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給對於野生動物有興趣的你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你不是一個對於生態,對於動物有關注度的人,或者你對於這些興趣缺缺……那麼,你不需要來閱讀這本書去了解那些非洲野生動物面對的各種狀況。你只需要持續自己的興趣缺缺,並且讓這份興趣缺缺擴及到所有野生動物製品上,不食用犀牛角、不拿穿山甲爪子做摸金符、不養獅子王裡面的丁滿狐獴或者其他少見的寵物。你就保持著這份良好的對於動物的冷感,不盲信那些偏方,不盲購那些來路不明的動物產品……這些就很夠了。
  然而,哪怕只有一丁點兒,你對於動物有興趣,想認識,想了解,想更清楚那些野生動物面臨的危險……
  ……這本『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會是你學習動物保護的最佳選擇。
  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是一本以人類為主的動物保護書。書在一開始就敘述了作者當志工時候看到人類跟野生動物的衝突,而後一方面記述各種野生動物遭遇的困境,包括犀牛角被盜獵、林務員的高死亡率、志工內部可能有間諜,到末篇又重申一次『野生動物保育不能跟當地民眾脫節』,並且敘述了應當如何回饋給當地民眾,民眾實際獲利部分,就業率提高,教育普及度增加等實質協助當地民眾的做法。
  如果你是一個單純想做點什麼,或者不想做錯什麼,但是對於野生動物現況沒有很想知道的人;或者你身邊有這樣的親人朋友;或者你是個教師,希望學生閱讀這本書卻沒有足夠的時間,我會建議先看過這本書最後一個篇章。
  最後一個篇章清楚提到了應當如何去選擇志工的機構,以條列式的方法整理出來,介紹想成為志工的人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構。
  不過,即使沒有打算做志工,只是想捐款過去,也該思考一下這五個問題:
Q1『這個機構是否有得到保育界具有公信力的機構認同?』
(包括政府機構跟一些全球級別的相關機構)
Q2『這個機構的動物怎麼來的?為什麼送來?未來是否有計畫野放?若否,為何未計畫野放?』
(正常狀況下是會計畫野放的。但是如果動物受到影響正常活動的傷害,則會被人為保護及照顧。像是臺北木柵動物園的穿山甲。)
Q3『這個機構是否有進行復育繁殖動物?復育繁殖的動物類型是?』
(部分物種,像是非洲野犬,有在政府許可下進行有計畫的人工復育及野放。臺北木柵動物園也有進行梅花鹿的復育,而像是新竹關西六福村同樣也有在支持犀牛的復育及保育。)
Q4『是路邊動物園或者保育中心?』
(路邊動物園以營利為主,保育中心以救援、保育及復育為主。在臺灣的路邊動物園案例,像是幾年前的天馬牧場,就是以營利為目的飼養羊駝等動物,後來由於管理不善、涉及動物虐待等各種因素於2016年無預警結束營業。)
Q5『機構是否有支援地區保育教育?』
(有支持地區教育的機構,通常影響力比沒有支持者更顯著。)
  其中五個問句裡面,第五個就提到『動物中心是否有支援地區保育教育』。
  雖然『並非每個團隊都有餘力支援地方教育』,但是『能夠協助地方教育提升及普及,地方也可回報支持和更正確觀念的協助』。這類保育同時考慮地方發展及人類社會的概念,是目前臺灣各領域的保育團體都還在努力學習的。然而這樣的概念,卻也是推動保育教育的必備條件之一。
  書中以作者志工經驗,先敘述那些動物與人類的衝突,之後在說明志工過程中遭遇的各種動物的慘況,書後半則用一個篇章將這方面的討論帶回人類身上,讓人先認識到目前發生在野生動物,甚至野生動物保育員身上的各種威脅,包括盜獵、與盜獵者的衝突(書中提及非洲林務員每年會因為被盜獵者針對而死傷至少百人)、誤殺、動物與當地人民的衝突,甚至有因為迷信而被獵殺的動物及被買賣的動物屍體。
  當然,書中也提到了盜獵者最大銷售區域,也是最多客戶的地方,就是在亞洲地區。香港、臺灣自然也被點名到。雖然書中亦是說明:由於保育意識興起,目前盜獵者的最大客源在中國大陸......不過,即使是今天,臺灣依然存在吃山產的劣習,也依然有各種以食補身的迷信。像是吃穿山甲可以通乳的謠言(實際上藥效大多來自其中搭配的其他植物藥材),甚至有吃穿山甲能夠活血的謠言。如果身體真的虛到要吃那些猛藥進補,可見這個人的身體本身狀態極差了,甚至差到自癒力低落,才會又腎虧、又不舉、又血管阻塞、又皮膚老化、還皮膚暗沉沒有彈性……
  ……說真的,身體如此衰老,需要的不是猛藥進補,是去看醫生。這種狀況正所謂『大去之期不遠矣』,腎虧還心血管隱憂,不去醫院反而去餐廳?
