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移居返鄉青年也代代相承──莊稼熟了‧魏文軒&郝素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03年、30歲初回到池上的魏文軒和郝素青夫妻,是當時第一批返鄉青年,他們回鄉務農,同時把老家整理變成「莊稼熟了」民宿。經過17年,現在他們已是池上的中生代,因為有和老一輩的記憶銜接,又有對於年輕一代初來乍到充滿不確定感的理解,成為後來一批批移居、返鄉青年接地氣很重要的橋樑。
魏文軒和郝素青,務農兼經營民宿展開回鄉新生活。
將老家改裝成「莊稼熟了」民宿,全由魏文軒親自設計打造。
素青回憶起當初跟著文軒回到池上,從事設計的她原本在都市有穩定的工作,不知道在這個鄉村可以做什麼,一開始她是哭著回家的,但現在她語調輕緩地說:「是土地選了人,不是人選擇土地……當你的生命和土地有了連結,它會回報你的。」也因為明白移居農村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所以他們願意幫助後來者,對她來說,所謂「地方創生」的意義是在地人的接納、支持、陪伴、協助,和分享資源。
「稻田才是池上的大地之母啊!」素青說,生存之外去思考這塊土地需要的是什麼,回頭去想池上怎麼培養自己的,當想到這些,就會友善農區,會想保護老屋、農田,而不是引進太多外來的東西。
對文軒來說,又是另一種心情。那是一份來自家鄉土地的呼喚,儘管離鄉20多年,但他一直有個心願要把家裡的祖業、阿公的東西保留下來,他跟孩子說:「如果在故鄉沒了祖產,就沒有了根。」他回到池上,重新在爸爸給的七分農地上耕作,辛勤勞動之後的汗水讓他感到舒暢寧靜,他發現雙腳踩在田地上才是最快樂踏實的時刻,決定帶著太太和兩個小孩舉家返鄉生活。
魏文軒堅持有機種植,分享「吃了讓人心靈寧靜」的好米。
因為經營民宿的關係,「莊稼熟了」成為許多人接觸池上的第一站,文軒的熱情好客感染了來客,在他們家住過幾個月、一年的都有,更有人就此定居下來。文軒明白農村面臨老年化是世界的趨勢,而他想的是,在還可以跟年輕夥伴一起打拼的時候,盡量給年輕人舞台,「不然每個人都說政府喊著回鄉只是口號,餵不飽肚子怎麼回來?」他問。
文軒跟這些年輕人說,鄉下不見得沒有舞台,在都市茫茫人海裡,你只是眾多人才中的一個,但在這裡很容易被看見,只要懂得發揮自己的專業。於是有些「過客」來到池上就不走了,開起咖啡館、選物店、工作室、書店,為尋覓理想生活而移居池上。
「走走池上」的大白(羅正傑)做平面設計,租下一間老房子作為工作室,工作之餘喜愛攝影的他到處取材,自製私房旅遊地圖,開放部分空間成為旅人的資訊交流站。在大街上,大部分店家六、七點就熄燈休息,到晚上十點還點著燈的走走池上成了池上的「夜店」。「BIKE DE KOFFIE」的阿洋(郝朝洋)從民宿前擺攤到在車站旁有了自己的小店,用池上米做成米貝果,是他分享食農體驗的初衷。「借冊所」是池上第一間二手書店,主人阿輝(陳志輝)到處旅行就為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待下……,還有許多新的故事在發生。
池上大街的夜晚仍維持寧靜的鄉村作息,「走走池上」大概是開到最晚的地方了。
BIKE DE KOFFIE開在池上火車站旁,也是旅遊資訊借問站。
「借冊所」是友善旅人的二手書店。
新一批年輕人留了下來,但文軒怎麼看他們都還是像外地人,把自己關著,思維還是都市人,只是換個環境。於是他思索著該怎樣讓新移居者融入在地,搬出自己收藏的4、50年代老武車(古早時候載貨做生意的黑色鐵馬),號召幾個年輕人組成「黑色騎士」,BIKE De Koffie的阿洋、走走池上的大白、舒食男孩黃清譽、田味家的張力尤、Life 21 House張俊偉、借冊所的陳志輝,當他們成群結隊騎到街上,老人家看到覺得好奇,更喚起回憶,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後來又陸續有更多人加入,現在來到池上,可以在許多店家門口看到「黑色騎士」的標誌。
「黑色騎士」是魏文軒為讓新移居池上的年輕人融入當地集結而成。
素青細數這十多年來,其實有過好幾波推動地方的行動,現在談地方創生、過去講社區營造,對他們來說只是名詞不同,在家鄉就是一直持續在做這些事。當然,每個時期因應社會的變化有不同的條件,現在因為觀光發展起來,新一波移居者以商業經營居多,問她會不會擔心觀光過熱讓池上變了調?她更擔心的是,當熱潮過了,這群靠觀光維生的新移居者怎麼辦?
