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關係

含有「醫病關係」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同理心」不是萬靈丹,但陳志金醫師的《ICU重症醫療現場》裡,描繪了許多利用換位思考解圍的經驗。本文是我的讀後感,透過書中經驗分享,真實感受到同理心在醫療場域的實踐,不只是一句空泛口號。
Thumbnail
5/5ICU重症醫療現場
PGY學員就像當年的我,懵懵懂懂看著前輩的身影。 我很高興,能夠將這份感動傳承,這是書本和期刊,或ChatGPT都無法教的事。
Thumbnail
8 年前一次例行健檢,檢查出肝臟衰竭及嚴重黃疸,然而,陳世爵教授竟一點也不覺「肝苦」,甚至將一般人視若酷刑的住院,描繪成高檔飯店行程?趕緊來一探這位備受尊敬的營養學家,如何快意走出肝病幽谷!
Thumbnail
原文作品出版於 1967 年,是約翰・伯格首次與瑞士攝影師尚.摩爾(Jean Mohr)合作的作品,以照片和文字互相搭配,記錄英國鄉村醫生約翰.薩梭(John Sassall)的行醫日常,並從這些貼身的觀察之中,深入探究醫病倫理、階級和生死相關的議題,以及如何思考「好醫生」與「幸運」的定義。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4/11/06
哇,最近我也正好讀了這本書,寫了心得,真巧!我們的切入角度不同,但Cyan把許多我不得不割愛的片段(例如細膩是幸運之人的特權)容納進來,很喜歡你的敘事條理和理解方式 : ) 順帶一提,我也想找機會讀 To the Wedding!
Cy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6
Claydee 很開心知道你也讀過這本書,這也是閱讀筆記有趣的地方,每個人會從同一本書中看見不同的風景,期待之後也可以多多交流 😃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看到阿心說的新聞去查了一下,真是讓人太傷心了😫😫😫…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0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這也是很棒的能力耶,能感受世界的美好很…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5/5幸運之人
Claydee-avatar-img
2024/11/06
最近也讀了這本書,因此搜尋大家的書寫,獲益良多,謝謝S.的分享。特別喜歡您對自己的診療經驗的分析,也再次思考「被醫生看到」的真正意涵——我們都需要被看見、被肯認,特別是在生病的脆弱孤立時期,不被簡化成自己的疾病,而是完整的人,完整地被關懷。
如標題,從此人生和蒜苗及烏魚子說拜拜。
Thumbnail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4/06/02
宋尚緯的FB真的很好看XD不管是看診的還是跟神明講話的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2
香水百合 對耶,我最近才看到一篇他講神明的,好神奇~~~
其實醫院一定有法律團隊,但這樣搞就是讓成本變高和醫院經營者驗證醫生的技術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如何規避這些事件後的公關、法律訴訟。也讓醫護人員心寒。雖然我常覺得同事們很多態度都很爛,但多少拿錢辦事下班沒事,不會遇到這種不講理的。
跳鼠飛行日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8
哈斯的採購人生 走到訴訟絕對是下下策,光被傳喚就足以讓人心力交瘁,而且有時也怕院方高層想息事寧人,就讓人得寸進尺。再加上我一直覺得現在的社會氛圍想造成各種對立,私刑正義,這真的感覺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