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白頭山:半島浩劫》觀後感

  最近看過《白頭山:半島浩劫》的人,在討論時,應該多少都避不掉,討論關於「台韓電影製作技術差異」這點吧。
  從《屍速列車》開始、《與神同行》系列到現在的《白頭山:半島浩劫》,越來越多人討論關於台灣和南韓之間,電影製作的技術差異問題。
  我想說,就我自己的觀察來看,這其實牽涉很多層面的問題,並非這麼簡單,可以相提並論的。
  首先,台灣的影劇圈從體質就和南韓有很大的不同。
  南韓的演藝圈在人才培育方面蓬勃而精分:唱歌的部份,偶像歸偶像,歌手是歌手,由經紀公司培訓練習生出道;綜藝圈雖有偶像、歌手、演員們擔任嘉賓,但他們有專門在經營綜藝的搞笑藝人,大多是從電視台Gag Man部門培育出來;而演員呢,通常分成兩派,一邊是專門的電影演員,一邊則是電視劇演員,雖然沒有刻意限制、區分,兩邊也會互通有無,但大部分電影演員很少接演電視劇,而電視劇演員則是可能因緣際會「晉升」成電影演員。   因為有這樣精細區分的人才培育,演藝人員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專注發展,發揮所長。再加上南韓政府的重視,在影劇產業上砸下重金投資,搭配政策上的支持與鼓勵,才培植出現在的南韓影劇樣貌。
  更重要的是,南韓相較台灣沒有人才外流的問題。
  他們不會有藝人去北韓演藝圈發展,就再也不回來的問題。
  而反觀台灣,在隔壁的「大國崛起」之下,演藝人才嚴重外流,能演能唱的人都走了,沒有資金願意投注在沒人的市場,需要資金實現製作的製作人才,當然也跟著流走了。   政府政策面更是不用說,誰會重視一個沒有發展的產業,對台灣人來說,影劇始終只是娛樂業,用來輕鬆輕鬆的而已,而不是一個可以賺錢的「影劇產業」。
在資本主義底下,不能賺錢的都沒用。 沒有人當一回事的產業,哪個政黨會提政策說要扶植?
  問題是,在這個網路橫行,Youtuber可以成為意見領袖,帶議題風向的時代,已經是一個娛樂崛起的時代了,娛樂佔據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影劇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行業。   這時大家開始嫌台灣的影劇不好看,拍得沒有南韓好、比不上中國巨資,此時早已人才、技術兩失的台灣影劇圈,如何產出比得上他們的作品呢?
  常常能聽見路人對媒體圈的謾罵與睥睨,但鮮少有人注意到這背後的緣由,政府更是不曾重視過。

  回頭來說說,在《白頭山:半島浩劫》裡我觀察到的事情。
  如果要直接下個評論的話,我會說這是一部普通的災難電影。劇本沒有特別賺人熱淚,拍攝動畫上也沒有特別驚人的先進。
  它之所以看起來如此的「不錯看」,是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部南韓拍攝製作的電影。   想想如果今天它是好萊塢出品,也就只是每年都會出現的災難片之一而已。 劇本又是以往的災難片套路:英雄拯救人民免於天災、孩子快出世、戰友託孤等等……。
  說真的這樣的劇情感情線一點也不吸引我,因為從小看的好萊塢電影裡,這種情節已經出現太多次,多到令人情感麻木。
  反而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劇情裡美、中、韓三方對峙的這個設定。
  劇情架空在美朝談判無核化成功,北韓要交出最後一批核武的時間點。此時朝鮮半島卻面臨火山爆發,可能毀滅整個半島的危機,唯一的解套方式,就是用那最後一批核武裡的鈾原料,先釋放火山壓力。   但美國需要那批核武證明他們依舊是世界的領導,中國則不願看到美國繼續獨占鰲頭,因此想要奪走這批核武。雙方各懷鬼胎,夾在中間的南北韓人,卻是面臨現實的存亡問題,沒有了鈾,他們只能眼睜睜看火山爆發,摧毀整個韓半島。
  在故事的最後,主角們用幾近超人的毅力和運氣,成功用鈾原料「炸了火山」,救了整個朝鮮半島,其中關鍵在他們是怎麼從兩強威逼中,殺出自己的第三條血路,守護住那批偷來的鈾原料的。這裡的意識形態,相當值得借鏡:
  就是他們知道美國是敵人,而中國也不是朋友。
  在電影中,無論是美國或是中國,他們都不會為南韓設身處地,因為那裏不是他們的歸屬之地,只要他們無法從中掌權得利,韓半島甚麼也不是。   這樣的觀念,應用到當今的台灣,是再適合不過。   身為主權獨立的國家,親中或親美,並非二選一的選擇題,因為「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太過依賴其中一方,都必定吃虧。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唯有靠自己,才能有活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