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0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27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機緣品第七〉
    原文: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甚麼。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曰。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淺譯:
    「禪者智隍」:什麼叫禪者呢?就是修禪宗的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智隍。
    「初參五祖」:參學,就是尋師訪道、參訪善知識。古來在中國,出家人都要訪尋善知識,找哪一個是真正明眼的善知識,要去參拜,跟著他學習。他最初去參學的時候,是去參訪五祖弘忍大師。
    「自謂已得正受」:他自己就說他已經得到正定,真正的道理。
    「庵居長坐」:他住一個茅庵。庵,就是茅庵,怎麼叫茅庵呢?就是用草造的,只能避風雨而已,看是很不好看的。長坐,他是長坐不臥的,白天也是坐,晚間也是坐。
    「積二十年」:長坐二十年。
    「師弟子玄策」:六祖大師的弟子玄策,玄策大約是各處去給六祖大師做宣傳的,到處去遊說,對其他的法師講:「六祖大師,是真正傳授佛教衣缽的傳人。」他各處去給他師父做宣傳。
    「遊方至河朔」:他各處去遊走參方,到了河朔,就是河北。
    「聞隍之名」:聽見智隍法師的名字。智隍法師因為住茅庵,長坐不臥二十多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個修道的人,所以很有名望的。
    「造庵問云」:於是乎,玄策法師到他的茅庵裏,就問他來了。
    「汝在此作甚麼」:玄策法師本來知道他是長坐不臥,是個修道的人,到那兒就故意問他,說:「你在這個地方幹什麼呢?」
    「隍曰:入定」:智隍禪者就說:「你問我幹什麼?我在這入定了嘛!」
    「策云」:玄策法師又說了。
    「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你說你入定,是你心裏有一個念,想要入定啊?還是沒有一個心念,說我要入定?你有沒有這個意思呀?
    「若無心入者」:你若說你沒有心入定。
    「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你要是沒有心,你就入定了;這所有的無情,就是沒有知覺性的、沒有氣血的,好像草、木頭或瓦石等,都應該得到入定這種境界。
    「若有心入者」:你若說你不是無心入,你是有心入定,你有這個入定的心。
    「一切有情」:所有的一切有情。
    「含識之流」:所有有氣血的、有情感的,這一切的生物、一切的眾生之流。
    「亦應得定」:他們完全都應該得定;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定。為什麼呢?你有心入,他們也都是有心嘛!他們也都是有情嘛!他們都應該得定。
    「隍曰」:智隍禪者聽見玄策法師這樣問他,他就說了。
    「我正入定時」:我告訴你呀,我正在入定的時候。
    「不見有有無之心」:我不見到我自己有有無之心,或者有心入定,或者無心入定,我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我都空了。
    「策曰」:玄策又說了。
    「不見有有無之心」:你既然不見有有無之心。
    「即是常定」:這就是常常在定裏了。
    「何有出入」:照著你所說,不見有有無之心,這是個常定;常定沒有一個出入,你怎麼又弄出一個出入來了?你是怎麼搞的啊?
    「若有出入」:你既然有出入。
    「即非大定」:這就不是個大定,不是真正的定,也就不是佛祖所說的定。
    「隍無對」:智隍一聽,這怎麼辦啊?他說也不可以出,也不可以入,那我現在有出入,這怎麼弄的?哈!他自己沒有話講,沒有口開。
    「良久」:想了很久,自己所說的,的確是沒有道理;人家所說的道理,智慧比他高。想了很久,想要和他辯駁,可是沒有話講,找不出道理來和他辯論。
    所以「問曰」:就問他。
    「師嗣誰耶」:說你的師父是誰啊?他不問旁的,他就問:你現在這樣講,辯才無礙,這樣聰明,那你的師父是誰?你的師父,當然比你更聰明、更會講了。所以就問,你接受誰的法?嗣,就是嗣法,誰傳授給你的法?
    「策云」:玄策法師就說。
    「我師曹溪六祖」:我的師父是誰啊?是曹溪南華寺的方丈和尚六祖大師。
    「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他就問,六祖以什麼為禪定呢?
