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是令人瘋狂的宗教」這是形容迪士尼的唯一解。地球上有六個迪士尼樂園,會有瘋狂信徒立下:「有生之年,全部都要去過一次,啊!只去過一次可能還不夠…」的偉大宏願。
每座迪士尼樂園各具特色,讓人每次永無止盡地掏錢,當然這不包括每年推出的動畫影集電影、新角色登場、電影周邊還有炒得火熱串流影音服務Disney+,而且主打闔家觀賞,不必大費周章上youtube找影片、到莫名其妙的網站找非法版權、可能會跳出情色廣告那種,每月只需要兩百元台幣左右就能享受每年超過20部新作品,去電影院一次都不只兩百元呢!
各位大人們,為了小孩的童年讓他們觀看的影片有品質,而且很健康,每個月兩百元的定價,買單不買單呢?
價值與需求相符
迪士尼的待客服務之道,故事傳唱千里遠,就不再提種種令人動容的細節,畢竟「體驗」,得親自到迪士尼一趟感受,迪士尼的價值可不太一樣哦!價值是讓人們對迪士尼產生「想像」和「欲望」。
不論哪個行業,鎖定目標客群,但是目標客群不一定需要這項服務,等於你提供的資訊/服務毫無價值。
三萬元的法國料理和一百元的關東煮,又該怎麼比較?
法國料理有他三萬元價值在,包括食材、廚藝、用餐氣氛等可都在三萬元的價值範圍內,但能說一百元的關東煮比較差勁嗎?在寒冷的天,學校剛放學的午後,距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此時一百元熱呼呼的關東煮是這世界上最美妙的點心了!
讓人們打從心底認同「對,我需要這項商品」,這是價值所在,而且會依據情境不同、享受的方式不同有所改變。
迪士尼樂園=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 (華特‧迪士尼)
事實上,迪士尼販賣的商品是「體驗」,幸福快樂的體驗,收穫是回憶,有注意到嗎?
過了一段時間,換了一個身分,對於迪士尼的體驗一定不一樣,這些感受沒有形體,每個人對幸福快樂的定義都不一樣,幸福的感受沒辦法儲存,也代表著有一定的嘗鮮期。
「上次去迪士尼是好幾年前的事呢!」是不是曾經聽過身邊的朋友這麼說著。
理念在心底達成共識
對全體迪士尼員工而言,他們是負責提供快樂的人,每個決策得圍繞這個理念出發,才是迪士尼人該有的樣子,即便你在迪士尼樂園遺失一顆鈕釦,他們會盡力幫你找回來。
有些公司理念用精神喊話的方式代替確實傳達,甚至可以發現到公司理念拿到「各行各業」都很適用,開開晨會、喊喊口號就此作罷,全公司每個人各自解讀,標準、如何達到完成任務的心態也不盡相同。
身為團隊一員感到驕傲
團隊理念目標一致相同,方向就明任務目標具體化,這是一種「只有我們能完成」的使命感。
在過去我們一直強調你的目標客戶是誰、想把東西賣給誰,在迪士尼的組織裡頭和誰一起工作、你的目標客戶是誰,兩件事一樣重要。
因為成長背景、工作經歷上的差異,如果沒有相同的理念,很難在解讀任務目標有一樣的方向。
達成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在組織內成員共識,沒有共識就難以達到標準,同樣一個目標每個人對如何達成目標的方式各自解讀,有可能讓理念失真。
是每個人知道為何而做、理念為何存在,對此心裡的答案有無一致性?
客群樣貌不是「想」出來的
事實上,由旅行社資料統計,聖誕節到迪士尼的客群居然是小家庭客群,而且小朋友的年紀落在4–6歲,原因是4–6歲的小孩,交通車票、住宿旅費、入園門票等等有一定的優待價,有一定的自主動能力,幼兒園請個幾天假無傷大雅,最重要他們的記憶會開始累積,會對曾經和家人去迪士尼這件事情有記憶。
聖誕節,原以為這個節日是情侶客群到迪士尼的旺季,在我們生活經驗裡,自然的把情侶和聖誕節劃上等號。 受眾、目標客群是掛在嘴邊的名詞,朗朗上口同時有沒有了解自己的目標是我們該隨時隨地檢視的事,在沒有清楚了解的狀況下,很容易被自己所想遮蔽雙眼。
技巧不在高,是引起共感力
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創造需求、拓展客源、接觸非同溫層聽起來很夢幻,無庸置疑是讓企業再成長的方式之一,仔細評估目前有餘裕的資源與預算能運用,會不會產生競食效應。
使出眾多行銷招數,只為抓住現在稀缺的注意力,這些事情對企業品牌而言有幫助嗎?有很多企業品牌喊著創新,當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人們關注的是「事件形式」,而非你各位企業品牌到底是誰、有多少優勢、多麼被眾人喜愛。 行銷技巧再怎麼高超,遠比不上強而有力的品牌性格。
讓人們對品牌印象深刻,自動在腦中產生聯想,才是品牌該深更努力的方向。 之前博物館香蕉貼文是如此、行業的開箱文也是如此,思考做這些行銷曝光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行銷活動能為品牌企業帶來什麼影響,該用品牌哪個視角切入,切入角有沒有與品牌調性一致呢?只考慮贏得當下風潮喝采,眼光太短淺,思考背後的策略,我認為這才是身為品牌該做的事情。
最後,謝謝你讀這篇文章。
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甚至給你了一些新想法
希望能給我「拍拍手鼓勵」讓我知道,或是留言讓我知道一起成長交流。
歡迎追蹤我,在這裡我會分享生活、社會、職場、科技、新創趨勢,釐清盲點,把問題直搗核心,只說人話讓大家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