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兒子不愛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一日,我心血來潮問幼兒園的兒子:「你愛不愛我?」他說:「不愛。」我又問他:「那你愛爸爸嗎?」他立刻說:「愛。」我必須承認,那一刻我是難過的。從小到大幫兒子把屎把尿,給他最好的,陪他一同唸經,教他生活技能……,自認對孩子很好,只是最近比較少陪他玩樂,怎麼他只愛少陪他的爸爸,卻不願意說愛我。


一會兒,走進常去的自助餐店,在挑餐的當下,兒子跑來跟我說他已經拿了湯匙、筷子、衛生紙和飯,待會我不用拿了。用餐完畢,兒子把碗筷、盤子一一疊好,垃圾收好。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他愛不愛我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


父母教養小孩,是為了盡父母之責,如同雙親含辛茹苦教養我們長大成人。我們也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導他學會生活技能、待人處事的道理,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當個有用、懂得為社會付出的人。我們對孩子的著想,對孩子的好,不是為了讓他愛我們。


愛,是一種情執。我愛你,要你也愛我。如果你不愛我,我就痛苦不堪、難以忍受,我何苦為自己徒增煩惱?不過,另一方面,我自己也要好好檢討,為什麼年幼的孩子可以輕易說愛爸爸,卻沒辦法說愛我。我做錯了什麼?


前二世,因為利益衝突,我拿刀殺我的兒子,雖然此因果已迴向圓滿,但就像有個人傷害了你,即使他後來已經道歉,甚至賠償你物質或精神上的損失,但你不會因此忘記他曾經傷害過自己,只是選擇放下,了結這段因果,可是要你說愛他,還不到這個程度。


如果沒有傷害、沒有惡因,就不會有惡果。我接受這個結果,一樣盡我為人母的責任,畢竟我早就知道,兒子之所以出生在我家,和我成為一家人,無非就是老天爺給我一個機會,學習如何善待他人,如何面對討報的孩子。只是我有幸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認識了牟尼精舍,早早把彼此的業力結清。


我明白,只有將親情與愛昇華,才不會流於執著。執著於要兒子愛我,若他不愛我,我就會難受不已,甚至因此生怨,覺得花那麼多時間、金錢和愛在他身上,怎麼完全得不到相對應的回報,因此惡念叢生。我承認,在那個當下,我曾有無數類似的念頭不停從腦海中閃過。不過幸好我學了佛法,瞭解因果業報,願意老實承受,也瞭解當下的那些想法,就是妄念作怪。《六祖壇經》:「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憨山大師曰:「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於是,我試著不想,試著轉念。


沉迷親情,只是讓自己在面臨生離死別時放不下而已,於修行一事無有是處。六祖惠能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感恩孩子不夠愛我,讓我瞭解自己的不足,也看透人生本來就充滿各種的不完美,不必事事求好。


如果我能以身作則孝敬尊長,孩子也會仿效;如果我能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他懂得做人,怎會不知道孝順?如果把他教成一位孝順的人,他會不愛我嗎?只要我盡父母的本份,讓他好好學佛,走在正道上,當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願意對社會付出善良的人,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今天,我牽著兒子的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開心地跟我說:「老師要我們選自己最喜歡的食物,上面有肉,我沒有選哦!」女兒在學校主動選擇要吃素食營養午餐,因為之前她吃葷食,裡面有各種雞腿和肉排,她都捐獻給學校的校狗吃,後來老師調查誰要吃素食午餐時,她就舉手,之後也吃得很開心。雖然,另一半經常要他們吃肉,可是,因為他平日沒有和我們一起住,孩子跟著我都吃蛋奶素吃習慣了,再加上我常常告訴他們要愛護生命,不要吃別人的肉……,久而久之,他們就儘量不要吃肉了。當兒子聽到女兒可以吃素食營養午餐時,馬上脫口說:「好羨慕姐姐!都可以吃素。」


我用佛法教育孩子。我每天唸經,也帶孩子唸〈心經〉、唸佛號,現在我兒子愛唸〈心經〉,愛唸「南無觀世音菩薩」,唸得夠多,智慧開了,頭腦聰明、學習快速,這時候,我再讓他開始唸《金剛經》,他就學得快了。這下我不用擔心他還不了業障、福報不足,因為他自己會想辦法。我的兒子不愛我,沒關係,只要他把我教給他的因果觀念牢牢記住,從小養成唸經、唸佛習慣、尊重生命、樂於助人,這樣我就很滿足了。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分享完畢)


以下取自聖嚴法師開示:


「佛陀在楞嚴會上對大眾說法時,曾經舉起自己的手來問阿難說:『阿難!你看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阿難自恃多聞,被佛陀連番訓斥幾次之後,再也不敢逞強,只得含糊應答說:『世間一般人都認為手指向下就是倒;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為正?如何為倒?』佛陀就說了:『手臂就是手臂,那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間的人一定要執著上豎為正,下垂為倒,這是執迷不悟的看法。』


