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開書店不為裝文青,是為居民需求而存在──池上書局‧簡博襄&曹菊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池上人有一種特別的素質。」蔣勳這麼說過。的確,如果曾經來池上和當地人聊天、參加鄉裡的活動,就會發現「人文」是池上的另一種美。每當鄉裡有重要活動,池上人不是急著擺攤搶錢,反而是休店去當志工,「池上書局」的簡博襄和曹菊苹夫妻就是如此。

曹姐隨先生簡博襄回到池上後,就一直守著父母傳下來的池上書局。

曹姐隨先生簡博襄回到池上後,就一直守著父母傳下來的池上書局。

池上書局是當地僅存還在賣書的書局。

池上書局是當地僅存還在賣書的書局。

民國44年開業的池上書局,民國56年搬到現址,門面上方還保留著早年刻在石牆上的店招「池上書局」四個大字,就像是書店60多年來默默為池上孕育文化種子、屹立不搖的精神象徵。

曹姐坦言近十多年間經歷賣場、網購興起的挑戰,生意大不如前,但他們卻從沒有把書局收掉的念頭,現在店裡賣最好的是農民曆,最主要的客人是農民,這在一般書店很難想像吧?有人建議轉型走個性化的獨立書店風格,但對他們來說,書店不是浪漫的文青想像,不是為偶爾來玩的遊客存在,而是服務居民的生活需求,是老人家和孩童都可以沒有壓力隨意走進來的地方。

作為書店,彷彿天生就有文化傳遞的使命,池上書局也自然地扮演起這個角色,早年為孩童講故事,後來成為在地藝文活動的資訊窗口,當台灣好基金會進駐時,曹姐和簡大哥也義無反顧的加入志工行列,池上書局成為連結地方和外界的重要據點。

池上書局裡的名人書櫃,可以看到各作者自己的作品和他們的藏書。

池上書局裡的名人書櫃,可以看到各作者自己的作品和他們的藏書。

陳文茜為支持池上書局的文化傳遞角色,號召藝文界好友在書店裡設書櫃。

陳文茜為支持池上書局的文化傳遞角色,號召藝文界好友在書店裡設書櫃。

書局沒有變,但近幾年走進書局的遊客變多了,造訪過池上的幾位藝文界重量級人士,林懷民、蔣勳、劉克襄、侯文詠、蔡康永在陳文茜的號召下,紛紛捐出他們的個人藏書,書店裡的名人書櫃成了遊客來挖寶的目標,尤其是蔣勳老師到池上駐村後,遊客更會專程前來池上書局買他的書、蓋紀念章,就像是和在地建立起了一種連結,店裡還有兩隻惹人憐愛的貓咪Momo醬、Mumu則吸引來另一群愛貓人士。就像是生命自會找到出口,隨著人來人往、時間流轉,書局像是個生命體般自行演化,曹姐和簡大哥後來也成為池上穀倉藝術館的工作人員。

raw-image
兩隻店貓Momo醬、Mumu也是池上書局的人氣王。

兩隻店貓Momo醬、Mumu也是池上書局的人氣王。

這些年,改變的氣氛悄悄擾動了池上寧靜的生活,說「悄悄」其實是太過低調,2013年長榮航空一支廣告片,金城武帥氣地騎著腳踏車馳騁田間,隨著鏡頭,把池上美麗的稻田風景帶到大眾面前,更造成伯朗大道上的金城武樹(奉茶樹)爆紅,現在如果來池上不到伯朗大道騎個單車,就像沒來過一樣。實際上,伯朗大道兩側視野無礙的稻田是真的美,騎單車更是很適合悠晃田野的方式。

