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下)

2023/11/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篇文章包含:

  1. 病菌、文字、科技隨之而來
  2. 歐亞之於非洲與美洲
  3. 自中世紀晚期到現代的中國與肥沃月灣
  4. 結語:解釋歷史是讓人類意識到更多可能性

病菌、文字、科技隨農業而來

討論了環境對於農業的影響,讓我們把焦點放回侵略征服的近因上:病菌、文字、科技與中央統治。
農業是如何促成病菌的發展,來自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人口大量增長。人口增長給病菌一個溫床可以傳播、變異成適應人體的型態,而又不會因為活生生的人過少而使傳播鏈停止,像是:狩獵-採集部落的人口數可能最多只達到幾千人,若是某種致死率高的傳染病流行後,近乎整個族群都會滅絕。
第二個因素是人與牲畜之間的關係因畜牧而變的親近。有許多人類的傳染病,如:肺結核、天花、黑死病是來自動物身上。畜牧發展後,人類會喝牛奶、吃動物的肉,提供了這些病菌傳入人體內變異的機會。
農業對科技與中央統治的發展可以放在一起談。
首先,農業提供穩定的糧食且使人類可以定居,額外的糧食儲存起來後能供養不事生產的專業人士,同時又因為不用三不五時舉家遷離(若是要遷離當時沒有承載工具,因此只能帶生活必需品,就無法一步一步改進新發明),可以將所有的研發保存下來,並逐步精進,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與精力,推動了科技發展。
其次,農業使人口成長,在這裡如果我們假定人類當中天才的比例是固定的,那更大量的母群體中就有可能具有更多能力出眾的人,對於發展科技是非常大的幫助。
綜合以上因素,人口多且定居(糾紛更多)、糧食分配、發明的傳承外加上武器的發展,中央統治的出現就顯得順其自然且必要了。
最後是文字的出現,同樣地延續中央統治、糧食分配、科技演進彼此之間的交互影響,一個群體會需要使用文字。不過這邊要提一點,最一開始文字目的是為了記錄糧食(例如:三個撇旁邊畫一隻羊,表示某人欠了三隻羊),或是統治階層之間的訊息傳遞,而到了更後期,待石刻與印刷更便利,文字才漸漸地傳至普通百姓之間。
Photo by Mark Rasmuson on Unsplash
必須強調一下,儘管四種近因對征服都很有幫助,但相較於另外三種近因,病菌可說是媲美為爭戰的最佳利器,原因在於傳染病可以達到人走病留,且傳播快速的特性。歐洲人在發現新大陸之後,帶著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腺鼠疫侵入,疾病就隨著它們的步伐,坐落到美洲的各處,美洲土著因之被消滅了95%,甚至有些部落在西班牙人落腳之前就因為病毒絕跡了。

歐亞大陸之於非洲與美洲

將上述的因素套用到歷史中的歐亞大陸、非洲、美洲上就可以稍微撥開曾經歷史課本內容背後的疑雲了。
先從地理環境與大陸軸項檢驗,歐亞大陸地理位置佳環境宜人,促使其農業/畜牧發展順利如早期的肥沃月彎和附近地區、中國等地區。而大陸軸向為東西向,不同區域在傳播與交流上幾乎不構成問題,彼此能互相學習借鏡,進而促成中央體制、病菌、科技和文字都有長足進展。
反觀非洲、美洲有更多極端氣候如沙漠(不利農業)、雨林(不利人生存)加上地理隔絕,當地的馴化候選物種少得多了。除了農業發展受阻外,大陸軸向還是南北向,就算部分地區發展出農業也因地理障礙—非洲的薩哈拉沙漠、美洲的墨西哥沙漠、熱帶雨林和峽谷—和緯度阻礙傳播,不同地區雖然各自有些許起色,不過無法互通有無,最後因此無法成為當時世界的掌舵者。
整個脈絡,從地理環境、大陸軸線的差異,接續到農業發展,最後伴隨各個近因的發展差異隨著時間的累積差異逐漸擴大,儘管部分美洲地區也有分別透過農業發展出文字、中央統治與科技,不過將較於歐亞大陸仍晚了將近5000年。終於近因的影響力開始大到無可挽回且航海技術的進步,造成我們現在熟知的,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並開始歐洲的殖民時代,後續的故事相信大家國高中的歷史課都學過了。
Photo by Maxwell Andrews on Unsplash

