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試論《槍炮、病菌與鋼鐵》第五、六章

    第五章可視為論文正文中的方法論與知識論,提出了包括了碳十四衰減期的誤差與判定等等的問題意識與方法,重新聚焦本書的焦點問題,並且帶入主要的問題:農業為什麼出現在那些往往不是天造地設、上好的地段,而是在一些次好甚至還不算好的地區。第六章更新讀者在採集與農業上的剎然進入的成見,以及農業不一定是不可逆的進程,也有接受了農業後重回採集狩獵的狀況,更多的時候是兩者並存;各民族在接受農業的時間上也不一,這其中不光是自然環境的因素,也有人文的思維在左右著,譬如當地的區民對某些生產方式的偏見。
    那些上好的農業地段,卻往往不是最早出現農業文化的
    那些上好的農業地段,卻往往不是最早出現農業文化的
    對遠古的當事人而言,生產農糧或狩獵野味是投資報酬率的直覺反應。農業是中長程的投資,不是耕種了就馬上有糧可食用;而狩獵採集是立竿見影的投資(雖然也有一無所獲的可能性)。這也為農業與狩/採更多時候並存提供了輔證,而人口到達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分工去做這些事。人類對食物多元化的攝取也是另一個有趣的內建機制。
    遠古前的人類就在煩惱這件事,直到如今
    重點問題:「哪些因素讓農耕顯得有利,使其它的生計類型都失色了?」
    一、野生食物日漸稀少 二、野生動物日漸稀少 三、生產糧食技術的提昇 四、人口增加導致農業興起(或反之亦然) 五、農業人口以其人口數壓倒狩/採族群
    一、二是迫於客觀限制;三是面對一、二採取的積極作為;四是執行了三的結果;而五又是執行了四的結果。所以在這個看似各自獨立的原因中卻隱然可能是一個進程,當然作者也提到了「不清楚它們(這五個因素)相對的重要性,才發生爭論」。不過言下之意是指,致命性或營益率的比重不能確定,但進程卻應當是無誤的,否則按照論文的條例,無法制定先後順序的項目通常會以統一的符號取代,而不會用數字置入先後的觀念。
    人在面對客觀限制的時候,能勝出別人的,就是”提昇自己糧食生產的技術”。日本明治維新的三大主軸就是「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先後確立的順序也如斯。這令人十分驚奇,在有財有產,讓人以為想要擺脫黑船惡夢之後又成為軍國主義的日本,居然將富國強兵按捺在最終的第三部曲(註:當時理想化的方針是如此,但後來軍國亂政,富國強兵的步驟提早施行,步向了軍國獨裁,邁向了戰敗的命運。如果當時照著原方針進行,日本將能走的更穩健)。
    如果沒有文明開化、即全盤西化下提昇國力,就無法像擴大機一樣,增輻自己原來薄弱的力量;如果以投資的角度來看,說「殖產興業」是本金,「文明開化」是高殖利率也或可比擬,而兩者良性循環,富國強兵也就水到渠成。
    提昇糧產的技術最先濫觴於肥沃月彎,「這些不斷累積的發展,為栽培作物的第一步鋪好了路」──即使「那第一步根本不是有意識的選擇」,但從後來觀之,這些從「採集野生穀類發展出來的,卻是日後農耕不可或缺的」。或許我們也可以把狩獵/採集進入到農耕視為今日的斜槓,除了研發的高度重要必須重視之外,也暗示著在一個想要開展第二事業前,對於第一本業的精研可能會帶來額外的利多,即使當事人並不知情;或者比較中肯的說,帶來效益的未必是第一本業,而是在操持第一本業時所學會的方法與解決事情的策略。
    從採集發展出來的,卻變成農耕上不可或缺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