    「策云」:玄策法師就說。
    「我師所說」:我的師父六祖大師說的。
    「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他說本性是妙湛圓寂而不動的。體用如如,就是它的體和用,都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
    「五陰本空」:他說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本來是空的。
    「六塵非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塵的境界,本來是沒有的,也是空的。
    「不出不入」:定,也不要出,也不要入。
    「不定不亂」:也沒有一個定,也沒有一個亂。你明白本體的妙用。
    「禪性無住」:禪的性質,也沒有一個住,也沒有一個離住。
    「離住禪寂」:它是離開這種執著的寂滅,離開死板的這種禪。
    「禪性無生」:禪的自性也無生。
    「離生禪想」:你離開這種生禪定的想:「我坐這兒生出禪定來。」
    「心如虛空」:自性心,就像虛空似的。
    「亦無虛空之量」:也沒有虛空這種的思想。這個「量」,就是沒有「虛空」那個思想。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甚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为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曰。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浅译:
    「禅者智隍」:什么叫禅者呢?就是修禅宗的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智隍。
    「初参五祖」:参学,就是寻师访道、参访善知识。古来在中国,出家人都要访寻善知识,找哪一个是真正明眼的善知识,要去参拜,跟着他学习。他最初去参学的时候,是去参访五祖弘忍大师。
    「自谓已得正受」:他自己就说他已经得到正定,真正的道理。
    「庵居长坐」:他住一个茅庵。庵,就是茅庵,怎么叫茅庵呢?就是用草造的,只能避风雨而已,看是很不好看的。长坐,他是长坐不卧的,白天也是坐,晚间也是坐。
    「积二十年」:长坐二十年。
    「师弟子玄策」: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玄策大约是各处去给六祖大师做宣传的,到处去游说,对其他的法师讲:「六祖大师,是真正传授佛教衣钵的传人。」他各处去给他师父做宣传。
    「游方至河朔」:他各处去游走参方,到了河朔,就是河北。
    「闻隍之名」:听见智隍法师的名字。智隍法师因为住茅庵,长坐不卧二十多年,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修道的人,所以很有名望的。
    「造庵问云」:于是乎,玄策法师到他的茅庵里,就问他来了。
    「汝在此作甚么」:玄策法师本来知道他是长坐不卧,是个修道的人,到那儿就故意问他,说:「你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呢?」
    「隍曰:入定」:智隍禅者就说:「你问我干什么?我在这入定了嘛!」
    「策云」:玄策法师又说了。
    「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为无心入耶」:你说你入定,是你心里有一个念,想要入定啊?还是没有一个心念,说我要入定?你有没有这个意思呀?
    「若无心入者」:你若说你没有心入定。
    「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你要是没有心,你就入定了;这所有的无情,就是没有知觉性的、没有气血的,好像草、木头或瓦石等,都应该得到入定这种境界。
    「若有心入者」:你若说你不是无心入,你是有心入定,你有这个入定的心。
    「一切有情」:所有的一切有情。
    「含识之流」:所有有气血的、有情感的,这一切的生物、一切的众生之流。
    「亦应得定」:他们完全都应该得定;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定。为什么呢?你有心入,他们也都是有心嘛!他们也都是有情嘛!他们都应该得定。
    「隍曰」:智隍禅者听见玄策法师这样问他,他就说了。
    「我正入定时」:我告诉你呀,我正在入定的时候。
    「不见有有无之心」:我不见到我自己有有无之心,或者有心入定,或者无心入定,我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我都空了。
    「策曰」:玄策又说了。
    「不见有有无之心」:你既然不见有有无之心。
    「即是常定」:这就是常常在定里了。
    「何有出入」:照着你所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个常定;常定没有一个出入,你怎么又弄出一个出入来了?你是怎么搞的啊?
    「若有出入」:你既然有出入。
    「即非大定」:这就不是个大定,不是真正的定,也就不是佛祖所说的定。
    「隍无对」:智隍一听,这怎么办啊?他说也不可以出,也不可以入,那我现在有出入,这怎么弄的?哈!他自己没有话讲,没有口开。
    「良久」:想了很久,自己所说的,的确是没有道理;人家所说的道理,智慧比他高。想了很久,想要和他辩驳,可是没有话讲,找不出道理来和他辩论。
    所以「问曰」:就问他。
    「师嗣谁耶」:说你的师父是谁啊?他不问旁的,他就问:你现在这样讲,辩才无碍,这样聪明,那你的师父是谁?你的师父,当然比你更聪明、更会讲了。所以就问,你接受谁的法?嗣,就是嗣法,谁传授给你的法?
    「策云」:玄策法师就说。
    「我师曹溪六祖」:我的师父是谁啊?是曹溪南华寺的方丈和尚六祖大师。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他就问,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
    「策云」:玄策法师就说。
    「我师所说」:我的师父六祖大师说的。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他说本性是妙湛圆寂而不动的。体用如如,就是它的体和用,都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
    「五阴本空」:他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本来是空的。
    「六尘非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尘的境界,本来是没有的,也是空的。
    「不出不入」:定,也不要出,也不要入。
    「不定不乱」:也没有一个定,也没有一个乱。你明白本体的妙用。
    「禅性无住」:禅的性质,也没有一个住,也没有一个离住。
    「离住禅寂」:它是离开这种执着的寂灭,离开死板的这种禅。
    「禅性无生」:禅的自性也无生。
    「离生禅想」:你离开这种生禅定的想:「我坐这儿生出禅定来。」
    「心如虚空」:自性心,就像虚空似的。
    「亦无虚空之量」:也没有虚空这种的思想。这个「量」,就是没有「虚空」那个思想。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