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財報分析》008-其他綜合損益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既然IFRS將損益表改成綜合損益表,就告訴我們,除了稅後淨利外,還有其他綜合損益項目會影響淨值,以全含所得的概念,綜合損益才是最終的損益,但是投資人往往不當綜合損益一回事,直到綜合損益影響股價以後。我們一般最重視的就是每股盈餘,以為每股盈餘不錯本益比低股價就是便宜,對於其他綜合損益根本看也不看一眼,直到發現賺了8元卻不能配半毛錢的股息,導致股價大幅下滑,才知道其實真正賺錢與否是要看綜合損益。
【實際案例-潤泰全(2915)】
我們用是潤泰全(2915)105年部分合併綜合損益表來介紹(圖1):
圖1
國外營運機構財報換算之兌換差額
大家可以看到本期淨利8,860,720仟元,但是本期綜合損益卻僅有1,121,855仟元,高達77億元屬於其他綜合損益,而其中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之兌換差額為負的18.8億元,18.8億元主要是新台幣相對人民幣比美元升值,造成一些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換算成台幣變成貶值所致。因為潤泰全的記帳貨幣單位為新台幣,所以合併報表應該以新台幣計算,外幣換算成新台幣所造成的差額計入此一項目,事實上這個部分並未實際發生利得也未實際發生損失,只是編表時仍需以台幣記帳的換算差額,但如果你於資產負債表日,將這些外幣計價的資產負債變現或清償,仍會發生損失,所以列為其他綜合損益。
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為實現評價損益
由於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未實現評價利益並不列為當期損益,這個帳上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就只能列入其他綜合損益項目。當然如果未來這些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來出售的話,這些損失及利得就會實現(2018年1月1日後適用IFRS 9號公報後另有新規定,請詳IFRS 9專章)。
採用權益法認列關聯企業及合資之其他綜合損益份額
如果採用權益法投資,被投資公司認列本期損益100萬,如果投資公司擁有30%的股權,那麼投資公司要認列30萬的投資收益,同樣的被投資公司擁有100萬的其他綜合損益項目,投資公司也要認利30萬的其他綜合損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isso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看合併報表的損益表的合併稅後淨利不準,因為合併報表的子公司繁多,如果全部持有子公司100%股權當然就沒甚麼問題,有些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僅有50%或60%,而最賺錢的公司是子公司,所以合併損益賺了很多錢,但是實際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則大大打折,這個時候就要看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率或稅後淨利才準。 【實
企業的所得稅率,通常很穩定,除非有特殊的租稅減免,或租稅減免到期,否則所得稅率相對的穩定,然而稅法的改變,或者大查稅造成補稅,也會使當季或當年度的所得稅大增,這個時候你看到的獲利是相當的差勁,其實正是入手的時候,這些就是典型的非經常性費用。 【實際案例-豐泰(9910)】 2016年12月14日
《進階財報分析》005-兌換利益與損失分析 每次財報公布時,其實企業很容易受到匯率影響其損益,在每季底或年底時,其實早就可以預期企業的巨額兌換利益或損失,然後趁著企業宣告損益數字時,逢高獲利了結或錯殺時買進。 【實際案例-博大(8109)】 另外一家公司則不同,喜歡擁有很高的美元定存,博大公司(81
很多公司會調節呆帳費用的提列,當公司很賺錢時提高呆帳費用,當公司比較差時降低呆帳會用,當公司要洗大澡時,鉅額認列呆帳費用,這樣子非經常的呆帳費用的提列,其實對於明眼人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交易機會。 【實際案例-裕融(9941)】 現金流量表中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中將不影響現金流量的收益費損項目扣除,舉例來
用人成本與折舊費用是主要的成本及費用,尤其是資本密集的公司,折舊費用的分析是相當重要的。對於一個低折舊或零折舊(折舊已攤提完畢)的公司,很少競爭者可以與之競爭,無形之中建立起一條寬廣的護城河。 【實際案例-大統益(1232)】 折舊提完了沒,一個比率讓你知道 對有些公司來說有時候折舊費用是一筆很大的
上市櫃公司每年的年報都會公布一些重要訊息,而銷售數量與銷售單價分析就是重要的分析數據。公司到底有沒有訂價權,銷售單價是否持續下滑?藉由銷售數量與單價分析,就可以知道營收增加或減少到底受到銷售數量的影響,亦是受到銷售單價的影響。提高附加價值提升競爭力,每個公司負責人都會講,但是實際上如何呢?就必須用消
有時候看合併報表的損益表的合併稅後淨利不準,因為合併報表的子公司繁多,如果全部持有子公司100%股權當然就沒甚麼問題,有些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僅有50%或60%,而最賺錢的公司是子公司,所以合併損益賺了很多錢,但是實際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則大大打折,這個時候就要看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率或稅後淨利才準。 【實
