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有人認為,文革的先聲就是五四,對此筆者不敢苟同。
文革指什麼,該先定義清楚。
假如把文革理解成毛澤東重奪權力的政治鬥爭,五四運動是一場「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愛國運動,針對英法將德國在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它跟文革有何聯繫?
文革更應該被視為 1942 年 2 月延安整風的後續。確立毛澤東在中共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毛澤東思想成為中共的指導思想、自我認錯和互相批評的方式的引入、自由民主思想之摒棄,都是在延安整風完成的,不是五四。
假如把文革理解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摧毀,是帶有文化運動性質的,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確實有類似的地方。
不過,類似畢竟不是相同。
對毛澤東來說,之所以要將傳統文化連根拔起,背後是要釋放中國的生產力,提升中國的經濟發展。他相信,封建殘餘觀念會窒塞生產力躍進。
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絕對不是為了促進經濟,而是求擺脫殖民厄運,求國家民族之生存。將傳統文化連根拔起,旨在更好地讓西方先進觀念在中國大陸植根,從而迎來「德先生」(民主) 與「賽先生」(科學)。觀乎胡適師從美國杜威、英國羅素及法國柏格森思想於中國知識界廣受歡迎,「全盤西化」的「西」當指英、美、法等先進西歐國家。五四運動晚期轉出「一面倒親蘇」、馬列獨尊,這不是新文化運動的初衷。
林毓生在<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主義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中指出,五四知識分子以「自由主義」作為救國的工具、手段,本身已曲解了「自由主義」的核心內容 (即在政治社群中,個人應被當作目的,不可當作手段,個人的自主和獨立,源自個人本身價值的體認)。加上它純粹透過擺脫傳統中國社會、文化的壓抑而產生,不少「自由主義」背後的預設並未被五四知識分子深入了解,「自由主義」因此無法成為思想文化上的主流,讓馬列主義有機可乘。
毛澤東的文革就算是一場文化改造運動,它也只是繼承了新文化運動的外皮、表層,卻無法契接新文化運動的內核。很簡單,當人人高舉《毛語錄》,言必稱「毛主席」,此跟五四時期思想百家爭鳴有哪處相同?五四何來是文革的前奏、序章呢?
文革的前身是延安整風,延安整風則是以江西時期的肅 AB 團和鎮壓富田事變作為濫觴。而肅 AB 團和鎮壓富田事變都是由毛澤東直接指揮,目的是剷除異己 (有關肅 AB 團和鎮壓富田事變,可參考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
毛澤東的一人獨裁,近因是受蘇共影響,遠因是師法秦始皇,他曾說自己是「馬克思 (馬列並稱的馬,非純粹的馬克思) 加秦始皇」。毛一輩子圈點了《資治通鑑》十七遍之多,《資治通鑑》是寫給封建專制帝王看的。與其說文革是五四開出,不如說它是中國傳統文化 (好玩權謀詐術、黨同伐異) 的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