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守護自己的退休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在學校當家長會幹部的朋友分享,看到小朋友故意把一支一百多元的自動鉛筆摔在地上,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朋友說:「因為這支筆我不喜歡了,如果它壞了,媽媽就會再買一支新的給我。」無獨有偶,根據美林證券投顧在2018年做的調查,美國父母為成年子女支出的費用比退休存款多上一倍,每年達五千億美元。不看美國,光看身邊的案例,也常聽聞這樣的故事,孩子長大成人後,仍須靠爸媽供養。會發生這樣的事,也許有許多經濟環境上的因素,但如果爸媽在孩子還小時就讓他們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相信長大後啃老的機率也會跟著降低,等於是守護了自己的財富。

raw-image

回到摔筆的案例,其實孩子們會有浪費的行為,主要就是東西取得太過容易。就我的觀察,其實家長並非故意寵溺孩子,而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這樣的習慣。小時候可能是玩具玩膩了,就想買新的,長大一點就是文具退流行了,所以要換更潮的,而這些,只需要開口就能得到。對爸媽來說,買玩具、文具都是小錢,所以不以為意,卻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孩子浪費的習慣。然而,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後,他的「玩具」可能是一支手機、一部重機、一台超跑,我們又能無限供應多久?

想要避免孩子成為啃老族,需要爸媽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事件機會教育,幫孩子建立良好理財觀。

那麼,該如何避免孩子養成浪費及亂花錢的習慣呢?可以先從「觀念建立」著手。「觀念建立」需要爸媽在日常生活中透過事件機會教育,最好的時機點是在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因為這時候孩子還會好好聽父母的話,也許需要花一點時間,但絕對值得。

一、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以及如何規畫支出

張阿妹、張阿弟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讓他們知道錢不會憑空出現,爸爸媽媽得要出去努力工作賺錢,才能支付家裡的開銷,包括買東西給他們。同時,我們也會讓孩子們知道,賺到的錢是怎麼分配的:爸爸媽媽賺到錢後,需要先付房貸、保險費、學費、水電瓦斯費等等,還要存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最後剩下的才是可以花用的錢。所以,每月的花費是有固定額度的,不能浪費。

姐弟倆在幼兒園階段其實似懂非懂,但到了小學就會慢慢有概念。另外,為了讓孩子有效吸收這些觀念,最好在他們心情愉悅時,例如家庭旅遊或是下課通勤時,不經意地提起。

二、分享「錢」除了買東西以外的用途

小小孩通常是很自我中心的,覺得大人應該要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需要家長加以引導,透過與外面的世界連結,讓孩子懂得,「錢」除了可以滿足他的需求外,還能做其他有價值的事情。例如,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拿孝親費回家、跟孩子一起打賞給街頭表演者、請孩子捐出零用錢給需要幫助的人等等。

做這些事情時,我都會跟孩子說明原委,也教他們如何避免受騙。姐弟倆個性不一樣,對於「要拿出多少零用錢,來做不是滿足自己的事情」接受度不太一樣,我也從不勉強。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就能慢慢體會,金錢可以拿來滿足自己,也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三、陪孩子一起閱讀

現下坊間適合孩子閱讀的理財書不多,目前覺得還不錯的,只有一套由親子天下出版的《理財小達人》系列套書,大約小三就可以自行閱讀。這套書共有四本,由個人理財講到世界金融,因為是給孩子看的,所以編輯和用字都很容易理解。而除了讓孩子自己閱讀之外,每次看到不錯的理財觀念且覺得孩子可以理解的,我也會跟姐弟倆一起分享、討論。

