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簡稱農管)、退林還耕與水稻上山等政策引起熱議,正反意見都有,正面意見多為中國官方所辯護,民間的看法則清一色的認為中國政府當局只是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經濟制裁而預做糧食儲備,即便如此,很多中國人民仍認為當局的做法最終結果會與目標背道而馳,進一步加劇中國糧食危機,本主題將利用下面篇幅來探討糧食與農業技術的議題。
農業的起源
得益於農業發展,世界人口數量相比狩獵採集時代有了顯著增長。農業獨立起源於多個地區,根據分類單元至少可歸為11個起源中心。早在10.5萬年前,人們就已開始採集並食用野生穀物。在23,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黎凡特,人們開始在加利利海附近種植二粒小麥、大麥和燕麥。中國先民於13,500-8200年馴化了水稻,已知最早耕種時間距今約7,700年,而後綠豆、大豆、紅豆也在此區域馴化。
公元前8,000年,歐亞大陸的蘇美爾人開始以村莊形式定居,並依靠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灌溉作物。其公元前3,000年的象形符號中出現了犁,公元前2,300年出現了播種犁。蘇美爾農夫種植大麥、小麥、蔬菜(例如扁豆和洋蔥)、水果(例如椰棗、葡萄和無花果)。古埃及農業始於舊石器時代末期的前王朝時期,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主要依靠尼羅河和當地季節性洪水灌溉作物。當地人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大麥和小麥,此外還有亞麻和紙莎草等經濟作物。印度先民在公元前9,000年前馴化了小麥、大麥和棗,後續又馴化了綿羊和山羊。在公元前8,000-6,000年的梅赫爾格爾文化中,巴基斯坦先民馴化了牛、綿羊和山羊。棉花在公元前4-5世紀馴化。此外,考古證據顯示,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出現了使用動物牽引的犁。
在中國地區,公元前5世紀開始出現穀倉建築,以及以取得絲綢為目的的蠶業。公元1世紀開始使用水磨和水利灌溉,公元2世紀晚期開始出現帶有金屬犁鏵和犁板的重型犁,隨後這些技術向西在歐亞大陸傳播。藉助基因分子鐘估算,亞洲水稻的馴化時間大約在8,200-13,500年前,馴化地點位於中國西南部的珠江流域,原始物種為野生稻。古希臘和古羅馬種植的主要穀物為小麥、二粒小麥和大麥,蔬菜包括豌豆、大豆和橄欖,綿羊和山羊養殖主要是為取得奶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