷害了女兒、羞辱了丈夫也剝奪了小沙夏的天倫之樂。然而奇妙的是,縱使多年來早已身心俱疲,沙夏的阿公對妻子依然不離不棄;沙夏的媽媽對她的母親仍不敢輕言違逆。是否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牽絆著這一家人。
故事的結局應該算是沒有遺憾的,雖然無從得知阿嬤是否已然放下,但至少小沙夏的生活與幸福終於可以並存了。
後記 看完書一個禮拜才開始寫心得,因為一直無法決定要用何種心情面對阿嬤。阿嬤勾起了我的矛盾,心中由來已久的怨,一時很難用同情去同理。說原諒太沉重,畢竟在小小心靈留下的傷痕將是要陪他到天長地久的。祝福世上的每一個小沙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據說,人的大腦一生可以容納相當於5億本書的知識。可見我們還有很大很大的腦容量,可以讓我們看很多很多的書。只是看過的書、讀過的文章你還記得的有多少?用點心思、花點時間,讓我好好記住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