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全球經濟黑暗時刻 蔡英文政府如何為台灣提解方

撰寫:黃雅慧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對於經濟的衝擊更是巨大。除了供應鏈生產線因疫情停滯外,全球各地民眾減少消費也為經濟雪上加霜,自3月8日開始,美國股市歷經四次熔斷,台灣經濟自無法從美股巨幅動盪與全球經濟恐慌中倖免於難。
面對難以避免的全球經濟衰退,民進黨政府進行了相關舉措,如蔡英文於3月12日召開國安會議,在會中強調五點指示,包括落實600億防疫特別預算,甚至將再準備近400億投入紓困振興計劃、對政府各部門既有預算及基金移緩濟急、最短時間擴大內需,落實政府部門投資與採購、協助民間投資、全力穩定股匯市等。
立法院則是在2月25日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並於3月13日通過600億元的防疫特別預算。不過,隨著國際經濟局勢的變動,讓台灣應對經濟衝擊的措施仍有許多討論與調整空間。究竟,在這段劇變期中,台灣各財經部會做了哪些舉措來應對?
從貨幣政策來看,台灣基準利率指標“重貼現率”維持1.375%已三年,其實利率已很低,但隨著這一波全球寬鬆浪潮,降息的壓力逐漸升高。然因利率本身已很低,要通過利率政策提振經濟的效果很有限,因此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呼籲財政政策需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台灣相關部會多聚焦在紓困振興的各項財政支出舉措,包括延展借貸、延期繳稅等,方向大抵正確,只不過仍有些許爭議。
首先,是紓困振興金額的預算。有立委指出,鄰近國家與地區的紓困預算相比,如香港4,600億元、新加坡1,350億元、韓國2,958億元,美國甚至提出近26兆元的紓困案相較,台灣只有600億元的規模,差距甚大。對此,台灣主計長朱澤民除了以“以緩濟急”回應之外,也表示“將來有必要會再來規劃”,至於規劃額度則視各部會盤整結果而定。
其次,為了從需求面刺激經濟,多國推出刺激消費的舉措,像香港於2月26日進行現金發放計劃,符合規定的香港居民每人10,000元港幣;美國也表示將於兩週內發放每人1,000美元刺激消費。因此有立委認為,台灣預計發放的消費抵用券額度小,限制又多,效果可能有限。對此,台灣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認為,台灣先前為了緩解金融海嘯的衝擊提出的消費券計劃效果不彰,因此此次採取限定領域使用。
在金融市場的部分,隨著近日美股的巨幅震盪,3月18日道瓊指數跌破2萬點,台股也隨之受到波動。3月19日加權指數正式跌離10年線9,110點大關。除了財政部曾在3月12日對投資人進行信心喊話之外,台灣金管會也推出相關舉措,希望能挽救台股的跌勢,而投資人最關心的台灣國安基金是否進場護盤的問題,亦貌似箭在弦上。
不過,值得擔憂的是,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3月15日,各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僱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有109家,實施家數為八年多來新高,實施人數3,835人,許多零售業也紛紛宣布倒閉。
雖然民進黨政府宣稱針對台灣產業紓困之餘,也要尋求產業振興與轉型,但就目前的方案而言,還無法看出轉型的方向,也未見整合。疫情衝擊下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的危機,民進黨政府如何建構整體統合、而非被動的規劃,是未來值得注意的發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