企業的所得稅率,通常很穩定,除非有特殊的租稅減免,或租稅減免到期,否則所得稅率相對的穩定,然而稅法的改變,或者大查稅造成補稅,也會使當季或當年度的所得稅大增,這個時候你看到的獲利是相當的差勁,其實正是入手的時候,這些就是典型的非經常性費用。 【實際案例-豐泰(9910)】 2016年12月14日
《進階財報分析》005-兌換利益與損失分析 每次財報公布時,其實企業很容易受到匯率影響其損益,在每季底或年底時,其實早就可以預期企業的巨額兌換利益或損失,然後趁著企業宣告損益數字時,逢高獲利了結或錯殺時買進。 【實際案例-博大(8109)】 另外一家公司則不同,喜歡擁有很高的美元定存,博大公司(81
很多公司會調節呆帳費用的提列,當公司很賺錢時提高呆帳費用,當公司比較差時降低呆帳會用,當公司要洗大澡時,鉅額認列呆帳費用,這樣子非經常的呆帳費用的提列,其實對於明眼人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交易機會。 【實際案例-裕融(9941)】 現金流量表中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中將不影響現金流量的收益費損項目扣除,舉例來
用人成本與折舊費用是主要的成本及費用,尤其是資本密集的公司,折舊費用的分析是相當重要的。對於一個低折舊或零折舊(折舊已攤提完畢)的公司,很少競爭者可以與之競爭,無形之中建立起一條寬廣的護城河。 【實際案例-大統益(1232)】 折舊提完了沒,一個比率讓你知道 對有些公司來說有時候折舊費用是一筆很大的
上市櫃公司每年的年報都會公布一些重要訊息,而銷售數量與銷售單價分析就是重要的分析數據。公司到底有沒有訂價權,銷售單價是否持續下滑?藉由銷售數量與單價分析,就可以知道營收增加或減少到底受到銷售數量的影響,亦是受到銷售單價的影響。提高附加價值提升競爭力,每個公司負責人都會講,但是實際上如何呢?就必須用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財務指標是評估企業經營狀況和投資潛力的重要依據。稅前純益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是眾多財務指標之一,卻常常被忽略,但它對投資決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將深入了解什麼是稅前純益率,如何計算,以及為什麼這個指標對股票投資者至關重要。 什麼是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終於來到最後一哩路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稅後淨利率。基本上跟稅前的差別就是要加上賦稅的項用。   稅後淨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稅)/營業收入X100%   就是你付出的稅,也會讓你的利益減少   為了讓版面比較乾淨,容易閱讀,我們假設例子跟之前的稅前利益率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財務指標是評估企業經營狀況和投資潛力的重要依據。稅前純益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是眾多財務指標之一,卻常常被忽略,但它對投資決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將深入了解什麼是稅前純益率,如何計算,以及為什麼這個指標對股票投資者至關重要。 什麼是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什麼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以聯華食為例,第一季資料來看 1.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營業費用增加→所以營利是低於去年同期 但為何今年第一季EPS是成長的呢 2.業外損益是增加的,主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 來~ 從損益表上僅能知道其他利益及損失增加,但不能知道細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選股的方式,重點是三率三升的概念。這個方法從損益表中分析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並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選股指標。文章還提到了如何快速查詢持股的獲利表現和如何辨別業外獲利的來源。
Thumbnail
  終於來到最後一哩路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稅後淨利率。基本上跟稅前的差別就是要加上賦稅的項用。   稅後淨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稅)/營業收入X100%   就是你付出的稅,也會讓你的利益減少   為了讓版面比較乾淨,容易閱讀,我們假設例子跟之前的稅前利益率
Thumbnail
今天一早就收到這個新聞通知:   疑?有三率耶,那另一個是什麼率,是的淨利率,而淨利率有分稅前跟稅後的,我們先講簡單一點的,稅前淨利率。 那稅前淨利率跟營業利益率有什麼差別呢?稅前淨利率就是把所有跟損益有關的就計算進來了,那還有什麼是沒有算進來的呢?那就是業外損益。所以是稅前淨利率就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