  而迷信的部分,日前流行的『還願』裡面,主角之一的美心被強迫泡雨傘節酒,其中那個雨傘節泡酒就是一種民間迷信。而在『盜墓筆記』裡面的摸金符,用穿山甲腳爪做成,也造成大陸地方有民眾因此覺得穿山甲腳爪是一種流行而買賣販售,甚至網路上還能夠找到人以穿山甲鱗片作為素材進行雕刻,進而讓不少古玩買家自主發起『拒絕購買殺害那些動物的古玩』。
  在很多國家,發現那些違法的動物製品,包括象牙、犀牛角等,會集中挑選一日直接全數焚毀。這樣的做法雖然也有民眾覺得似乎很浪費,卻是宣告了政府不與那些違法動物製品交易同流合污的決心,也進而讓那些產品減少,逐步根絕那些收藏動物製品為炫耀的想法。論其成效,大概有如林則徐於港銷毀鴉片之舉,一方面宣告給民眾知曉鴉片是被直接禁止並且嚴懲的,一方面也讓那些販賣者知道與其勢不兩立的決心。
  然而林則徐當初雖然作法正確,卻由於朝廷內部分裂及缺少堅持,最終他的努力被當時朝廷所浪費。
  保育亦同,需要長期堅持,強勢的呼籲,卻又不能脫離人本。
  這或許是有志從事保育的人都該面對跟學習的課題。
  如果你是一個對於保育一心嚮往,有決心並且準備要長期抗戰下去的有志之士,『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這本書,或許能夠提升你的戰力。
  願吾輩共勉之。
【書籍情況】
書名: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
作者:上田莉棋(RiKi)
出版社(註1):啟動文化
註1:
由於個人是臺灣地區的筆者,故出版社資訊會以臺灣地區書籍出版商為主;如有其他地區民眾需要,請參考自身所在國家的書籍販賣狀況。也歡迎其他華語地區民眾提供相關資訊。
【圖一】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封面圖片為非洲原生動物藪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24內容數
    一些靈異故事短篇或者奇談怪譚一類的短文。 基本上會以我自己的創作或者我自己曾經遇到的怪事或者自己曾經做的怪夢為主,內容是關於靈異鬼怪相關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uyu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山區遇到台灣黑熊要怎麼辦?
    在山區遇到台灣黑熊要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動物園不僅是小孩子們遊樂的好去處,也在觀看這些動物的時候獲得放鬆和療癒,每當假日時間,動物園總是擠滿了人潮,世界各國更是有千奇百種的動物園以及特色動物,動物園的存在不僅讓我們有更多認識動物的機會,對於那些喜歡動物的人來說更是一個可以輕易近距離觀賞他們的好機會,但反思想想,這些動物應該生活在這裡嗎?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曼谷賽佛瑞野生動物園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園區,這裡的猛獸飛鳥並沒有被關進籠裡,被關入籠內的是人類!遊客可自費坐上鐵籠車進入園內零距離餵食獅子/老虎,驚險又刺激!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動物園不僅是小孩子們遊樂的好去處,也在觀看這些動物的時候獲得放鬆和療癒,每當假日時間,動物園總是擠滿了人潮,世界各國更是有千奇百種的動物園以及特色動物,動物園的存在不僅讓我們有更多認識動物的機會,對於那些喜歡動物的人來說更是一個可以輕易近距離觀賞他們的好機會,但反思想想,這些動物應該生活在這裡嗎?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曼谷賽佛瑞野生動物園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園區,這裡的猛獸飛鳥並沒有被關進籠裡,被關入籠內的是人類!遊客可自費坐上鐵籠車進入園內零距離餵食獅子/老虎,驚險又刺激!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