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儀心記 《年貨大街中遇心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記得好像是2013年初
買了一本心經的白話文翻譯,好奇想要認真看完
但是才看沒幾頁,真的無法理解,遑論吸收,覺得閱讀得非常痛苦,非常難懂,根本懂不了,說邏輯沒有沒有邏輯,幾番嘗試之下我還是放棄那本書了。
剛剛在年貨大街的書攤看到一本關於心經的也是白話翻譯書籍,隨意翻閱一下,翻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看到有中譯跟現代白話語言翻譯,我才有點驚然地發現,我看懂了,不,應該說「這不是我已經懂了的東西嗎~」我完全能理解(不過,懂也有層次上的落差,我知道還有我還未觸及到的層次,也就是未能再更廣泛、更深入明白的),而能夠知瞭的關鍵並非佛學班的教學或是我閱讀其他佛法相關書籍,而是我在禪坐中觀到的實相,這樣的作用,當然學習的佛法、法師跟佛學老師們的指導都是漸漸地會累積薰習影響,但我的利劍、強勁力道是禪坐中的定而起觀。
另外,心經無法用理解的,它不是大腦跟科學、哲學的範疇,當你實際「走到過」那層頻率狀態,不用理解就知道那是什麼,很單純,就是我跟你描述我在森林中看見一棟木屋,你只能知道有木屋這回事,你無法用理解的去知道木屋的全景和所有構造、佔地面積、高度多少、顏色、整體感覺,但是當你親自到了木屋面前,何須理解?何須解釋?木屋就是那樣,而那是你親身歷走到了木屋面前和木屋裡面。
看了木屋一會兒,也逛逛裡外一會兒就離開了,沒有住在木屋裡面很久,離開之後會記得、會知道木屋是怎麼回事,當別人再提到這棟木屋,你知道它是什麼,但是因為只是短暫停留就離開,無法細述那棟木屋的細節,不知道在其中的春夏秋冬的感覺,無法和木屋融為一體,我們的家住久了、我們的車騎久了都會自然感覺上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騎車只需要本能,不需要耗意識去操作,使用自己的家只有本能,穿梭哪裡都不用再去耗意識想格局看地圖一樣,所以心經,當沒有時常在那個能量層級、那個運作狀態中長久習慣生活著,依然陌生、不熟悉,僅止於知道,但要運用也有難度。
我原本也不知道禪坐會生定境,有了定境的體驗,也不知道禪坐能生觀,觀ing還不知道在觀,都是事後下座很久才知道有觀的活動狀態,因為這些禪坐有了觀的作用,我才翻閱到心經白話文的解釋是在解釋我所觀到的內容,互為印證。
穩定的深層心理狀態,等於清空了很多的杯子,再裝東西才有空間裝得下去。
因為我在翻閱其他的書籍,翻到卡內基的人際關係書籍,裡面有指導如何如何如何,那些內容我清晰的自動像是超細緻化電影分割畫面連續動作變成一張一張的,若是用平常的腦波,也就是能量不足夠的狀態去看書的內容,會變成腦袋知道,實際上運用不起來的狀況,因為那只是當下腦袋對文字概念的記憶,不是自己的東西,如同裝滿泥沙的杯子再放石頭進去,放著,石頭也滾了下來,若沒掉下來,移動杯子就馬上掉落,因為能量沒有整理、沒有清理,那些泥沙就是負能量,或是多餘的不需要被留存的能量,除了這樣,也是心太粗糙,見到什麼等於下雨的玻璃窗都是濃濃的一層霧氣,試圖抹去也立即被霧氣補滿,吸收不了。
所以禪修的練習量大又持續,可以讓頭腦事半功倍、專注力增強、情緒浮動較安穩、面對煩惱比較有力量、處理事情直接完成,或是不需要重複多次,讓處理事情簡化心力、體力、時間,所以打坐不會浪費時間,會讓生活更節省時間,當然,這是一連串學習和練習的累積,學習的過程也會有挫折和未上軌道的養成期,禪無所求,所有的功能和作用都是水到渠成。
P.S 學習禪修需搭配正知正見的觀念指導,隨著不同的機構單位指導,都是不同人,禪修有很多種和層次,當然是以佛法的見地、觀念來指導禪修是最安全也最是解脫法、是智慧的禪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7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步車玩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台玩具,我很喜歡、太喜歡,我還以為我一直都會需要、會喜歡,我不明白我會長大、我會能靠自己的肢體力量移動身體、我會長高好幾倍,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根本不再需要它⋯
被自性擁抱 就這樣徜徉恣意著 比被愛情擁抱還要幸福,而且幸福得紮實 ~❤️ 超越愛情和世間欲樂是禪悅 定境生禪悅 觀境開闊自性 定境不是止,而是什麼都活活潑潑了起來 觀境不是覺到了更多,是脫落了更多
我們的生命質態本來的真實樣子是沒有二元對立的 當我們產生了二元對立,就瞬間衍生蜘蛛吐絲密結細緻的張網 捕捉不到任何心外獵物,每一條絲、每一張網都獵住了這些從「我」產生的千化萬象獵物
真境界,假妄念? 真妄念,假境界? 無境界,是境界,所以無境界、是境界; 無妄念,是妄念,所以無妄念、是妄念。 不要被境界跟妄念的一回事給牽住了 你是妄念才會繫妄念,你是境界才會繫境界 當下是妄念,當下是境界,時間一過,繫住妄念是因為你是妄念本身,繫住境界是因為你是境界本身。 沒有「無
學步車玩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台玩具,我很喜歡、太喜歡,我還以為我一直都會需要、會喜歡,我不明白我會長大、我會能靠自己的肢體力量移動身體、我會長高好幾倍,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根本不再需要它⋯