伯朗大道上的金城武樹帶起池上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訪必拍景點。

伯朗大道上的金城武樹帶起池上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訪必拍景點。

這是我喜歡拍金城武樹的角度,可以避開過多的人潮,還原池上恬靜的鄉村風貌。

這是我喜歡拍金城武樹的角度,可以避開過多的人潮,還原池上恬靜的鄉村風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的沙龍
60會員
68內容數
近十多年,台灣農村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一群人生中途轉換跑道的青農投入,發展出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更直接互動的模式。宜蘭縣員山鄉深耕村,2004年賴青松創立「穀東俱樂部」是先驅代表,2013年「倆佰甲」擔起媒合閒置農田和小農的角色。一群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各種原因來到深溝形成新農聚落,一場青農實驗逐漸形成新型態的農村生活。
2020/02/01
2003年、30歲初回到池上的魏文軒和郝素青夫妻,是當時第一批返鄉青年,他們回鄉務農,同時把老家整理變成「莊稼熟了」民宿。經過17年,現在他們已是池上的中生代,因為有和老一輩的記憶銜接,又有對於年輕一代初來乍到充滿不確定感的理解,成為後來一批批移居、返鄉青年接地氣很重要的橋樑。(more)
Thumbnail
2020/02/01
2003年、30歲初回到池上的魏文軒和郝素青夫妻,是當時第一批返鄉青年,他們回鄉務農,同時把老家整理變成「莊稼熟了」民宿。經過17年,現在他們已是池上的中生代,因為有和老一輩的記憶銜接,又有對於年輕一代初來乍到充滿不確定感的理解,成為後來一批批移居、返鄉青年接地氣很重要的橋樑。(more)
Thumbnail
2020/01/29
人文氣質的養成,不會是突如其來冒出來的,早在台灣好基金會進駐之前,池上就有過一波農村美學運動,當時的核心人物之一,是4.5公里咖啡的彭二哥(彭明通)。 4.5公里咖啡座落在197縣道4.5公里處,離熱鬧的街區有大約五分鐘車程,不是一般遊客會路過的地方,也因為這樣,才保有一方幽靜的天地。(more)
Thumbnail
2020/01/29
人文氣質的養成,不會是突如其來冒出來的,早在台灣好基金會進駐之前,池上就有過一波農村美學運動,當時的核心人物之一,是4.5公里咖啡的彭二哥(彭明通)。 4.5公里咖啡座落在197縣道4.5公里處,離熱鬧的街區有大約五分鐘車程,不是一般遊客會路過的地方,也因為這樣,才保有一方幽靜的天地。(more)
Thumbnail
2020/01/26
每年秋末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兩場公開演出、每場兩千多個座位,換算起來短短兩天同時有四、五千人湧入池上,幾乎要與當地的居住人口相當,在地人形容簡直比過年還熱鬧。一個小小的鄉村,如何能接待這麼多遊客?動員力從哪來?要說池上志工的故事,不會錯過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的總召陳秋菊。(more)
Thumbnail
2020/01/26
每年秋末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兩場公開演出、每場兩千多個座位,換算起來短短兩天同時有四、五千人湧入池上,幾乎要與當地的居住人口相當,在地人形容簡直比過年還熱鬧。一個小小的鄉村,如何能接待這麼多遊客?動員力從哪來?要說池上志工的故事,不會錯過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的總召陳秋菊。(mor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提到重慶南路一段,四、五、六年級生印象深刻的是超過上百間書店林立的一條街;若是更早一輩的長者,他們會說「清治時期稱府前街,日治時期改稱本町通。」重慶南路書街的全盛時期是1970年代,不少文人雅士聚集於此,附近中華商場的著名飯館,或是作家聚集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咖啡館》,都曾是醞釀台灣文學的基地。
Thumbnail
提到重慶南路一段,四、五、六年級生印象深刻的是超過上百間書店林立的一條街;若是更早一輩的長者,他們會說「清治時期稱府前街,日治時期改稱本町通。」重慶南路書街的全盛時期是1970年代,不少文人雅士聚集於此,附近中華商場的著名飯館,或是作家聚集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咖啡館》,都曾是醞釀台灣文學的基地。
Thumbnail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
Thumbnail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
Thumbnail
位於大安區瑞安街的水牛書店,其實是是第二間分店,本店位於桃園新屋。 書店的創辦人過去曾在政界打滾許多年,逐漸淡出政治圈後,接下了水牛出版社的庫藏,在自己的故鄉新屋開了第一間書店。 台北這間分店,是結合同為他創立的「我愛你學田」農產組織的複合式店家,進門的架上,陳列的都是各式農產品,讓人有誤走進小農商
Thumbnail
位於大安區瑞安街的水牛書店,其實是是第二間分店,本店位於桃園新屋。 書店的創辦人過去曾在政界打滾許多年,逐漸淡出政治圈後,接下了水牛出版社的庫藏,在自己的故鄉新屋開了第一間書店。 台北這間分店,是結合同為他創立的「我愛你學田」農產組織的複合式店家,進門的架上,陳列的都是各式農產品,讓人有誤走進小農商
Thumbnail
在台北市西區最具文化氣息的大稻埕,書店,再開幾間都不嫌多。 這次走訪的郭怡美書店,建築的前身即是在日據時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郭怡美商行。商行的創辦人郭烏隆先生,是當年在大稻埕的富商,他和當時同樣位於此處的「莊義芳」及「怡和泰」三間商家,就具有能夠決定全台綠豆的價格的權力,這足以看出當年的勢力有多大,也
Thumbnail
在台北市西區最具文化氣息的大稻埕,書店,再開幾間都不嫌多。 這次走訪的郭怡美書店,建築的前身即是在日據時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郭怡美商行。商行的創辦人郭烏隆先生,是當年在大稻埕的富商,他和當時同樣位於此處的「莊義芳」及「怡和泰」三間商家,就具有能夠決定全台綠豆的價格的權力,這足以看出當年的勢力有多大,也
Thumbnail
「我那時候還會幫忙去山上擔茶葉、竹筍下來店裡欸!」想起那段時光,嘴角不自覺上揚,「那時候要走一個點鐘欸!」 沒想到小時候擔重物的「一小時」,長大卻成了顧店的「一輩子」。「小生意賺不多啦!」張老闆輕鬆的說,「但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們看見他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雙眼閃閃發光。
Thumbnail
「我那時候還會幫忙去山上擔茶葉、竹筍下來店裡欸!」想起那段時光,嘴角不自覺上揚,「那時候要走一個點鐘欸!」 沒想到小時候擔重物的「一小時」,長大卻成了顧店的「一輩子」。「小生意賺不多啦!」張老闆輕鬆的說,「但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們看見他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雙眼閃閃發光。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Thumbnail
這些獨立書店,除了對書,對農業或農村都有特別情感,都很生活化,不是革命糾結的情感;我想這樣,反而長久。這些書店,在臉書或媒體都有介紹,就不多說。這裡節錄《閱讀的島》部分記錄,還有個人認識的店主面貌;想側重在新生代的坦白與坦然。或許這是食農書店很重要的個性,也是台灣社會需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