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跨界經驗與思考:溝通與醫療場域的碰撞

每年準備□□醫院的內科醫師講習課程,如果不在用途及內容上費心,兩小時的上課內容,準備起來不困難。如果將目標設定在專業分享,以及難得進入研究場域蒐集醫護的第一手經驗上,從題目到研討問題則都需要花很大的時間設計思考。
溝通要進入醫療場域
這次我回鍋了一個多年前在另一個場合分享的題目「醫病關係的新里程碑:健康素養的養成」。當時的對象是全院演講,大家明顯對於培養民眾健康素養這個主題不太熱衷。因為多數醫護人員因為工作的型態,迫切想要解決的是此刻與眼前的問題。這種長遠的願景,還是讓長官與高層去頭痛吧。
這次我將內容更為明確化到,要能醫病共享決策,醫病關係必須是詮釋(醫生是諮詢者與諮商者)或是商議模式(醫師為朋友)的關係。醫病關係要改善到民眾與大眾能有互動與溝通,甚至批判層次的素養,醫病共享決策才有可能。演講內容中,我綜合了三四篇相關研究報告的內容,提供增進民眾互動及批判面一併素養,對於醫病溝通以及關係的影響,提供一些視野與想法。講完後
,多位醫師很想討論:如果病情就是這樣,治療的方式也就固定
,病患與家屬有多少決定權 (醫師雖然提的是問題,但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個rhetorical question)?我的回答澄清,所謂的醫病共享決策,並非在最後一刻才決策,而是在有症狀,或是平日門診時就開始與醫師共享對於治療與健康的資訊與進程。病患的決策並非是簽署「知情同意」的那刻,像是在閻羅王面前,別無選擇的被迫簽署。所以民眾與病患對於健康與疾病的素養,應推進到有症狀時就開始,而且應從不同途徑,(提供詢問或資訊方式)蒐集適用的醫療資訊。
溝通進入醫療場域的經驗
接下來又問:「很多名醫診間外,門庭若市,進到診間時,病患不就等著由醫生來決定治療方式?病患有多少決策空間?老師你的看法?」(好像又是一個禮貌認為,醫病共享決策的空間非常受限)。我提到,健保讓病患有機會逛醫生,逛醫院的同時,病患進入診間從不同的醫生口中蒐集與比較資訊,同時也在感受對醫生的kimochi(感覺),用台語說就是「醫生緣」。醫術高不高明固然是一種就診的考量與感受,但我過去的研究資料也顯示,民眾會比較醫生的病情說明方式與態度,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解釋或說明治療方式,或聽幾句病患的感受與牢騷的醫生,決定將自己的健康託付在哪為醫師之手。有「醫師緣」之後,才可能有醫病共享決策。當時,我沒說清楚的部分是,將健康託付在醫師之手之後,病患與家屬會願意在醫師的帶領與培力(演講中有解釋這個詞),投入參與治療與健康的進度,才不致導致病患與家屬不願承擔疾病與治療必然的結果,走上醫療訴訟之途。
座談中,我拿了實證(證據導向)與常民(經驗)專家的主題,與分組研習的醫學教師討論。此次各組都只有三位,多半是新生代的主治醫師。它們分別提出了一些議題:年輕醫師常被質疑診斷與治療的可信度;民眾根深蒂固的信念(如:發燒吃退燒藥就好,不須吃抗生素等;或堅持要吃保健食品)不是實證專家能搖撼的信念;所謂經驗的專家,並不是醫藥的經驗,而是被照護或是生病的經驗,實證的結果是經過嚴格的檢驗與篩選(醫師滔滔不絕,我很難插嘴);新生代的醫生知道病患所搭配保健食品,多半不會阻止,而是說不確定是否有用或對身體會有長期的負面影響,不會強硬阻止。
我也提到常民經驗對照病友會之間的差別。民間的非公開病友群組,分享的經驗從新的療法與用藥,醫療費用(單次化療需在付費櫃台的金額),甚至對未來的不確定與心情低落等等問題。我特別提到,病友提到,社會氛圍以及醫師組的病友會中,不斷強調積極樂觀,勇敢面對的病人,讓他們陰鬱低落時,也不方便在眾人面前透露。因此只能從非公開的常民社群中,尋求過來人與同路人的理解。醫師們詢問我,雖然很多治療都有負面與黑暗的歷程面,但總不好在一開始或是公開場合就提負面與黑暗面。我以說服研究中的發現建議,對於有涉入經驗/知識的受眾,雙面並陳(two-sided messages)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說服方式。除了正面有利的訊息外,負面的訊息,無須太強烈嚇壞受眾,而是一些預警(fore-warning)讓病患在決策或接受治療前預作為準備。這樣的建議,醫師們似乎能夠接受。
這幾年,不知是否是新生代的醫護人員較願意討論溝通與醫病關係的議題,還是我對於醫療現場實際的了解掌握得較為精準,提出的案例與建議比較能符合需求,每次課後的感覺,無論在「施」與「受」兩方面的收穫與感受比早幾年好很多。趁著記憶鮮明時,快點記錄下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