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績更要的事!儘早養成獨立思考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阿公只要一把電視頻道轉到新聞台,就會開始報導企業放無薪假、政府要提供紓困的消息。張阿妹好奇的問我,在這波疫情之外,是所有公司都會出狀況嗎?有沒有企業因為疫情反而更賺錢的?阿妹提出這個疑問時,我覺得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對經濟體運作的方式產生好奇時,就開始啟動了獨力思考的能力。而獨立思考正是在理財規劃及投資上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人一輩子,時時刻刻都在做選擇,若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盲目跟風,可能會帶來不少壞處。例如孩子升大學選擇科系時,沒有事先了解學校、科系、未來就業發展的情況下,盲目選擇時下流行或同學都在討論的科系,結果一入學之後,才發現自己沒興趣,只好選擇繼續撐著唸到畢業,或是選擇重考、轉系再來一次。這當中付出的心力及時間成本非常高。另外,常在網路上常看到網友問該選擇哪一支股票?該不該買房子?該不該換工作? 其實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應該要透過獨力思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獨力思考的能力呢?回到文章一開始,阿妹提出的疑問,我將他命題為「疫情對於經濟及企業經營的影響是什麼?」當孩子提出疑問時,試著不要給孩子答案,而是透過問問題引導孩子推論及歸納出自己的想法。使用5W2H提問法,對爸媽來說簡單又好記。5W2H分別為:Why(為什麼)、What(做什麼)、Where(在哪裡)、When(何時)、Who(誰來做)、How(如何做)、How much(成本是多少)。以阿妹提出的問題為例,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What)疫情期間大家的生活有什麼比較大的改變?
阿妹:大家出門都要戴口罩、減少外出儘量待家裡、還有得一直洗手跟噴酒精。

我:(Who) 從這些影響來看,你覺得哪些廠商生意會變好?哪些廠商生意會變差?
阿妹:大家都得買口罩,所以口罩廠商生意會變很好,我想藥局生意也會不錯,因為大家都得會去藥局買口罩。如果大家都待在家裡不出門的話,要買東西只好上網買,所以做網路購物的生意也會很好。但是不出門的話,對旅行業就不好了,我看到電視都在報旅行社沒有生意,還有我走在路上發現餐廳的人也少了很多。

我:(Why) 對生意不好的店家來說,有沒有什麼可以補救生意的方法呢?試著想想你知道大家為什麼會這麼擔心疫情嗎?
阿妹:因為擔心會被傳染肺炎啊,被傳染了可能會死掉。

我:(How) 如果是這樣的話,若能減少大家的擔心,大家可能就會去那家店買東西喔。如果是你是開餐廳的,你會怎麼做呢?
阿妹:要做好消毒。啊!對!可以像我們學校一樣,吃飯時用隔板把客人隔離開來就好了。

從以上的幾個問答中,阿妹已經試著歸納出自己的想法。也試著針對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有時孩子會有思考推論卡住的情況,爸媽也可以給些提示,讓他們能順著脈絡進一步的思考。獨力思考的訓練,隨時都可以練習。平常生活中,多問孩子問題,讓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將來他們在做任何理財決策時,才能為自己量身定做,規劃出最適合的理財組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斯特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海斯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4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2020/05/24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2020/05/24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
2020/05/24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
2020/05/24
有媽媽問我,應該要在孩子幾歲時開始教理財?很多人認為,應該要等孩子上國中,理解能力較好時再開始。但你知道嗎?許多專家包括股神巴菲特都建議,其實從幼兒園就可以讓孩子開始學習理財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有點驚訝,覺得未免太早了點,那麼,也許你把「理財」和買股票、基金等投資行為聯想在一起了。但其實真正
2020/05/24
有媽媽問我,應該要在孩子幾歲時開始教理財?很多人認為,應該要等孩子上國中,理解能力較好時再開始。但你知道嗎?許多專家包括股神巴菲特都建議,其實從幼兒園就可以讓孩子開始學習理財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有點驚訝,覺得未免太早了點,那麼,也許你把「理財」和買股票、基金等投資行為聯想在一起了。但其實真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我忍不住問了正在唸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三類組,是自己選的嗎?她是自己選擇的,聽她侃侃而談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我真心佩服十七算的她懂得掌握自己的勝算籌碼...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