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教孩子認識 詐騙陷阱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不見了,學生直到被融資公司催繳才知道受騙。
    因為賺取佣金的方式簡單又誘人,所以這起詐騙案受害人居然高達八十位。這讓我意識到「防範勝於治療」,雖然阿弟和阿妹目前只是小學生,但已經能了解許多世界運行的方式,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透過這些新聞事件,讓孩子們了解「借貸」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如何避免被詐騙。
    當天晚上,我利用孩子們睡前比較容易專心的時段,跟他們分享了這一則新聞,同時讓他們理解避免受害的三個重點。
    一、不輕易借貸
    首先,讓孩子了解銀行、當鋪、資融公司的商業模式,唯有了解金融單位運作的本質,他們才能從中思考可能的陷阱。
    我告訴孩子,這些單位是透過「借錢給消費者」來賺錢的,他們賺錢的方式就是「借款人額外付出的利息」,所以,只要你借了錢就需要每月定期還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而如果借款人都不還錢,他們就會倒閉,所以,這些公司會用各種方法吸引你借錢,例如方便借款、保密、零首付等等;同時,他們也會用各種方式催你還錢,例如催繳、扣押財產、訴諸暴力等。
    另一個容易讓人產生負債的陷阱則是「卡債」,所以,盡量不要用信用卡消費,若有也必須每月全額繳清。
    同時我讓孩子思考,如果要定期拿一筆錢出來還銀行,能拿得出來嗎?把錢存在銀行的利息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借款卻要付出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息,是否值得?另外,上述的新聞事件,是同學慫恿被害人去貸款賺取佣金,所以若有人要你去貸款時,更要提高警覺。
    二、不可將證件或存摺交付他人
    常聽聞犯罪集團利用人頭戶犯案,無論我們如何提醒孩子小心別受騙,但詐騙集團通常深諳人性,會用各種技巧和話術誘使人提供他們想要的證件。因此最好的防範作法,就是不要交付證件、存摺及印章給任何人,包括同學、朋友、親戚等等。
    另外,現在網路科技很方便,即便開戶都能在線上辦理,所以,也要避免在通訊軟體上傳送個人證件、存摺照片或相關資料,以免被有心人士在網路上擷取個人資料。
    三、絕不幫人作保
    在貸款的程序中,需要提出「連帶保證人」並請保證人簽名,當借款人沒有按時還款時,連帶保證人就需代替主債務人還款,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千萬不可以在「連帶保證人」的欄位簽名,為人作保。為人作保的風險在於,我們無法評估借款人真正的財務狀況;且一般人通常都會找家人作保,今天有人不找家人卻要求你當他的保人,就得思考這其中的原因跟風險了。
    說到這時,張阿弟問:「那可以幫家人作保嗎?」這就得視情況而定了。我認為,若家人借錢是為了正當用途,幫忙作保當然是可以的;但若是用在賭博或是從事不法行為時,我們就該「大義滅親」了。
    在教導孩子理財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增加收入及管理金錢上面,而忽略了不當投資、不當借貸,或是金錢詐騙等面向的風險教育,然而,這卻是我們理財時常會誤踩陷阱,或是因判斷失誤而造成重大虧損的地方。所以在教孩子理財時,更不能忽略了這個面向的教育啊!
    本文同步刊載於人間福報【親子財富小學堂】專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