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淺釋3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行由品第一〉
原文: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
淺譯:
「明又問」:惠明又問六祖大師。
說「惠明今後向甚處去」:到什麼地方去住呢?
「惠能曰」:六祖大師就說。
「逢袁則止」:你到有個地名叫「袁」的地方,就住下。這是什麼地方呢?這是袁州。
「遇蒙則居」:「蒙」就是蒙山。六祖大師教惠明到袁州蒙山去住,惠明沒有即刻去,過了三年之後,才去住。
住在蒙山,他見著一個鬼,這個鬼生前是個秀才;秀才就像現在的博士之類的。但死了做鬼,他還盡作詩;看見惠明大師到那兒,他就作了一首詩。這首詩是怎麼說的呢?
說:「寂寂荒郊夢亦長,古今成敗懶思量;野草鮮花捻多少,苦雨酸風幾斷腸。夜與螢光同出入,五更雞唱影形藏;悔不當初修心地,致墮青山淚兩行。」他晚間唱這個詩,惠明大師聽見了,同他說法,就把這個秀才超度,脫生去了。
所以就有「放蒙山」;這放蒙山,就是超度鬼的。
「明禮辭」:惠明又給六祖大師叩頭頂禮,就拜辭回去了。
「明回至嶺下」:回去到嶺下。
「謂趁眾曰」:就對這一些追趕的幾百人說。
「向陟崔嵬」:向,就是以前,崔嵬,就是山頂上。就是說頭先我到這個山頂上去看過。
「竟無蹤跡」:說他沒有從那兒過,不是從這條路跑的。
「當別道尋之」:應該從其他的道路去追去。
「趁眾咸以為然」:這些人一看飛毛腿,這個四品將軍,跑回來了,說沒看見,大家都認為他說的是真話。
其實呢?惠明大師真是打一個大妄語。為什麼他打這個妄語呢?因為他自己得到法了!旁人不像他這樣子,如果追上六祖,或者就把六祖殺了,連生命都沒有了。他因為保護佛法,保護六祖,所以他打大妄語,說是沒看見,大家也都相信他。因為他從來不撒謊,這回撒一次謊;從來不打妄語,這次打妄語,大家以為他不是打妄語。如果平時他在黃梅那兒,就盡打妄語,現在他講話,大家也不相信。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行由品第一〉
原文: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浅译:
「明又问」:惠明又问六祖大师。
说「惠明今后向甚处去」:到什么地方去住呢?
「惠能曰」:六祖大师就说。
「逢袁则止」:你到有个地名叫「袁」的地方,就住下。这是什么地方呢?这是袁州。
「遇蒙则居」:「蒙」就是蒙山。六祖大师教惠明到袁州蒙山去住,惠明没有即刻去,过了三年之后,才去住。
住在蒙山,他见着一个鬼,这个鬼生前是个秀才;秀才就像现在的博士之类的。但死了做鬼,他还尽作诗;看见惠明大师到那儿,他就作了一首诗。这首诗是怎么说的呢?
说:「寂寂荒郊梦亦长,古今成败懒思量;野草鲜花捻多少,苦雨酸风几断肠。夜与萤光同出入,五更鸡唱影形藏;悔不当初修心地,致堕青山泪两行。」他晚间唱这个诗,惠明大师听见了,同他说法,就把这个秀才超度,脱生去了。
所以就有「放蒙山」;这放蒙山,就是超度鬼的。
「明礼辞」:惠明又给六祖大师叩头顶礼,就拜辞回去了。
「明回至岭下」:回去到岭下。
「谓趁众曰」:就对这一些追赶的几百人说。
「向陟崔嵬」:向,就是以前,崔嵬,就是山顶上。就是说头先我到这个山顶上去看过。
「竟无踪迹」:说他没有从那儿过,不是从这条路跑的。
「当别道寻之」:应该从其他的道路去追去。
「趁众咸以为然」:这些人一看飞毛腿,这个四品将军,跑回来了,说没看见,大家都认为他说的是真话。
其实呢?惠明大师真是打一个大妄语。为什么他打这个妄语呢?因为他自己得到法了!旁人不像他这样子,如果追上六祖,或者就把六祖杀了,连生命都没有了。他因为保护佛法,保护六祖,所以他打大妄语,说是没看见,大家也都相信他。因为他从来不撒谎,这回撒一次谎;从来不打妄语,这次打妄语,大家以为他不是打妄语。如果平时他在黄梅那儿,就尽打妄语,现在他讲话,大家也不相信。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一日,我心血來潮問幼兒園的兒子:「你愛不愛我?」他說:「不愛。」我又問他:「那你愛爸爸嗎?」他立刻說:「愛。」我必須承認,那一刻我是難過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以前的我很封閉,心裡面滿滿的負能量,對於別人所有的一舉一動充滿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來害我的,防備心很重,若在互動過程中,有讓我感到不愉快的磨擦,就會一直懷恨在心底,每當午夜夢迴時,就會開始想誰對我不好,誰又怎樣怎樣對我……,類似這樣的記憶,無論是多久以前的事,都會跑出來一次
《玉曆寶鈔》總連結頁面 1.為何有玉曆 2.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一殿 秦廣王 3.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二殿 楚江王 4.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三殿 宋帝王 5.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四殿五官王 6.