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中共文革第一手見證野史—《從前從前有的紅衛兵......》

【職場讀書人選書】中共文革第一手見證野史—《從前從前有的紅衛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時,如果有人問我:

你的生命除了造反和破壞之外,

你還認為自己是個人嗎?

我非但不會覺得驚奇,

反而覺得問的太蠢。

「文化大革命」,一個所有人在求學生涯都聽過的名詞,「破四舊、立四新」的口號或許有些人還能琅琅上口,卻鮮少人知道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從前從前有的紅衛兵......》以自傳的形式,由作者凌耿帶領讀者以第一人稱視角,彷彿在現場經歷了整個過程。

 郭坤仁,筆名凌耿,在文化大革命時,就讀於廈門第八中學,16歲成為紅衛兵。先是參與學生革命批鬥師長,接著成為學生總指揮領導工人革命,經歷過動盪的年代,曾經呼風喚雨,最後與二哥從廈門游至金門、投奔自由。除此之外,曾經近距離見過毛澤東、蔣介石、蔣經國及鄧小平等,近代中國史(不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數一數二的大人物,更讓此人的生平更加令人嘖嘖稱奇。

我幾乎是挨到最後才跳下去。我看到比我先跳下去的戰友們一個個被木棍打倒,被人用腳踹,最不忍看的是對付女生的暴行。....儘管有軍隊干涉,那一天,當場被強姦的女生仍然有一百多個。

看似暴動發生的文句,其實是兩個學生團體互相鬥爭、發生武裝衝突的場景。除此之外,描述作者「串連」到北京,見到毛澤東的內容,也荒誕到令人難以置信。

人群開始涉過淺淺的河水,輪到我進入那最深只有一公尺的河床時,發現水已經完全乾了。只剩下軟軟的爛泥。河水竟被紅衛兵的棉襖棉褲吸乾了!這時我的襪子也早已不知去向。赤裸的雙足著地,只覺得陣陣側痛。

「他們把中國的國家機器變成一種互相殘殺,互相傾軋的絞肉機。」在《五七一工程紀要》中,林彪(前中共裝央委員會副主席)的兒子林立果與其親信曾經如此評價文化大革命,而《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則可說是將整個進程,以更加寫實、具體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

為了維持自己的政治權力,毛澤東煽動階級鬥爭,賦予底層的學生權力,透過破壞傳統價值及階級,並將自己神格化。付出的代價不只是一整個世代的知識斷層、自身文化的歷史記憶,同時也讓整個國家陷入動盪。文化大革命,革掉的不只是階級,同時也讓許多中國的國家內涵一去不復返。去年為了聲援香港反送中,世界各地都出現連儂牆,而中國人面對這些連儂牆的非理性作為,也引發討論。

 刨去了更深層的民族記憶,及能夠建立群體認同的文化根基,文化大革命讓中國人的愛國心,變成近似對於宗教的盲目迷信。而《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不只是一個人的回憶錄,而是見證這段進程的記實野史。

raw-image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6會員
402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又老又窮」,不久前因為選舉,讓這四個字成為港都高雄的代名詞,雖然或許誇大,卻難以否認台灣長期以來重北輕南的發展方向。雖然同樣擁有機場、捷運,但在社會議題上,卻往往跟不上硬體發展,甚至受到主流社會忽視。《南方從來不下雪》,是繼《不測之人》後,作者陳育萱的南方二部曲之二。以高雄為背景,透過六個短篇小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家人常被認為是靠山,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卻是一輩子也無法擺脫的緊箍咒,甚至是難以癒合的傷痕。《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共同組成家庭的兩個重要成員,卻分散在兩座城市,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故事的內容與離散家庭有關。不過與其說是單純離散家庭記事,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原生家庭的崩壞史,記錄了作者成為「無家之人」的軌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少年粉紅》,關於一位女孩永永發現愛上了一個永遠不會愛自己的男孩,經歷自我解構、重組並重新構築自我價值的故事。在故事中,永永經歷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五個人類經歷悲傷的步驟,最後終於認清在小粉的未來沒有自己的位子。
「又老又窮」,不久前因為選舉,讓這四個字成為港都高雄的代名詞,雖然或許誇大,卻難以否認台灣長期以來重北輕南的發展方向。雖然同樣擁有機場、捷運,但在社會議題上,卻往往跟不上硬體發展,甚至受到主流社會忽視。《南方從來不下雪》,是繼《不測之人》後,作者陳育萱的南方二部曲之二。以高雄為背景,透過六個短篇小
「社會企業」靠著「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左打NGO財政依賴性過高、右打企業營利導向的經營型態,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不過這樣子的模式,真的就能夠打造幸福美滿的國度,不會有任何問題嗎?
相對於男性,女性在社會往往是弱勢,那麼當女性處在情勢更嚴峻的戰地裡又會是如何呢?《追風箏的孩子》作者胡賽尼,這次同樣將故事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阿富汗,主角卻換成了兩位背景截然不同,卻因緣際會承受同樣苦難的女性。不只談論了女性在保守派伊斯蘭社會中的困境,也讓讀者更了解阿富汗飽受戰火荼毒的近代歷史。
家人常被認為是靠山,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卻是一輩子也無法擺脫的緊箍咒,甚至是難以癒合的傷痕。《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共同組成家庭的兩個重要成員,卻分散在兩座城市,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故事的內容與離散家庭有關。不過與其說是單純離散家庭記事,這本書更像是作者原生家庭的崩壞史,記錄了作者成為「無家之人」的軌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少年粉紅》,關於一位女孩永永發現愛上了一個永遠不會愛自己的男孩,經歷自我解構、重組並重新構築自我價值的故事。在故事中,永永經歷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等五個人類經歷悲傷的步驟,最後終於認清在小粉的未來沒有自己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