某個晚上,在4.5公里咖啡,魏文軒、彭明通、阿洋幾個朋友又聚在一起聊天,阿洋苦笑生意不好,一天只賣出兩杯飲料,彭大哥回敬自己剛回來的時候,一個月才賣兩杯。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但不論先來後到,因為有著對這塊土地共同的情感,成為相互支持的力量,而那些關心池上未來的話題,就像圍繞著的那盆炭火一樣,從十多年前一直持續燃燒到現在,關於未來,他們又有了新的藍圖和想像。
4.5公里咖啡的炭火燒著茶,也燒著池上人愛鄉愛土的不滅熱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近十多年,台灣農村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一群人生中途轉換跑道的青農投入,發展出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更直接互動的模式。宜蘭縣員山鄉深耕村,2004年賴青松創立「穀東俱樂部」是先驅代表,2013年「倆佰甲」擔起媒合閒置農田和小農的角色。一群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各種原因來到深溝形成新農聚落,一場青農實驗逐漸形成新型態的農村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文氣質的養成,不會是突如其來冒出來的,早在台灣好基金會進駐之前,池上就有過一波農村美學運動,當時的核心人物之一,是4.5公里咖啡的彭二哥(彭明通)。 4.5公里咖啡座落在197縣道4.5公里處,離熱鬧的街區有大約五分鐘車程,不是一般遊客會路過的地方,也因為這樣,才保有一方幽靜的天地。(more)
「池上人有一種特別的素質。」蔣勳這麼說過。的確,如果曾經來池上和當地人聊天、參加鄉裡的活動,就會發現「人文」是池上的另一種美。每當鄉裡有重要活動,池上人不是急著擺攤搶錢,反而是休店去當志工,「池上書局」的簡博襄和曹菊苹夫妻就是如此。(more)
每年秋末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兩場公開演出、每場兩千多個座位,換算起來短短兩天同時有四、五千人湧入池上,幾乎要與當地的居住人口相當,在地人形容簡直比過年還熱鬧。一個小小的鄉村,如何能接待這麼多遊客?動員力從哪來?要說池上志工的故事,不會錯過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的總召陳秋菊。(more)
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從第五年雲門舞集的售票演出開始,就選定了現今的固定表演場地。在阡陌縱橫中,如何看出這片視野由上而下,將山脈、鄉路、稻田全收入眼底的位置能搭建出絕佳的天然舞台?就不得不教人佩服林懷民獨到的藝術家之眼。(more)
人文氣質的養成,不會是突如其來冒出來的,早在台灣好基金會進駐之前,池上就有過一波農村美學運動,當時的核心人物之一,是4.5公里咖啡的彭二哥(彭明通)。 4.5公里咖啡座落在197縣道4.5公里處,離熱鬧的街區有大約五分鐘車程,不是一般遊客會路過的地方,也因為這樣,才保有一方幽靜的天地。(more)
「池上人有一種特別的素質。」蔣勳這麼說過。的確,如果曾經來池上和當地人聊天、參加鄉裡的活動,就會發現「人文」是池上的另一種美。每當鄉裡有重要活動,池上人不是急著擺攤搶錢,反而是休店去當志工,「池上書局」的簡博襄和曹菊苹夫妻就是如此。(more)
每年秋末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兩場公開演出、每場兩千多個座位,換算起來短短兩天同時有四、五千人湧入池上,幾乎要與當地的居住人口相當,在地人形容簡直比過年還熱鬧。一個小小的鄉村,如何能接待這麼多遊客?動員力從哪來?要說池上志工的故事,不會錯過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的總召陳秋菊。(more)
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從第五年雲門舞集的售票演出開始,就選定了現今的固定表演場地。在阡陌縱橫中,如何看出這片視野由上而下,將山脈、鄉路、稻田全收入眼底的位置能搭建出絕佳的天然舞台?就不得不教人佩服林懷民獨到的藝術家之眼。(mor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Thumbnail
「好多年前,『魏廚』先開店,生意非常好;過了幾年,『新台北』在這裡開張了。然後,聽說『魏廚』老闆娘和『新台北』老闆好上了,帶著秘方私奔到『新台北』。」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前花蓮市長)與臺中市政府顧問蔡壁如(前民眾黨立委、柯文哲核心幕僚)26日下午,受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邀請,在花蓮市的咖啡廳舉辦青年座談交流活動,雙方針對青年參政與城市治理的議題進行意見交換,並聽取青年朋友的需求和困難,希望藉由聽取和分享彼此的經驗。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日本長野有一對夫婦民宿主人是我日本婆婆的朋友。他們從年輕時就認識到現在。 民宿主人誠臣桑高大挺拔有活力。他年輕時是一位銀行家,在49歲的那一年為了實現他的民宿夢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用他的畢生積蓄在長野找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理想中的小木屋。 我們第一次造訪小木屋的時候,誠臣桑已經將近60歲。
Thumbnail
「好多年前,『魏廚』先開店,生意非常好;過了幾年,『新台北』在這裡開張了。然後,聽說『魏廚』老闆娘和『新台北』老闆好上了,帶著秘方私奔到『新台北』。」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前花蓮市長)與臺中市政府顧問蔡壁如(前民眾黨立委、柯文哲核心幕僚)26日下午,受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邀請,在花蓮市的咖啡廳舉辦青年座談交流活動,雙方針對青年參政與城市治理的議題進行意見交換,並聽取青年朋友的需求和困難,希望藉由聽取和分享彼此的經驗。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