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的經驗發現,需要讓孩子有「錢」在身,他們才有辦法真正學習怎麼管理金錢,而且開始學習不亂買東西。只跟孩子說錢應該要怎麼花,其實對他們的學習幫助有限。尤其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更是不容易。那道裡就像是在大學時學了管理技巧,但其實矇懞懂懂,實際工作後才能體會管理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我在張阿妹、張阿弟幼兒園,知道「錢」可以買東西,而且有購買慾望時就開始給零用錢了。在給零用錢時,我做了幾件事:
1. 跟孩子立下約定:
- 除了生活開銷必要花費之外,想買的東西都要用自己的零用錢支付。
- 錢可以由孩子保管,但買東西錢要先問過我們。
2. 定期提供定額零用錢:我是每月給100元。
3. 大人得說到做到,不要破壞規則。
在提供零用錢之後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囉。有幾個方向和大家分享:
訓練思考「需要」還是「想要」
開始給了零用錢之後,張阿妹想買東西時,我會請他先想想這個東西是「需要」還是「想要」。在我們家,每種東西在不同狀況下會有不同的定義,這也是訓練孩子「因地制宜」的思考能力。例如:零食在平常因為能吃的主食很多,所以這只是「想要」。但要爬山或出遊時,因為攜帶主食有保存的困難,帶零食比較方便,所以這時就會成為「需要」。
學習價錢&價值的關係
幼兒園階段,對於數字及「資源有限」還沒有概念,所以很容易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利用零用錢,可以教孩子評估商品對他而言的價值,並且決定要不要這樣買。例如:張阿弟幼兒園時很喜歡玩「寶可夢」遊戲機台,玩一次的金額是30元。有一次他很要買一台玩具車,我們就跟他說,買這台車你就得少玩4次寶可夢,而且家裡也已經有類似的車了,這樣你還要買嗎?後來阿弟想想之後就決定還是把錢留下來,然後回家玩那台類似的小車。
練習存錢以及延遲享樂
美國史丹佛大學有一個很知名的「棉花糖」實驗,研究發現能「延遲享樂」的孩子自律能力較好,長大之後的成就較高。而提供零用錢,恰恰是訓練延遲享樂的一個好方法。張阿妹曾很想買一個偶像學員遊戲機台的道具,我們就協助他實行存錢計畫。幫他換算如果每個月的零用錢都存下來的話,只要存5個月就能買到,但是每個月就不能買東西了。或是也可以每個月存一半的零用錢,但要10個月才能買到。最後阿妹選擇了第二個方法。
提升家庭認同感 我也有能力送家人禮物
我們家一直都有家人生日時要送卡片的習慣,張阿妹自從有了零用錢之後,在爸爸或阿公阿婆生日時就會說要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卡片送給他們。阿妹第一次帶著卡片去櫃檯結帳時的表情我現在還印象深刻。那種能給家人祝福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錢也買不到的。所以我也鼓勵阿弟跟姊姊一樣這麼做。一直到現在,阿妹小六、阿弟小三了,出國或到一些比較特別的景點,他們也都還會「自掏腰包」挑選小紀念品送給阿公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