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理財,從說故事開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朋友問我該怎麼教孩子理財,其實,除了趁買東西時機會教育之外,還可以透過「說故事」來教孩子理財。孩子天生喜歡聽故事,透過故事傳達理財的觀念,孩子們不僅覺得有趣,也比較容易記住。在家時,我常常用說故事的方式,跟阿弟阿妹講解理財的觀念,當然,除了理財之外,故事也可以用來傳遞各種做人處事的道理。
我曾經在學校對孩子們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有個英國少女十六歲時中了大樂透,但因為不會理財,六年之後就破產了。這時,原本一些不甚專心的孩子,開始聚精會神起來,想了解更多。緊接著,我又說了巴菲特成為首富後熱心助人的故事,因為故事反差太大,孩子們於是不斷提問,好奇地想了解該如何管理金錢。這時候,再接著說明理財的觀念,大家就會認真聽你說話了。
有人可能會說,到哪裡去找那麼多故事啊?其實,生活中俯拾皆是故事,可以取材自新聞、閱讀到的文章,或是孩子不認識的朋友所發生的故事(主要是為親友們保留隱私);我通常會選擇真實的事件,是因為當主角是真實的人物時,孩子比較容易將其經歷投射到生活中,也比較能感同身受。
有了選材的來源之後,又要如何用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理財呢?以下分享幾個小技巧。
一、找反差大的故事案例
這概念跟拍電視劇一樣,當故事情節有高低起伏時,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前述贏得大樂透少女的故事,她從一個平凡少女變成富豪,又因破產從富豪變回平凡人,因為變化很大,就很有故事張力。
而除了選擇較有起伏變化的故事之外,也可以穿插幾個正反案例。舉例來說,當新聞報導有人因過度消費導致繳不出卡費時,可以適時跟孩子分享聰明消費的觀念,然後帶到巴菲特的簡樸生活。
二、依孩子的理解力調整故事複雜度
故事內容的複雜度,主要還是得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到什麼程度,而這也跟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大抵來說,孩子在幼兒園或是小學低年級時,講述與「消費」有關的故事,他們會比較容易理解,但可能就不適合分享與「投資」有關的故事。
以前述大樂透得主的故事來說,當孩子們低年級時,主要會圍繞在少女過度消費這件事上;但中年級以後,可以再說更多的細節,例如,少女中樂透後突然多了很多朋友,但跟這些朋友出去玩都是由少女買單,最後她變得「不知道應該相信誰」。
三、用故事延伸討論理財觀念
說故事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學習到理財的觀念與方法。所以在故事講完後,傳達我們想讓孩子知道的觀念,並與他們一起討論該怎麼做,就很重要。同樣地,在延伸說明理財觀念時要講得多深入,還是得看孩子的理解能力。
對於小學低年級以下的孩子來說,一次講一個觀念,他們會比較容易理解。一樣舉樂透少女的故事來說,我會說明「亂花錢會導致破產,富人變窮人」的觀念,然後帶到許多真正的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生活簡樸,只花該花的錢,其他都存下來。而對於於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我會進一步討論金錢與社會關係的議題,例如,只要有錢就能交到好朋友嗎?
以上,就是一些跟孩子說故事的小技巧。利用這些方式,可以讓孩子吸收你想教導他們的概念,並且感同身受。
這幾年,「故事行銷」的手法已被證實有不錯的效果,從書店裡擺設了許多和故事行銷有關的暢銷書就可見端倪;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要把教養觀念傳輸給孩子,不也正是一種行銷的行為嗎?
本文同步刊載於人間福報【親子財富小學堂】專欄
    海斯特
    海斯特
    老大10歲、老二8歲時突然蹦出老三的三寶媽~ 第三個寶貝的誕生,讓我從新體驗教養孩子的快樂方程式。 與您分享三寶的理財教育、情緒管理、課業學習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