為何現代的中國與肥沃月灣是如此

在書中收場白的部分,作者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中國與肥沃月灣領先了幾千年之後,最後輸給了當時的吳下阿蒙—歐洲呢?」
書中提到就肥沃月彎來說,地理是其優勢同時也是致命傷,當地的地中海型氣候加上地形起伏讓植被豐富多元,卻也同時讓植被復原的能力大幅降低,這使得肥沃月灣有個好的開始便後繼無力。從原來的森林到現在的肥沃月灣已經多半是沙漠、半沙漠或草原是有考古證據支持的。同一時間,歐洲因為地緣靠近,不斷引進肥沃月灣的科技、知識,又靠著海洋氣候的幫助,讓他們在農業上始終保持著生產力,就算經過7000年的農業耕種,現在的歐洲仍然有能力生產作物。
那中國在明清時期呢?如果中國的先天條件這麼好,那歷史讓我們看到的為什麼是被西方世界欺負的中國呢?作者在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中國內部幾乎沒有地理屏障。在歷史上中國確實在很早就建立的統一的大帝國,不過這是一把雙面刃。正面來說極大的中央統治可以使消息、技術快速傳遞,文字系統、貨幣、度量衡都是很好的例子。但反面來說統一的制度,意味著一個統治者的決定就會影響整個帝國的發展,其中一個熟知的例子是明明有鄭和下西洋,中國卻在之後頒布禁海令,錯失航海先機。反觀歐洲,區域地有小型的地形屏障—阿爾卑斯山、庇里牛斯山等等,外加很多近似孤立的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伊比利半島、義大利半島、巴爾幹半島,讓歐洲可以在消息能流通的情況下又同時處在競爭狀態,便能有更廣、不多元的發展。
當然我相信世界會變成現在的樣子,還有更多因素有待考量,作者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可以讓我們從這個部分繼續鑽研下去。
在後記部分作者還有提到歐洲的情況被稱為最佳分裂原則,這個觀念也可以用在企業上,部門間或部門內要怎麼拆分成可以互相合作同時又競爭的小群體。
Photo by Calvin Hanson on Unsplash

結語:解釋歷史是讓人類意識到更多可能性

在看了《人類大歷史》之後,必須說我對於歷史類書籍已經沒有那麼排斥了。累積至現在這本書,算是我第三次接觸、認識與學習遠古至今的人類歷史—第一次是國高中歷史課、第二次是《人類大歷史》、第三次就是《槍砲、病菌與鋼鐵》,後兩次的經驗讓我意會到原來歷史並不是死氣沉沉編年紀事的總和,其中有很多事件是等著我們去學習且相當具啟發性的。
這本書忠提到一個很深刻的觀點:「運用歷史解釋與解釋歷史是兩回事。」當人試著去理解歷史時,常常會被框架在自己現有的知識當中,從歷史出發認識事件與從事件出發認識歷史是全然不同的。就以亞力的問題為例子,為什麼結果是歐洲人侵略新幾內亞?單單訴諸事件本身可能就會將問題導因至種族優越的論述,但若是將歷史擺在事件之前,試著找出隱藏在歷史之後的推手,才能讓我們意會到那些看似必然的歷史中有著更多可能性或原因,而結果只是湊巧發生而現代史的樣子而已。
到這裡我要澄清,看完《槍砲、病菌與鋼鐵》之後,我並不會覺得促成侵略是單向性(歐亞往美、非)的終極因僅依賴地理環境和農業發展而以。總感覺其中好像少了些什麼,就有待其他的歷史書籍來幫助我來回答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