所以,以佛的眼光來看,世間所見的許多價值標準,都是人的執著妄想,是非善惡,本來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個人從某個角度看是大壞蛋,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是個大好人。這些標準都是人定出來的,未必放諸四海而皆準。我們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偏執,就會被自己的好惡所蒙蔽,也就會理直氣壯地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合乎自己的標準,就起了貪愛心,不合標準,就起了厭惡心,這個分別心,就是煩惱的根源。其實,外在的境界根本是一樣的,就像佛陀的手臂,非正非倒;可是,不同的人來看,就有不同的評價和反應。我們若能時時反省自己的偏執,在待人處事上,就會比較圓融了。」


(引用完畢)


世人對親情與愛情,皆因執情而迷情。當父母的會因執情,而認為孩子是我生、我養的,他一定要愛我;戀人、夫妻間則是因執情,而有我對你這麼好、樣樣順從你,你一定會愛我。但實情是,你都未必愛自己了,又怎能要求別人一定會愛你!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我們都是被眼、耳、鼻、舌、身、意騙,人跟人之間是來消業的,所有的愛情、親情、友情只不過是業力的化身,所以裡外都要力求圓滿,避免來世再墮輪迴,苦不得脫。」


有緣人前二世,因為利益衝突,傷害了某個人,今生因緣成熟,被傷害的那個人投胎轉世成了有緣人的兒子。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對孩子付出所有心思,這份心思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對孩子無盡的愛,如滔滔江水般綿延不斷。但以佛法的觀點來說,人跟人之間是來消業的,沒有媽媽、也沒有兒子的角色存在,有的只是有因果的兩個人再次碰面,為了了結過去世的恩怨情仇而來。


如果世人能看清因果真相,能不因「執情而迷情」,就不會有哪天愛人、兒女、朋友不愛你時,傷心欲絕的情景發生。如果世人能看清因果真相,就能安愚守份地扮演好每個角色,「在其位,謀其政」,其餘不做非分之想。有緣人跟這世上絕大多數的媽媽一樣,深愛著孩子,但有緣人又跟這世上絕大多數的媽媽不一樣的是,佛法的智慧讓有緣人很快便從「迷情」中跳脫出來。有緣人明瞭「我們都是被眼、耳、鼻、舌、身、意騙」,自己努力學佛修行、轉換心念的同時,也帶領著家人一起往佛道前進。


「我的兒子不愛我,沒關係,只要他把我教給他的因果觀念牢牢記住,從小養成唸經、唸佛習慣、尊重生命、樂於助人,這樣我就很滿足了。」父母雖愛孩子,但無法永遠當孩子的靠山,每個為人父母者,應當教會孩子的是,愛自己之餘,更要懂得體恤別人、關愛別人。教會孩子「愛是即時的給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給予他人方便,讓孩子當一個隨喜付出、內心充滿愛與正能量的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一枝草一點露,要養,也要教,教比養還重要,小孩傷害社會,父母要負一半的責任。教養,教在養上面;忠勇,忠在勇前面;要將忠孝仁義教給小孩,盡人事,做好教養的責任,聽天命,做任何事別緊張,隨小孩的因緣去發展。」


「教養,『教』比『養』更重要;若小孩的讀書方面較不佳,則要培養他的一技之長,方能在人海中生存。」


「從小就要將小孩教育好,小時候沒教好,長大要導正就有困難,習性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尤其是年紀愈大愈難改;當父母就要有責任把子女教好,時間會改變一切,要有耐心。」


人是有情眾生,既是「有情」,就表示人有種種情感與情緒的束縛。眾生會不快樂、會傷心,都是因為「心不由己」。心被煩惱、執著綁架;心由情緒、感情做主,這時只有善用佛法的智慧,才能解世人的愚癡、開世人的智慧,世人才有可能解脫煩惱,體會活在當下的真正快樂!


俗話說,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子孫不管如何孝順、夫妻不管如何恩愛,人生到頭來,終究要自己獨自面對。人生短短幾個秋,我們還有多少歲月可以蹉跎?今生有此大善因緣能接觸佛法、修習佛法,更應盡早學習與自己獨處,看開世間的一切人事物。


佛法是幫助世人解開生命的密碼,穿針引線帶領大家看見自己的內心,人生不管經歷多少悲歡離合,所有一切都將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學佛,從來不是要我們去迷信、崇拜佛菩薩或者任何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聞思修」經典的義理,在為人處世上能落實佛法的智慧。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快樂的根源是「利他」,幫助他人的喜悅是無價之寶。祈願我們都能好好做人,好好過生活,不枉此生,也能將這世真善美的修養帶到下輩子!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