被自性擁抱 就這樣徜徉恣意著 比被愛情擁抱還要幸福,而且幸福得紮實 ~❤️ 超越愛情和世間欲樂是禪悅 定境生禪悅 觀境開闊自性 定境不是止,而是什麼都活活潑潑了起來 觀境不是覺到了更多,是脫落了更多
我們的生命質態本來的真實樣子是沒有二元對立的 當我們產生了二元對立,就瞬間衍生蜘蛛吐絲密結細緻的張網 捕捉不到任何心外獵物,每一條絲、每一張網都獵住了這些從「我」產生的千化萬象獵物
真境界,假妄念? 真妄念,假境界? 無境界,是境界,所以無境界、是境界; 無妄念,是妄念,所以無妄念、是妄念。 不要被境界跟妄念的一回事給牽住了 你是妄念才會繫妄念,你是境界才會繫境界 當下是妄念,當下是境界,時間一過,繫住妄念是因為你是妄念本身,繫住境界是因為你是境界本身。 沒有「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榮獲「十大好食」的百匯窯烤雞餐廳,其中有兩道菜是由百大名廚「江振誠」評選,不只招牌菜色,其它的菜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Thumbnail
安床儀式是一項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習俗,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本文探討了安床的起源、演變和現代化過程,以及未來的趨勢,如智能安床和環保材料的運用。從古代簡單的祈福儀式到現代多樣化的做法,安床儀式始終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幸福和健康的期望。
Thumbnail
《夢魘絕鎮》是一部由約翰·格里芬創作的美國科幻恐怖劇集,講述一個被困在恐怖小鎮中,居民面臨生存考驗的故事。劇中角色在高度緊張的環境下,努力尋找回家的路。該劇共三季,第一季和第二季已完結,第三季目前正在播出。這部劇以懸疑及驚悚元素著稱,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斷思考角色的動機和故事真相。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易象圖象造成心象所有疑難全部破解。無五行相生相剋。 專有術語名詞形成障礙。點。線。面。象。多維超維。 五行相生相剋造成學術錯誤你我障礙。 易。只講卦象並無五行相生相剋。還被刑沖會合害殺煞破誤導。 還以十神自圓其說。用藥用神格局誤導。以致無法悟透天地奧妙變化玄機。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魚眼》的故事關於一個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展開的懸疑推理小說。 一件發生在1986年的連續殺人案──「陳高連葉連續毒殺七童案」,婦人陳高連葉在糖果裡摻入毒藥,分送給數名孩童,最終造成七名孩童死亡,《魚眼》的故事也就此展開。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將陷入各種謎團的探索,並引發對母愛、殺人動機等議題的思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榮獲「十大好食」的百匯窯烤雞餐廳,其中有兩道菜是由百大名廚「江振誠」評選,不只招牌菜色,其它的菜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Thumbnail
安床儀式是一項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習俗,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本文探討了安床的起源、演變和現代化過程,以及未來的趨勢,如智能安床和環保材料的運用。從古代簡單的祈福儀式到現代多樣化的做法,安床儀式始終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幸福和健康的期望。
Thumbnail
《夢魘絕鎮》是一部由約翰·格里芬創作的美國科幻恐怖劇集,講述一個被困在恐怖小鎮中,居民面臨生存考驗的故事。劇中角色在高度緊張的環境下,努力尋找回家的路。該劇共三季,第一季和第二季已完結,第三季目前正在播出。這部劇以懸疑及驚悚元素著稱,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斷思考角色的動機和故事真相。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易象圖象造成心象所有疑難全部破解。無五行相生相剋。 專有術語名詞形成障礙。點。線。面。象。多維超維。 五行相生相剋造成學術錯誤你我障礙。 易。只講卦象並無五行相生相剋。還被刑沖會合害殺煞破誤導。 還以十神自圓其說。用藥用神格局誤導。以致無法悟透天地奧妙變化玄機。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魚眼》的故事關於一個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展開的懸疑推理小說。 一件發生在1986年的連續殺人案──「陳高連葉連續毒殺七童案」,婦人陳高連葉在糖果裡摻入毒藥,分送給數名孩童,最終造成七名孩童死亡,《魚眼》的故事也就此展開。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將陷入各種謎團的探索,並引發對母愛、殺人動機等議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