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五殿 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一則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愚公都能移山,因此自己的心性與品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心性有改,業障引起的身體疾病才能漸漸改善。幫賭徒戒賭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他不要去賭博;銷業障也是,不是靠旁人的幫助,而是要靠自己認真懺悔誦經消除,才能究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一日,我心血來潮問幼兒園的兒子:「你愛不愛我?」他說:「不愛。」我又問他:「那你愛爸爸嗎?」他立刻說:「愛。」我必須承認,那一刻我是難過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以前的我很封閉,心裡面滿滿的負能量,對於別人所有的一舉一動充滿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來害我的,防備心很重,若在互動過程中,有讓我感到不愉快的磨擦,就會一直懷恨在心底,每當午夜夢迴時,就會開始想誰對我不好,誰又怎樣怎樣對我……,類似這樣的記憶,無論是多久以前的事,都會跑出來一次
《玉曆寶鈔》總連結頁面 1.為何有玉曆 2.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一殿 秦廣王 3.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二殿 楚江王 4.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三殿 宋帝王 5.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四殿五官王 6.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五殿 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一則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愚公都能移山,因此自己的心性與品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心性有改,業障引起的身體疾病才能漸漸改善。幫賭徒戒賭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他不要去賭博;銷業障也是,不是靠旁人的幫助,而是要靠自己認真懺悔誦經消除,才能究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嗅梅 -唐-無盡藏比丘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比丘尼,俗姓劉,為廣東韶州曹侯村人。 根據<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從湖北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處得傳法衣缽後,為逃避不滿他獲得衣缽的人,一路逃到韶州曹侯村,受到當地儒士劉志略居士的收留。
Thumbnail
成德眼睜睜看常寧出了乾清門,暗忖,五爺這是鐵了心,抗旨也要為純親王討公道,他話已說到如此,我卻如何是好?不告訴其他人還則罷了,可到底該不該密稟大汗?真要稟報了,五爺御前受責,回頭自然不與我干休,可當真不稟報,又如何能保日後不被戳穿?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教義,強調菩薩應於後末世安住四法,以慈悲之心說法,並且避免與世俗及邪道近親,以保護自身及信仰的純淨。透過文殊師利的問答,文本清晰闡明菩薩的行處和親近處,引導修行者於滅後時期如何恪守信仰,並持續修習佛法。這些教誨對當代信徒實為重要指引。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嗅梅 -唐-無盡藏比丘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比丘尼,俗姓劉,為廣東韶州曹侯村人。 根據<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從湖北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處得傳法衣缽後,為逃避不滿他獲得衣缽的人,一路逃到韶州曹侯村,受到當地儒士劉志略居士的收留。
Thumbnail
成德眼睜睜看常寧出了乾清門,暗忖,五爺這是鐵了心,抗旨也要為純親王討公道,他話已說到如此,我卻如何是好?不告訴其他人還則罷了,可到底該不該密稟大汗?真要稟報了,五爺御前受責,回頭自然不與我干休,可當真不稟報,又如何能保日後不被戳穿?
Thumbnail
無涯子是一位明末清初的修道人,他自幼有出家之志,但因家道中落,未能如願。他在明朝滅亡後,不願為清朝效力,四處遊歷,尋找修道的機緣。他曾經拜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參訪過許多高僧道士,但都沒有得到心中所求的真道。他漸漸感到失望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