理財觀念的教育,透過淺移默化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隨時進行,爸媽不需要特別安排時間刻意教導。當然,孩子難免還是會吵著要買不合理的東西,但一段時間過後,你會發現次數減少了,而且不會上演「歡必吧」(無理取鬧)的情況。而經由一次次的事件與溝通,讓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為他們將來的理財之路打好基礎,父母也就不必擔心被啃老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人間福報【親子財富小學堂】專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斯特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海斯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4
最近阿公只要一把電視頻道轉到新聞台,就會開始報導企業放無薪假、政府要提供紓困的消息。張阿妹好奇的問我,在這波疫情之外,是所有公司都會出狀況嗎?有沒有企業因為疫情反而更賺錢的?阿妹提出這個疑問時,我覺得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對經濟體運作的方式產生好奇時,就開始啟動了獨力思考的能力。而獨立思考正是在理財規
2020/05/24
最近阿公只要一把電視頻道轉到新聞台,就會開始報導企業放無薪假、政府要提供紓困的消息。張阿妹好奇的問我,在這波疫情之外,是所有公司都會出狀況嗎?有沒有企業因為疫情反而更賺錢的?阿妹提出這個疑問時,我覺得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對經濟體運作的方式產生好奇時,就開始啟動了獨力思考的能力。而獨立思考正是在理財規
2020/05/24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2020/05/24
某天放學時,張阿妹跟我說她好羨慕同學暑假都可以去歐洲玩,問我可不可以也帶她去看巴黎鐵塔。 其實,我小時候也問過媽媽類似的問題,記得媽媽總是以「家裡沒錢」或是「不然你去當他女兒」帶過,當下就把我打發掉了,但也讓我的童年產生了總是在羨慕別人的後遺症。所以在張阿妹提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就曾想過,若以後孩子
2020/05/24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
2020/05/24
日前看到一則大學生詐騙案的新聞,讓我感到十分震驚。 一位大學生被詐騙集團利用,慫恿同學「無卡借款」,代購價值四萬五千五百元的iPhone手機,以獲取五千元的佣金。詐騙集團宣稱會按時還款,還讓同學簽署「免責聲明書」,表明「不需附帶任何責任及分期產生之費用」,以取得學生的信任。沒想到,對方只付了兩三期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少家長反應:「每次去商店,孩子就會吵著要買東西,就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或文具了,他還是吵著要買!每次帶他去商店,都讓我好困擾」。看似令父母困擾的行為,可能也反應孩子只習得用吵、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是缺乏「延宕滿足」的練習。
Thumbnail
不少家長反應:「每次去商店,孩子就會吵著要買東西,就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或文具了,他還是吵著要買!每次帶他去商店,都讓我好困擾」。看似令父母困擾的行為,可能也反應孩子只習得用吵、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是缺乏「延宕滿足」的練習。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壓歲錢如何運用?」 昨天晚上就幫孩子的壓歲錢做個整理,首先非常感謝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年拿到壓歲錢,都會拿來買電動玩具/手機,買進各種負債。 完全沒有讓錢生錢的概念,而我長大後,發現小時候花的那些錢,對現在完全沒幫助,真的是白白浪費了那些錢! 當我長大後,也學習並思考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壓歲錢如何運用?」 昨天晚上就幫孩子的壓歲錢做個整理,首先非常感謝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年拿到壓歲錢,都會拿來買電動玩具/手機,買進各種負債。 完全沒有讓錢生錢的概念,而我長大後,發現小時候花的那些錢,對現在完全沒幫助,真的是白白浪費了那些錢! 當我長大後,也學習並思考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潮流下,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一切,在美國,甚至還有人為了小孩的玩具屋,就花了50~60萬塊,簡直令人咋舌。 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窮人想翻身,只能靠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至於父母對子女教育金的儲存,那就更重要了!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潮流下,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一切,在美國,甚至還有人為了小孩的玩具屋,就花了50~60萬塊,簡直令人咋舌。 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窮人想翻身,只能靠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至於父母對子女教育金的儲存,那就更重要了!
Thumbnail
這篇,分享給所有父母 你知道,有多少的父母 希望孩子在學期間不要去交男女朋友 但在他們出社會後 希望他們能夠立刻擁有正確的感情觀 馬上找到另一半結婚生子 你知道,有多少的父母 希望孩子在學期間不要去管錢的事情 但在他們出社會後 希望他們能夠立刻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去支配與運用他們的薪水 前幾天
Thumbnail
這篇,分享給所有父母 你知道,有多少的父母 希望孩子在學期間不要去交男女朋友 但在他們出社會後 希望他們能夠立刻擁有正確的感情觀 馬上找到另一半結婚生子 你知道,有多少的父母 希望孩子在學期間不要去管錢的事情 但在他們出社會後 希望他們能夠立刻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去支配與運用他們的薪水 前幾天
Thumbnail
有一派人員,認為做家事是天經地義,小孩做家事就要給零用錢,會導致其過於勢利;有一派則認為,藉由給獎金來幫忙家務事,可以讓其提早學會「有付出有收穫」的理財觀念。 那要如何避免小孩太過勢利呢? 作者給的解答是:「要用其他情感價值」來取代,這段有些抽象,這邊補充之前聽Podcast聽到的一點來做延伸
Thumbnail
有一派人員,認為做家事是天經地義,小孩做家事就要給零用錢,會導致其過於勢利;有一派則認為,藉由給獎金來幫忙家務事,可以讓其提早學會「有付出有收穫」的理財觀念。 那要如何避免小孩太過勢利呢? 作者給的解答是:「要用其他情感價值」來取代,這段有些抽象,這邊補充之前聽Podcast聽到的一點來做延伸
Thumbnail
讓孩子養成記帳習慣,知道自己究竟金錢花用到何處,而不是錢用完了,就找父母拿,而父母也不知所以然。 然後,透過記帳的好處,家長也可以從支出項目,成為與孩子討論的話題,比如最近吃什麼大餐,買什麼書、遊戲課怎麼多金,魅力在哪等。
Thumbnail
讓孩子養成記帳習慣,知道自己究竟金錢花用到何處,而不是錢用完了,就找父母拿,而父母也不知所以然。 然後,透過記帳的好處,家長也可以從支出項目,成為與孩子討論的話題,比如最近吃什麼大餐,買什麼書、遊戲課怎麼多金,魅力在哪等。
Thumbnail
圖片來源:Pixabay 回想自己小時候,家裡做生意,常有機會跟著大人跑銀行,媽媽總讓我練習寫存款單、提款單、匯款單,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才小學一二年級就都已經會寫數字的大寫國字,也知道銀行的這些單子都是在幹嘛…
Thumbnail
圖片來源:Pixabay 回想自己小時候,家裡做生意,常有機會跟著大人跑銀行,媽媽總讓我練習寫存款單、提款單、匯款單,沒記錯的話,我應該才小學一二年級就都已經會寫數字的大寫國字,也知道銀行的這些單子都是在幹嘛…
Thumbnail
一個在學校當家長會幹部的朋友分享,看到小朋友故意把一支一百多元的自動鉛筆摔在地上,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朋友說:「因為這支筆我不喜歡了,如果它壞了,媽媽就會再買一支新的給我。」 其實啃老事件離我們很近,避免孩子成為啃老族,你可以這麼做。
Thumbnail
一個在學校當家長會幹部的朋友分享,看到小朋友故意把一支一百多元的自動鉛筆摔在地上,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朋友說:「因為這支筆我不喜歡了,如果它壞了,媽媽就會再買一支新的給我。」 其實啃老事件離我們很近,避免孩子成為啃老族,你可以這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