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理財分齡學習效果更好

兒童理財分齡學習效果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媽媽問我,應該要在孩子幾歲時開始教理財?很多人認為,應該要等孩子上國中,理解能力較好時再開始。但你知道嗎?許多專家包括股神巴菲特都建議,其實從幼兒園就可以讓孩子開始學習理財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有點驚訝,覺得未免太早了點,那麼,也許你把「理財」和買股票、基金等投資行為聯想在一起了。但其實真正的理財,是以增加財富的淨值為目標,也就是包括了「增加收入」、「儲蓄」、「聰明消費」、「適當投資」四大面向。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教他們如何「投資」的確是對牛彈琴,但若是教孩子「儲蓄」及「聰明消費」,卻是很合理的。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建議可循序漸進地給予各面向的理財觀念,下面也提供爸媽一些各年齡層孩子學習理財的重點。


三到四歲:認識貨幣

這階段的孩子,對於貨幣的價值與如何使用,還沒有具體概念,但開始喜歡跟著大人去買東西,或是拿錢去櫃檯付費。若孩子有興趣,就可以開始教他認識貨幣,先從硬幣開始,接著是紙鈔,同時試著讓孩子去櫃檯結帳。

雖然現在悠遊卡很方便,但可以的話,我會拿錢給孩子們去結帳,讓他們從實際生活中理解金錢的用途;也可以拿真的錢和孩子們一起玩買賣東西的扮家家酒,讓孩子從遊戲中認識貨幣的使用方式。


五到八歲:如何聰明消費及儲蓄

五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理解金錢的用途和價值,到了小學階段,就已經會自己買東西和找零了。這階段的孩子,購買東西的欲望會愈來愈強,所以,爸媽們要開始好好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了。

建議可以從提供零用錢開始,透過零用錢的使用,教孩子學習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下聰明消費,判斷是「需要」或是「想要」,以及「價格」與「價值」的差別。當然,透過零用錢,也可以讓孩子們建立起記帳、延遲消費以及儲蓄的習慣。


九到十二歲:了解收入從哪裡來

這階段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對「如何賺錢」感興趣。這時,可以和他們談談父母的職業,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還有公司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或產品給客戶等商業概念。104人力銀行官網甚至有提供各行各業的平均薪資落點,也是一個帶孩子認識職業與各行業薪資的管道。

當然,孩子可能會直覺地想選擇薪水高的工作,但我也會讓孩子知道,那需要學習哪些專業及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達成。若孩子想進一步體驗如何賺錢,陪他去二手市場擺攤或是在網路上販賣二手商品,都能讓孩子從實作中學習並建立起自己的賺錢模式。


十三到十五歲:認識投資方式與風險

全球趨勢如今走向低利率時代,銀行定存的利息可能無法對抗通膨怪獸,因此,孩子進入國中後,可以透過財經雜誌、網站或是理財講座,帶他們認識各種理財方式。只是,這些分享通常不會說明投資的可能風險,這時,就需要爸媽的提醒,可以說一些親朋好友或是新聞報導的投資失利故事,並且一起討論可能的原因。

另外,也可以帶孩子去開兩個戶頭,一個是活儲戶,一個是證券戶,再讓孩子拿紅包錢分別定存及申購台灣50ETF,一年後,檢視兩邊的投資報酬率並作比較。透過實作,孩子會更有概念。


希望孩子建立理財觀念,並擁有良好的理財素養,是大多數父母的期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們養成「儲蓄」、「聰明消費」的好習慣,並且透過大人協助,認識「增加收入」、「適當投資」的方法,當孩子對於如何達到「財富自由」更有概念,未來也就更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本文同步刊載於人間福報【親子財富小學堂】專欄

avatar-img
海斯特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海斯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阿公只要一把電視頻道轉到新聞台,就會開始報導企業放無薪假、政府要提供紓困的消息。張阿妹好奇的問我,在這波疫情之外,是所有公司都會出狀況嗎?有沒有企業因為疫情反而更賺錢的?阿妹提出這個疑問時,我覺得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對經濟體運作的方式產生好奇時,就開始啟動了獨力思考的能力。而獨立思考正是在理財規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
最近阿公只要一把電視頻道轉到新聞台,就會開始報導企業放無薪假、政府要提供紓困的消息。張阿妹好奇的問我,在這波疫情之外,是所有公司都會出狀況嗎?有沒有企業因為疫情反而更賺錢的?阿妹提出這個疑問時,我覺得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對經濟體運作的方式產生好奇時,就開始啟動了獨力思考的能力。而獨立思考正是在理財規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